浅谈我国商业银行高储蓄率的解决对策论文_刘静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高储蓄率的解决对策论文_刘静

南开大学

摘要:

美国的次贷危机已开始向房地产、消费等实体经济扩散,全球经济将继续降温。

鉴于国内外经济环境中的不确定性,我国经济增长下行的趋势愈加明显。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当前的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重要关口,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被摆在突出位置,并被反复强调。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背负巨额不良资产的同时还能正常运转,其原因在于储蓄率居高不下,银行有源源不断的社会资金流入。如果哪一天储蓄率下降,背负着纵多不良资产的我国金融体系就会出问题。现在的问题是,我国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导,银行的问题将会波及整个中国经济,所以高储蓄产生的“囚徒困境”就不难理解了。中国经济正处于从过热向平稳水平回归的整期,高储蓄率对经济金融运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经济学家的关注,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一、银行高储蓄率的解决对策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是最根本、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着力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近日,由于金融风暴肆虐全球,对中国的影响也逐渐开始加剧,为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国家安排了约4万亿元的投资。这4万亿元中,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制度建设两方面,这些投资也会带动其他行业和一些地方的投资。国家的这些举措,在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以应对金融危机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给中国的高储蓄来了一次“消肿”。不得不说,这次金融危机为我国解决高储蓄问题带来了一个很好的契机。

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中国目前的高储蓄率,反应出中国人民对生活的不确定感,这种不确定感主要存在于养老、教育、医疗和住房等方面。如果能从根本上解决这几个百姓心中的后顾之忧,就能大大减少他们的储蓄预期。因此必须形成一整套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加筹集社保资金的渠道,解决目前存在的社会保障资金积累规模难以满足资金实际需求的矛盾,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如前几年实行的通过减持国有股份的办法,用其变现收入增加社会保障基金规模,就是一条重要的资金来源途径。此外,国家还应该加大对社会保障的资金投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并且提高社会保障待遇。同时,对社会保障基金的交纳、使用、发放要纳入法治化轨道,加强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督、约束和规范,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的社会化水平,增强透明度,增强城镇居民对社会保障的心理预期,逐步弱化居民的永久收入储蓄动机和生命周期储蓄动机,以达到适当分流储蓄的目的。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向来任重而道远,不是短期内能够改变的,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对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修补和完善,让老百姓有钱可以“放心花”。

3、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制度

要建立并完善个人信用制度,一是必须加强全民的信用意识教育,提高全民信用意识。二是要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搞试点。建立个人信用评估机构,由消费者自愿申请,对每一位自愿申请者就其资信状况进行科学、准确的信用风险评级,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实行跨银行联网查询,并提出控制信用风险与信用惩罚措施。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看,(美国是世界上消费信贷最成熟的国家之一,有一整套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完善的信用制度对增加现在消费甚至是提前消费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信用对国家、单位、个人都是一种资源,目前我国的国家信用和企事业单位的信用制度已建立起来并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而个人信用才刚起步不久。现在各大商业银行都在积极的扩展自己的信用卡业务,并且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就是对个人信用制度的一种促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在的80后以及90后几乎人手一张信用卡,“超前”消费正在年轻群体中逐渐流行。完善个人信用制度,让人们普遍接受“先买后付”成为抑制储蓄的又一重要手段。

4、下调储蓄利率

降息是一种比较直接的抑制储蓄的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居民储蓄的心理预期,减少储蓄所得收益,降低投资成本,刺激消费。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10月8日,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欧洲中央银行、加拿大皇家银行、瑞士中央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同时宣布降息,11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1.08个百分点。为进一步落实宽松的货币政策,12月22日央行再次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利率0.27个百分点,央行四月之内已五次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有关专家称力度还将继续加强。央行的这一措施和政府所做的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举措相配合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金融危机,再一次为我国降低储蓄率提供了机会。

5、增加金融创新,改善投资环境

第一,提供多样化的金融工具,不断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拓宽居民投资渠道,引导居民储蓄资金的合理分流。第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股票市场,规范上市公司的市场行为,逐步建立完善的、公开的信息披露制度,稳定中国股市,增强居民的投资信心。前不久,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宣布将证券交易印花税的征收方式由现行的双边征税调整为单边征税;国资委、汇金公司分别发布了支持中央企业增持或回购上市公司股份、汇金公司增持上市银行股票等措施。而证监会也紧随其后,宣布未来将重点做好四方面的工作,其中包括适时推出创业板、做好股指期货推出的准备和融资融券试点。这一连串被解读为“救市”举动的政策出台,体现了政府提升投资者信心,稳定中国股市的决心,这些政策很有力度,且具有持续性,其作用会慢慢显现。第三,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尤其是企业债券市场,充分发挥债券融资的优势,加大企业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比重。第四,积极引导民间投资,用新型的融资方式拓宽民间投融资的渠道。总之, 应通过对金融市场的正确规范, 趋利避害, 实现对储蓄的合理抑制。

另外,通过金融创新,拓宽居民的投资渠道,从而降低银行的高储蓄率问题。第一,商业银行通过不断开发新的金融产品,提供多样化的金融工具,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拓宽居民投资渠道,引导居民储蓄资金的合理分流。第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股票市场,规范上市公司的市场行为,逐步建立完善的、公开的信息披露制度,稳定中国股市,增强居民的投资信心。此外,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尤其是企业债券市场,加大企业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比重)以及积极引导民间投资拓宽民间投融资的渠道也是解决银行高储蓄率的方法。

总之,高储蓄率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的解决,在今后将拖累我国的经济发展,危及金融的稳定,尤其是现在愈演愈烈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剑锋已逐渐指向中国,中国经济已进入“全面过冬”时期,世界银行近日也公开表示:对中国的经济感到忧虑。在这一严峻形势下,解决高储蓄问题已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 吴军梅.对我国居民储蓄存款高增长的思考[J].福建金融,2003(09).

[2] 杨生恒.我国居民储蓄现状及其结构分析[J].金融与经济,2003(9):13-15.

[3] 胡朝晖,刘崴,王书伟.从经济增长审视中国的高储蓄[J].管理科学,2002(06).

[4] 袁志刚,宋铮.人口结构、养老保险制度与最优储蓄率[J].经济研究,2000(11).

[5]中国人民银行http://www.pbc.gov.cn/diaochatongji/tongjishuju/.

[6]吴军梅.对我国居民储蓄存款高增长的思考[J].福建金融,2003,(09).

[7]杨生恒.我国居民储蓄现状及其结构分析[J].金融与经济,2003,(9):13-15. [4]胡朝晖,崴,王书伟.经济增长审视中国储蓄[J].管理科学,2002,

[8]

袁志刚,宋铮.人口结构、养老保险制度与最优储蓄率[J].经济研究,2000,(11).

[9]郑泽华.转轨时期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动力和方向[J].经济学家,2004,(04): 110-113-127.

论文作者:刘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7

标签:;  ;  ;  ;  ;  ;  ;  ;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高储蓄率的解决对策论文_刘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