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范围的不断扩展,其实际建设的地质条件愈加复杂,工程类型也变得多种多样,对于质量控制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混凝土防渗墙施工在整体质量控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力度,不断提高设计和施工技术水平,从而确保整体工程质量逐步提高。
关键词: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一、混凝土防渗墙的分类
1、桩柱式混凝土防渗墙
桩柱式防渗墙在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应用中,已经有六十多年的历史,其具有技术成熟度高,应用范围广泛,综合造价低等方面的特点。其施工程序是先使用对应规格的冲击钻、回转钻、螺旋钻、多头钻等成孔设备进行钻孔工作,而后采用水泥泥浆和套管对孔洞进行回填。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水灰比为0.8~2之间,按照设计要求,防渗墙孔洞的桩柱分布可以形成不同的形式,其防渗系数一般小于A*10-6cm/s(1<A<10),强度可以大于0.3MPa,其他参数根据设计要求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采用桩柱式混凝土防渗墙施工工艺,不容易出现塌孔现象,成墙比例高,在采用连锁或者搭接方式下,防护能力能够得到极大的提高,但是就施工中的实际应用而言,其对施工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多应用于土石坝地基的工程中。
2、槽板式混凝土防渗墙
槽板式混凝土防渗墙是从桩柱式防渗墙方式中衍生而来,其施工原理是通过槽板将桩孔连接成槽体,将封缝数量控制到最低,进而将墙体更为合理的融为一体。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其技术和成墙方式要求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射水法成墙,锯槽法成墙、链斗法成墙和薄型抓斗成墙等不同方式。就整体上而言,槽板式混凝土防渗墙的抗压性能和变形适应性都要高于桩柱式混凝土防渗墙,但是其单体造价较之桩柱式防渗墙也有数倍的提升,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工程整体参数和经济效益的需求做出合理的选择。
3、板桩灌注混凝土防渗墙
板桩灌注混凝土防渗墙的应用范围相对要小,在施工之前要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进行钢板桩预制,并在其边缘部位焊接上小型钢管,在钢管底部设置有活门装置。利用震冲原理将钢板桩逐渐打入地基之中,在打入深度满足设计要求时,就可以采用液压设备将钢桩取出,同时将防渗材料灌入钢管之中并落入钢桩拔出过程中留下的孔洞中,最终形成防渗墙。
4、泥浆槽混凝土防渗墙
泥浆槽混凝土防渗墙与上述三种防渗墙施工技术之间的差异主要在于其回填所使用的材料为黏性土、砂石和砾石等混合材料,其施工工艺相对来说更为简单,生产成本也比较低。整体作业过程是先在作业面上利用索铲工具开挖沟槽,具体宽度根据防渗压力大小具体确定,一般在1.5-3.0m之间。在开挖过程中及时使用泥浆等材料对沟槽进行加固处理,防止坍塌现象的出现,在开挖深度达到设计标准后,利用上述材料进行回填,从而完成整个施工过程。
二、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的应用策略
1、施工前准备的应用
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的应用是需要运用到钢绳冲钻机以及钻孔机械设施设备的。所以,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开始前期应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倘若选择使用钢绳冲钻机则需要在施工开始之前先用冲击钻头击碎地面,然后再运用抽砂筒将地面的碎石以及泥屑进行处理,这种方式所消耗的资源比较多,与此同时工作效率也不太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大多情况下应科学合理地运用冲击反循环法冲钻机来进行地面钻孔操作,以保证施工的工作效率。
2、水下混凝土灌注的应用
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过程是必须要达到规定的清槽施工质量的标准才能进行操作的。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是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的重要环节。所以施工人员在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操作过程中应着重加强将原材料备足以及检查设施设备是否出现安全隐患等问题。依据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建设要求则可以选择导管法的方式进行混凝土灌注施工,水下混凝土则使用施工现场来进行搅拌操作,并选用直升导管法来浇筑水下混凝土。并根据槽段的实际情况把两套导管安放在槽段内,其中导管和槽段两端的距离应设置成150cm,导管与导管之间的距离应为3cm。为了避免在搅拌混凝土过程中有质量问题以及墙体渗透问题,这就需要施工人员在搅和站对混凝土进行集中搅拌。除此之外,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还要一直维持混凝土土面处于一个上升的发展趋势,其上升速度也要合理地控制在200xm/h,并且其管道填埋深度应有效设置在100cm到600cm之间。然后指定专门工作人员时刻关注并记录混凝土土面的上升情况,与此同时也要在施工现场将各个槽段的混凝土进行预留操作。
3、混凝土超薄防渗墙施工技术的应用
在进行混凝土超薄防渗墙施工技术操作之前通常先往导向孔内注入适量的泥浆,并保证泥浆的水平面应维持在低于导墙面下端的30cm处。水利水电工程中所选用的泥浆材料大多为烧碱以及膨润土相结合调制而成的。其黏粒含量应超过50,塑性指数也应超过20,含沙量应低于5,并且SIO2与AL2O3的比例应大致为3。混凝土超薄防渗墙的施工流程主要有以下特征:首先,在槽内的排渣清理过程中,应使抓斗位于孔底处,然后把孔底内所残留的原料物质通过同体的方法以排出槽孔。在此操作过程中应着重注意不能使槽孔内的泥浆脱离之前所注入的水平线范围之内,以避免出现槽孔壁坍塌的现象发生。此外,在混凝土超薄防渗墙施工技术中还应随时添加槽孔内的新鲜泥浆以保持槽孔内的侧压力,实时记录并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在混凝土超薄防渗墙的施工技术处理过程中,防渗墙的接头大多情况下都选择在管上进行抹油以及裹膜等相关技术操作。其中防渗墙的接头管通常选用焊接管,其直径为330mm,管壁厚度为100mm。然后在成槽后应提前在管壁上涂抹一定量的润滑油并覆盖一层塑料薄膜,最后把接头管放置于防渗墙的合理位置处,从而使混凝土和管壁之间的摩擦作用降低。
三、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要点
①做好垂直度的控制,垂直度能否达到设计要求直接决定了防渗墙能否和墙体轴线保持一致。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施工,确保左右偏差和轴线偏差的监测和调整,在发现倾斜度与设计要求不符时,及时采取对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以确保后续工程施工能够保质保量完成;②要做好墙体接缝的质量控制,在发生泄漏的问题中,80%以上的问题是由墙体接缝施工质量不规范所引起的。在施工作业完成之后,需要及时完成对防渗墙的清洗工作,以免在连接位置存在夹泥。同时如果发现接缝密封不严,可以采用钻孔浇筑混凝土的方式加以解决;③要做好塌孔方面的处理,在涂层施工中经常有其他材料或者粉砂层出现裂缝,在没有进行及时处理的情况下,极大可能会出现塌孔和扩孔的现象,并对后续施工的稳定性造成较大的影响。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主要是从护壁泥浆的浓度控制入手,严格按照实际施工条件控制膨润土的添加量,以保证护壁的施工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能否有效地发挥防渗墙技术的作用,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同时,应该注意,不透水墙建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相关技术要求特别高,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考虑到地形,地形、材料、施工要求和一系列相关因素,选择相应的施工工艺。
参考文献
[1]龙洪.谈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6.3(31):58-60.
[2]黄维.浅析水利建筑工程中的防渗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4,23(3):119.
论文作者:张志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0
标签:防渗墙论文; 混凝土论文; 泥浆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导管论文; 水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