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术麻醉应用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的临床对比廖诚论文_廖诚

湖南省宜章县人民医院 湖南宜章 424200

【摘 要】目的:对比七氟醚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手术中应用的麻醉效果。方法:择取我院在近期内接诊的83例小儿手术患者,随机将患儿分为A、B两组,其中A组41例实施氯胺酮静脉麻醉,B组42例实施七氟醚吸入麻醉,就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两组患儿在麻醉诱导时间、睁眼时间、出室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等方面比对,B组患儿均明显优于A组患儿(P<0.05);在麻醉后不良反应方面比对,B组患儿也具有明显的优势(P<0.05)。结论:相比氯胺酮静脉麻醉,七氟醚吸入麻醉更适合小儿手术患者,其麻醉效果更加,患儿麻醉后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七氟醚;氯胺酮;小儿手术;麻醉效果

小儿患儿较为特殊,其对于疼痛的承受能力相对成人较弱,因此在对其进行手术治疗时,麻醉形式基本为全身麻醉,因此对麻醉的要求较高,不仅需要良好的麻醉效果,还需要镇痛完全、生理干扰小、术后苏醒时间短。既往临床多采取氯胺酮静脉麻醉,氯胺酮兼具麻醉、镇痛、镇静于一体,但其在实际使用中由于难以准确把握麻醉时间、深度,因此极易对患儿造成呼吸抑制、误吸呛咳等情况。七氟醚是一种新型的麻醉药物,其不良反应少、患儿术后苏醒快,因此易被患儿接受[1]。此次我院针对两种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研究,皆为指导临床合理麻醉,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择取我院在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间接诊的83例手术患儿,全部患儿参照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均为I-II级,同时全部患者体查显示均ECG正常,并排除了伴有心肺、肝肾功能障碍疾病的患儿。符合标准的入选患儿中男性46例、女性37例;患儿年龄2岁到9岁不等,平均年龄(5.13.2)岁;患儿体重12kg到26kg不等,平均体重(19.76.1)kg;患儿手术类型为疝气切除术的有31例、为扁桃体切除术的有11例、为包皮环切术的有23例、骨科手术有18例。随机将入选患儿分为A、B两组,其中A组41例、B组42例,组间在一般资料方面比对,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麻醉方法:两组患儿在手术前均常规实施6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并在入室后对患儿实施阿托品肌肉注射,剂量为0.01mg/kg。A组患儿实施氯胺酮静脉麻醉,开放患儿静脉通道,手术前实施静脉注射氯胺酮进行麻醉诱导,剂量为2-3mg/kg。手术过程中按照6mg/(kg•h)进行麻醉维持,同时麻醉过程中可根据患儿情况对麻醉药物剂量进行酌情调整,并予以患儿面罩持续吸氧。B组患儿实施七氟醚吸入麻醉,麻醉诱导前予以患儿实施3-5L/min纯氧吸入,之后吸入浓度为2%七氟醚,并没呼吸1-3次增加1%浓度,保持患儿自主呼吸,针刺疼痛反射消失后建立静脉通道,术后呼气末七氟醚浓度控制在2%-3%之间,持续吸入以维持麻醉[2]。

1.3临床观察:观察记录两组患儿的麻醉诱导时间、睁眼时间、出室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并利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进行评价。此外,观察记录两组患儿麻醉后的不良反应,以综合评价两种麻醉形式的临床效果。

1.4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2.6进行处理,均数以(X±S)表示,检验方式采取X2检验,组间比对采取t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组间麻醉效果比对:两组患儿在麻醉效果方面比对,B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睁眼时间、出室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等均明显优于A组患儿(P<0.05),详见表1。

注:与A组比对,*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由于小儿患者对于疼痛的承受能力低下,因此在对小儿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多在全身麻醉进行。既往临床主要采取的麻醉手段便是氯胺酮静脉麻醉,氯胺酮麻醉具有麻醉诱导快,镇痛效果好、术后苏醒快等特点,但是实施氯胺酮麻醉,会增加患儿气道内的分泌物,因此会引起患儿出现恶心、呕吐及精神症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此外,氯胺酮麻醉的时间及深度不易控制,因此也会延迟患儿的苏醒时间,同时患儿也极易出现一次性呼吸抑制,这就增加了患儿在治疗及恢复过程中的危险,对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3]。因此,寻求一种新型、安全的麻醉方式对小儿手术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七氟醚是近年来作用于临床的新型吸入性麻醉药物,该种麻醉药物具有血气分配系数低、无呛咳、吸收恢复快和刺激性小等优点[4]。在临床实际应用中,该种麻醉操作简单且药物无刺激性气味,患儿容易接受,因此不会出现据吸或呛咳等现象。此外,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患儿易接受,诱导及苏醒时间短,且可预测患儿麻醉苏醒时间,具有较强的可调节性。另外,有研究显示,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与维持于小儿手术中是安全有效的,同时其能减轻内毒素诱导肺组织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5]。此次,我院针对七氟醚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两种麻醉形式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七氟醚吸入麻醉,患儿的麻醉诱导时间、出室时间更少,睁眼时间、定向恢复时间更短,同时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比对,B组患儿各项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较低。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相比氯胺酮静脉麻醉,临床对小儿手术患者实施七氟醚吸入麻醉,麻醉效果更佳,不良反应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涂亮.七氟醚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的观察[J].哈尔滨医药,2015,35(3):220-221.

[2]孙卫,刘红霞.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0,8(14):136.

[3]刘小艾,杨英辉.七氟醚与氯胺酮用于小儿日间手术全麻诱导的临床比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8):138-139.

[4]王军,鲁振华,郑斌鹏.七氟醚自小儿吸入麻醉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医学,2008,28(7):105.

[5]孙艳红,崔滂,王俊科.七氟醚对内毒素诱导大鼠肺组织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6,26(8):735-737.

论文作者:廖诚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8

标签:;  ;  ;  ;  ;  ;  ;  ;  

小儿手术麻醉应用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的临床对比廖诚论文_廖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