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对胸心外科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影响论文_邸维玲1,管翠霞2

(1.大庆油田乘风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411;2.大庆油田总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001)

摘要:目的 对胸心外科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分析对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自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患者资料库中随机选取46例胸心外科患者并根据数字表法分为2组,23例实验组患者行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23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性护理。结果 实验组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对比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胸心外科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明显降低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胸心外科;预见性护理;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

此次探究中选取了46例患者且深入分析了对胸心外科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在我院随机选取46例胸心外科患者,入院时间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知情同意,分组办法是数字表法,23例实验组患者年龄18岁至77岁,中位年龄48.1岁,留置深静脉置管时间3d至21d,中位留置深静脉置管时间10.2d,颈内静脉置管、锁骨下静脉置管、股静脉置管患者例数分别是18例、1例、4例,男女比例20:3;23例对照组患者年龄19岁至78岁,中位年龄48.2岁,留置深静脉置管时间4d至20d,中位留置深静脉置管时间10.1d,颈内静脉置管、锁骨下静脉置管、股静脉置管患者例数分别是17例、1例、5例,男女比例19:4。入组时,对比2组患者临床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23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性护理:固定患者管道并利用肝素液进行正压封管处理,每周需要更换2次至3次敷贴,目的是有效预防感染,对是否发生了导管阻塞、感染及导管滑出等并发症进行细致观察,随机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

23例实验组患者行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其中常规护理措施同上,预见性护理措施:(1)健康宣教。置管前,护士需要评估患者并为患者详细讲解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知识,包括目的、过程、注意事项等,促使患者充分了解置管常规知识、干预办法及常见并发症,置管期间,需要确保穿刺部位清洁干燥无渗液无渗血,促使护士、患者及其家属共同维护导管,促使患者明确中心静脉置管优越性[1],加强患者及其家属保护导管的意识。(2)感染预防。护士需要严格无菌操作,需要给予患者进行精心护理,需要重点进行导管维护,确保穿刺部位皮肤清洁干燥并在每次输液前利用安多福棉签进行2次肝素帽消毒,每次消毒时间在15s以上。及时更换内有血迹的肝素帽,若患者出汗多、贴膜卷边及翘缝、穿刺位置出现了血迹则需要立即更换。从输液器针头进入封管液及冲管液以减少拆装肝素帽,另外,护士需要每天沟通患者并了解导管维护知识落实情况[2],对患者穿刺点及全身情况进行巡视,给予穿刺点疼痛、红肿、渗液等异常现象患者实施及时对症处理,第一时间上报医师。(3)导管堵塞预防。输液前后,均需要采用脉冲冲管办法,输液结束后,需要实施正压封管,给予发生管内凝血或者管内堵塞患者实施生理盐水回抽及冲管处理,注意,不可用力强行推注以避免发生栓塞[3]。(4)导管妥善固定。成功置管后,需要将穿刺点作为中心进行无张力粘贴透明敷贴处理,利用U型妥善固定导管并严格做好导管维护,避免出现导管受压、导管折叠及牵拉等,交接班时,需要对导管留置时间、刻度进行仔细交接,更换3M敷贴时,需要对导管刻度进行检查并需要沿着导管方向向上揭去敷贴以避免一同拔出薄膜导管,待消毒液干后,贴3M敷贴。利用外展外旋位进行股静脉置管患者穿刺侧肢体处理,输液时,注意输液瓶悬挂位置合适,给予输液管道留有一定长度以避免患者翻身时导管滑出,给予患者宣教相关性知识,对置管部位活动进行限制并对导管情况进行随时观察。另外,护士需要注意血液反流及合理安排输液顺序。输液完毕后,需要给予患者实施脉冲式正压封管,注意及时处理患者异常情况,避免最后输入刺激性强、粘稠度大药物[4]。

1.3统计学办法

对比分析数据时使用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行t检验(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行X2检验(率),统计学意义存在的标准是P<0.05。

2 结果

分析发现,实验组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对比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

3 讨论

胸心外科患者在临床上常见,中心静脉置管作为侵袭性操作,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例如感染,需要给予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效果理想。护理期间,每天对患者置管情况进行关注并主动沟通患者及其家属,对患者了解相关性知识进行动态掌握,给予不足者强化健康宣教。患者易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分析原因,与局部穿刺点污染、深静脉导管污染存在一定相关性,细菌来源是导管接头、皮肤及肝素帽等,而且,未能及时更换穿刺位置敷贴、使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导管过长时间留置、患者自身因素等均可以增加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

本组研究结果 实验组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

综上,对胸心外科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明显降低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何小萍,郭美华,邹莉,等.预见性护理对心胸外科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18):2858-2860.

[2]林粤祺,彭慧伶,唐碧姬,等.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分析[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7,5(11):633-636.

[3]郑美红,竹银月,王晶,等.预见性护理模式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6-7.

[4]李燕燕,陶建双.预见性护理在心内直视手术患者预防压疮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6).

论文作者:邸维玲1,管翠霞2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

标签:;  ;  ;  ;  ;  ;  ;  ;  

预见性护理对胸心外科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影响论文_邸维玲1,管翠霞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