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与优化论文

师范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与优化论文

师范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与优化

侯 波

(岭南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摘要: 优化师范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已成为提升创业教育质量的关键。面对创业教育出现的困境,师范院校应在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协同、教育课程内容的优化设置、实践导向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上采取措施,培养合格创业人才。

关键词: 师范院校;双创;课程体系;优化

进入新时代,双创教育的发展关系到创新创业事业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设计和优化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体系,是推动师范院校双创教育改革成效的关键。如何在新师范教育背景下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充分利用粤西地方经济发展契机,借助地方政府的战略支持,结合地方教育资源构建培育创新创业人才体系的重要步骤。

可见,“李约瑟问题”并不存在唯一解。鉴于这一问题现今已远远超出对中国科学和文明的认识与评价,决定了今天仍然有深入探讨的价值。李约瑟本人是站在世界史的高度提出问题的,其最终目的是要推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与相互借鉴。既然李约瑟所要问的是“为什么”,而不是“是什么”的问题,因此,“李约瑟问题”既有相当的深刻性,又有很大的涵盖面。它既涵盖科学技术史,又涵盖包括哲学传统和宗教传统在内的文化史;既涵盖中国、印度、中东等东方文明,又涵盖欧洲文明;既涵盖古代,又涵盖近代乃至现代……。把这个问题简单地说成“伪问题”恐怕于事无补。

一、师范院校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意义

岭南师范学院地处广东西部,处于北部湾经济中心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区域内。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基础是珠三角地区企业的创新和活力,未来国家创新创业的可持续发展依赖大湾区教育资源所提供的创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大学生是社会创新创业群体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储备力量,师范院校通过创业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创新能力,就可能为在这一区域工作的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创业知识和能力,进一步满足粤港澳大湾区跻身世界一流湾区的需要。因此,这一区域的师范院校承担着重要的育人职责,必须有针对性地开展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设计和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教育模式、方法、策略改革的核心和基础。

还有一些地方办理合作社是为了拿到政府补助。一位火龙果种植合作社老板坦言,他为了拿到政府对发展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的支持,成立了合作社,招几个贫困户,“装点门面”。

二、师范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与优化

师范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相对较晚,没有形成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实践保障机制,因而带来教学整体安排和实践环节设计的随意、多变与盲目性;教育内容仍然停留在封闭式的以教师传授为主的阶段,可以共享的创业资源比较有限;学校间的交流合作机制还没有形成,以创业课程为主的教学仍停留在理论介绍、传授上,学生还难以从课程学习中得到有效的创业指导和实践指南。虽然校园中的各种创业竞赛丰富多彩,但过多的环节设置和脱离实际的表现与实际创业关联性不大,真正对创业者的能力提升没有太大的帮助。有的创业团队把更多的精力不是放在项目的独创性、新颖性和商业化的推广上,而是过多关注项目推选的选票环节,大大低估项目的市场选择能力和商业要求。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往往忽略一个重要环节,即创业实践基础。人们习惯了创业教育开设创业讲座、创业理论灌输的设置,而对实践模式及其运用重视不足,结果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相脱节,令很多创业学生感到失望。由于大湾区的经济发展提出了较高的质量要求,必然对大学生的创业活动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决定创业课程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层面,还要开展多层次的创业辅导与创业过程跟踪指导,建立导师制度、团队“一对一”辅导制度,非常有必要。

三是提高创业教师的专业指导水平。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为广东教育资源的共享、共联、互通、互用提供良好的机遇和条件。为解决师资缺乏的问题,学校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提高教师素质,按照发展计划安排创业导师到高水平学校进修和提升,进行专业资格的培训;也可以采取传帮带的方法,利用社会资源多渠道提高师资水平,建立学校创业实习实训基地,帮助教师和学生开拓视野,了解市场发展变化和趋势,使教与学的内容很好地符合社会发展实际。

二是课程设置应避免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脱节现象,把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这应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创新教育课程要体现有关专业领域的前沿发展现状,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有意识地开展创新创业训练。(2)逐步摆脱学科壁垒和束缚,提倡交叉应用的思维意识,采用多学科思维、复杂问题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导向的创新思维。(3)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创新,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研究式学习,加强教学的启发性、研讨性和案例的互动性,教与学的主导作用要贯穿始终。(4)强化实践平台建设,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开设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的试验项目,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组织不同团队成员的沟通、讨论,强化创新意识。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形成分工协作、相互支持、协同有效的教育机制,这对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完善具有决定性和指向性的作用。学校应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有地域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一是树立培养善于思考、敢于质疑的具有创新思维人才的目标,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敢做事、做成事的意志品质。

要解决以上问题,学校必须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从根本上突破教育内容困境、机制运行困境和个人实践困境的发展瓶颈,实现包括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在内的校内外多个系统的协同配合。

LM358共有8个管脚,其芯片内部集成了两个相互独立、高增益的运算放大器,利用这两个运放,设计出其增益可调的两级放大电路(增益可调的目的是为适应不同的检测环境)。其中利用单级运放设计一个增益为10倍的反相放大器。为防止震荡,抑制高频噪声,在负反馈中与反馈电阻并联一个电容。再将前级运放的输出信号通过滑动变阻器的分压作为后级的输入,达到该放大电路放大倍数从1至100倍之间可调,设计原理图如图2所示。

四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要体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内容和教学环节。(1)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意识,丰富实战经验。(2)让一些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中来,直接体验科学研究的兴趣和意义。(3)创办创业训练团队和工作坊,将学生的各种奇思妙想转化为动脑、动手的实践能力。(4)继续完善和提高创业仿真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实践逼真性,开展不同形式的沙盘推演,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和素养。(5)开展个性化、精细化的创业辅导,逐步完善导师辅导的“一对一”的训练机制,或依托校友资源开拓辅导课程,提供学生到企业界学习和与社会资源对接的条件,从而降低学生初涉社会创业的风险,进一步提高创业成功的概率。

五是编写师范院校创新创业系列教材,逐步实现多学科教材的一体化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经过多年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可以组建由专业教师和社会行业有关专家、经营者等构成的教材编写委员会,出版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系列教材,涉及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理学、工学等多个学科。这些教材应该体现先进性、适用性、特色性等,这为优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升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的基础保障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优化及其形成,首先要求学校树立全员培育创新人才的思想,将整个创新创业活动及其过程纳入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地位中来。教育改革的目标是,教育实施的主体不再局限于校内,而是拓展到校外的社会资源。不仅要调动校内有关专业教师及相关人员的积极性,也要积极吸引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支持,参与学校创新创业活动,并发挥他们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优化过程中的特殊作用;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平台,合理利用、整合校内的教学、培训资源,如实训实践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等,创造宽容、允许失败的创业氛围;寻求政府政策支持,合理引导社会创业资金进入校园,以解决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的资金瓶颈,为大学生创业的优质项目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参考文献:

[1]刘财勇.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和实践[J].价值工程,2018,(3):86.

[2]张友鹏,董海燕,等.甘肃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查[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8,(4):126.

[3]孙跃东,魏芬,等.“双创”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课程设计思路.中美比较视角[J].前沿视界,2018,(19):7.

[4]王伟征.新工科视角下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和探索[J].计算机时代,2018,(9):79.

[5]林文凤,屈广清,等.地方高校“双创”人才培养协同模式探索[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8):3.

The Normal Universitie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Optimization

HOU Bo
(Lingnan Normal University,Zhanjiang,Guangdong 524048,China)

Abstract: The optimiza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of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teacher colleges the optimiza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to promot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quality is especially important.Bottlenecks and difficulties of the problems in the face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normal colleges should be coordinated in education mechanism,optimization of the education curriculum,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setting practice teaching link,to cultivate entrepreneurial talent better.

Key words: normal colleges;double gen;curriculum system;optimize

中图分类号: G642.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19)31-0170-02

收稿日期: 2018-10-19

基金项目: 2017年5月31日,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项目”粤教2017-85:项目号1149617007);2018年8月15日,岭南师范学院教改招标项目“新时代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阶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LSJGZB1812)

作者简介: 侯波(1962-),女(满族),辽宁鞍山,大学本科,岭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理论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主持、参与国家社会基金、省级课题4项;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理论学刊》等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独立完成专著1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标签:;  ;  ;  ;  ;  

师范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与优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