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在学龄期患儿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论文_廖洲,刘静(通讯作者),周丽芳,李婷婷

廖洲 刘静(通讯作者) 周丽芳 李婷婷

(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湖南邵阳 422001)

【摘要】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在学龄期患儿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50例学龄期患儿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儿家属知情同意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围术期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SAS评分、血压、心率、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学龄期患儿实施围术期心理干预更有助于手术顺利开展,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心理干预;学龄期;围手术期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6-0074-02

学龄期患儿身心尚未发育成熟,对于未知事物充满了恐惧,特别是在手术治疗过程中情绪变化更为明显,由此导致其生命体征指标剧烈波动,影响和阻碍了手术的顺利进行,无法为手术治疗效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1]。因而,如何平复患者情绪,稳定其血压、心率等指标成为当前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鉴于上述内容,本次研究围绕心理干预在学龄期患儿围手术期的应用展开深入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50例学龄期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6岁~11岁,平均年龄(8.5±1.5)岁;病症类型:急性阑尾炎25例、腹股沟疝18例、尿道下裂7例。纳入标准:①学龄期患儿;②经临床诊断确定需行手术治疗者;③无血液系统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者。排除标准:①年龄<6岁或>12岁者;②精神障碍,无法顺利沟通者;③合并肝肾功能损伤、心脑血管严重病变者。在征得患儿家属知情同意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25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术前常规监测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等指标,加强营养,指导其做术前各种训练活动。术后仔细观察手术创口恢复情况。

研究组实施围术期心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术前1d及时与患儿及其家属展开沟通工作,向其阐释手术的重要性、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形和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指导家属给予患儿更加关怀的照顾,提高其临床依从性。(2)步入手术室后应由手术室护士轻拍或者是抚摸患儿,在玩具经过彻底消毒后允许其带入玩耍。同时不时与患儿开展言语交流,着重向患儿介绍各种仪器设备的功用等,促使其加快对手术室环境的适应进程以及消除内心对各种手术器械存在的防御心理。(3)术后临床医护人员应对患儿手术过程中做出的配合行为给予高度鼓励和表扬,并将患儿的各种表现当面告知患儿家属,以提高患儿自豪感[2]。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儿观察指标为SAS评分、血压、心率、VAS评分。其中SAS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予以测定,临界分值为50分,得分越高表明焦虑情形越严重。VAS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予以测定,总分10分,得分越高,痛感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患儿SAS评分、血压、心率、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所示。

3.讨论

心理因素(Psychological factors)是一种动态变化的心理过程,包括人们的感觉、知觉和情绪等[3]。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心理因素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关系着患者身体各项生命体征指标的波动,同时对于临床疗效及预后均带来了明显而直接的影响,逐渐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对于实施手术的学龄期患儿实施良好的心理干预护理,疏导其内心存在的紧张、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促使其身心能够处于良好的状态以面对各项临床工作开展,不仅对于患儿收获理想的疗效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还有助于临床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4]。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经围术期心理干预护理后,SAS评分(10.30±1.1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5±1.20)分,由此带动下,该组患儿血压、心率、VAS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更加接近于正常的生理状态,相较于常规护理而言效果更佳。由该结果可知,围术期心理干预促使患儿摆脱了负性情绪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得手术治疗工作得以顺利完成,并且整个过程中患儿自身感受到的痛感更低,无论是对于患儿术后康复进程还是临床工作开展而言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对学龄期患儿实施围术期心理干预更有助于手术顺利开展,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茂云,吕美菊,田春香等.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对学龄期门诊包皮环切术患儿的疼痛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4,10(07):224-225.

[2]梁琪,崔燕,田玉菊.IKAP模式护理干预在学龄期患儿腰椎穿刺术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22(20):58-60.

[3]陈静,徐婵玲,吴汉玉.护理干预在学龄期患儿无痛胃镜检查的应用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5,35(33):249-250.

[4]朱瑞芬,闫晓东,肖向莉.手术室围手术期护理对学龄期患儿心理效应的影响[J].Hebei Medical Journal,2013,6(5):178-179.

基金项目:2015年邵阳医专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论文作者:廖洲,刘静(通讯作者),周丽芳,李婷婷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1

标签:;  ;  ;  ;  ;  ;  ;  ;  

心理干预在学龄期患儿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论文_廖洲,刘静(通讯作者),周丽芳,李婷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