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应用产后康复治疗仪对产后女性盆底功能康复的重要性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陈丽虹1朱洁华2杨欣1田永芬3孟建芬3李桂宅2张娟2李军夕2

陈丽虹1朱洁华2杨欣1田永芬3孟建芬3李桂宅2张娟2李军夕2李晓雪2候委会2

1河北省赵县人民医院河北石家庄051530;

2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石家庄平安医院河北石家庄050021;

3河北省赵县仁济医院河北石家庄051530

【摘要】

目的:探讨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时间及方法对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正常顺产100 例,采用对照研究,经患者知情同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 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分为两组,观察1组在常规观察组治疗基础上,于产后6小时加做产后康复治疗仪(TJT36TZ -CH200 型),观察2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做产后康复操,观察产后:子宫复旧、尿失禁、腰背酸痛、盆底肌力,及后期是否继续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的一种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盆底功能恢复情况,探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时间及临床应用价值,利于产妇健康。结果:随访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过康复治疗,其盆底肌强度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且治疗前后患者数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比,观察组中Ⅱ级、Ⅲ级患者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其Ⅴ级患者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肉训练可以改善产后盆底肌力,有助于提高产后性生活质量及预防治疗产后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 产后康复操;产后康复治疗仪; 内生场热

【中图分类号】R2714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12038401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指由各种病因导致盆底支持薄弱,盆腔脏器移位而连锁引发其他盆腔器官的位置、功能异常,主要包括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性功能障碍。我国已婚已育女性中,45%都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而妊娠和分娩被认为是PDF的独立危险因素,产后盆底肌肉强度下降近年来已经引起广泛关注,为探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产后女性为研究对象,进行如下研究: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顺产后女性10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2~29岁,平均年龄(2356±243)岁,孕周(3742周)。

12治疗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经患者知情同意,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等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在产后常规护理治疗;对照组分为两种,第一种分25例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加做产后康复操(包括:下肢操、骨盆和肛门操、腹肌操),另一组25例在常规观察组治疗基础上,于产后6小时加做产后康复治疗仪(TJT36TZ -CH200 型),所有患者治疗结束后42天门诊随访患者盆底肌力改善情况,如果恢复不好仍有腰背酸痛、尿失禁、盆底肌恢复不好的患者需要加做内生场热继续治疗,并追踪观察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盆底肌力测定情况,探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13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14观察指标:产后3天子宫复旧良好(记录子宫面积(宫高× 宽)判断子宫复旧情况)人数、产后1周仍有尿失禁(尿失禁:指轻度的,咳嗽、喷嚏、大笑或提重物时就发生漏尿)人数、产后42天仍有腰背酸痛人数、产后6个月盆底肌力(盆底肌力分级标准 按国际通用的会阴肌力测试法(GRRUG),将盆底肌力分为,随机按会阴肌力分级标准分为:0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6个级别,当病人阴道肌肉收缩持续OS肌力为0级,持续1S并重复1次肌力为Ⅰ级,持续2S并重复2次肌力为Ⅱ级,持续3S并重复3次肌力为Ⅲ级,持续4S并重复4次肌力为Ⅳ级,持续5S或大于5S并重复5次或大于5次肌力为Ⅴ级。采用法国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PHENIX,法国VIVALNS公司)测定盆底肌力分级人数详见表2。

子宫复旧产后第3天察组顺产子宫面积良好为:(60±43)cm2、中等(110±30)cm2、差(152±23)cm2,子宫面积观察组人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均<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子宫复旧人数对比:

2结果分析

随访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过康复治疗,其盆底肌强度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且治疗前后各级患者数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比,观察组中子宫复旧良好数,盆底肌力恢复 Ⅴ级患者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尿失禁人数,仍有腰酸背痛人数明显低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康复治疗对盆底肌力的作用: 所谓女性盆底康复治疗系指在整体理论的指导下,施行对盆底支持结构的训练、加强及功能恢复[2]。产后盆底肌肉康复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盆底肌肉的收缩能力和延长肌肉收缩持续时间,预防和治疗PDF,改善性生活质量。

32性盆底机能不全病因:a.损伤,大约80%发生在分娩,外伤或手术损伤;b.先天发育异常,支持结构薄弱;c.神经系统疾病,肌肉松弛;d.卵巢功能减退。

33我国关于盆底康复治疗方法包括生物反馈、盆底肌肉功能训练、电刺激治疗及手法按摩。手法按摩通按特殊规定的技术、技巧施术于产妇体表或穴位,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调理脏腑,活血祛瘀,扶正祛邪,促进盆腔及下肢的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从而促进盆底康复。

34盆底肌肉作为重要组织器官,不仅承托和支持众多盆腔脏器,而且参与多项生理活动[3]。妊娠和分娩是大多数女性都要经历的生理过程,而这些生理过程是造成盆底肌肉损伤与松弛的首要原因[4]。在孕期随着子宫增大,重力作用对盆底的慢性牵来,造成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妊娠期激素水平变化改变了,盆底结缔组织的胶原代谢,导致盆底支持结构减弱,尿失禁等一系列盆底损伤和缺陷。分娩时盆底受抬头挤压,盆底拉伸延长,肌肉高度扩张,使盆底发生去神经改变,结缔组织间连接发生分离变化,难产机械助产,已引起盆底组织及尿道周围组织损伤,膀胱位置及活动度改变,尿道闭合压下降,导致盆底机能障碍的发生,妊娠及分娩过程中肛提肌及阴部神经机械性损伤,在盆底功能障碍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大多数女性都要经历的生理过程,而这个特殊的生理过程,在带给女性成为母亲的喜悦的同时,也造成了很多不可避免的损伤,引致后患。如何使产后妇女最好地恢复到产前状态,减少因怀孕和生产过程对身体造成的不良后果,从而提高产后生活质量,成为现代保健的重要课题。而产后盆底肌肉锻炼,为产后康复注入了新的内容,日益受到医疗界的重视。有资料显示,我国已婚已育的女性,45%都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在欧美及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对这一问题十分重视,并已经普及了盆底肌肉的电刺激治疗和生物反馈训练,妇女在产后常规进行盆底肌肉康复疗程,唤醒盆底的神经及肌肉,使阴道更好地恢复到产前的大小、敏感状态,从而提高性生活的质量,同时有利于预防、治疗盆底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妇女如果错失产后康复的良机,随着年龄的增大,激素水平下降,肌肉更加松弛,症状就会越来越严重,到时候就只能选择手术治疗,同时会带来更多的社会卫生问题。所以,全社会应重视及关爱妇女盆底疾病的防治,广大妇女更要重视这一问题并积极预防,在产后及时进行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这对降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病率,保障妇女身体健康,提高妇女生活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

本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患者在产后康复操训练的基础上及早应用康复治疗仪,其盆底肌力恢复情况由于对照组,提示了两者联合的重要意义。针对不同患者,可采用康复操盆底训练、康复治疗仪、内生场热等综合治疗,重视妊娠期和分娩期对盆底损伤的预防,加强宣教及生活方式干预,尽量减少医源性盆底组织损伤,普及和推广产后康复治疗,重视产后盆底肌肉康复,预防和治疗盆底障碍性疾病,提高妇女产后性生活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综上所述,盆底肌肉康复治疗有助于促进产后妇女盆底康复,且简易、实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成都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刘德。

参考文献

[1]杨吉伟,张孝斌,赵讯萍,等.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26(8):871872

[2]易念华,刘海意,乔福元,等.武汉市初产妇盆底肌力调查及产后早期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0,24(5):361363

[3]苏曰华,刘萍,崔福鸾.阴道正常分娩对盆底组织的影响及产后康复治疗措施探讨[J].吉林学,2011,32(3):446447

[4]胡梦彩,王锐,徐冬梅,等.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肌力影响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7):885886

论文作者:陈丽虹1朱洁华2杨欣1田永芬3孟建芬3李桂宅2张娟2李军夕2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3年12月第28卷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4

标签:;  ;  ;  ;  ;  ;  ;  ;  

早期应用产后康复治疗仪对产后女性盆底功能康复的重要性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陈丽虹1朱洁华2杨欣1田永芬3孟建芬3李桂宅2张娟2李军夕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