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84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今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速度也在不断加快,特别是建筑行业,在现阶段的建设力度与规模都在逐渐加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建筑行业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发展契机,但也增加了建筑难度,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现象的出现非常频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这不仅对建筑行业的后续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也对社会大众的居住安全构成了威胁。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对策研究
引言
在建筑工程当中,通过不断加大施工安全管理力度,能够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得到全面提升,减少施工能源的浪费。对于建筑施工现场中的管理人员来说,要运用新的施工安全管理理念实行高效管理,并结合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安全管理问题,制定科学的解决方案。因此,本文重点分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与解决对策。
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重点问题
1.1施工安全管理理念更新不及时
因为建筑工程中的施工安全管理理念没有及时地更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效率,使得工程的总体经济效益逐渐下降。与以往的建筑工程相比较而言,现有的建筑工程建设施工规模特别大,再加上建筑工程内部结构具有一定复杂性,施工安全管理理念没有及时更新,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效果不断下降。
1.2有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受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增长的影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存在很多缺陷,例如,《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与《安全生产法》中的部分条例不科学,部分法律法规条例重复,不能够有效满足当今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需求。另外,因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有关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颁发时间比较长,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产生严重影响。
1.3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不科学
研究表明,通过合理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与效果,制定一个完善、科学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因为建筑工程当中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不科学,使得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不断地下降,施工材料浪费现象越来越严峻,对工程周围居民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此外,由于建筑工程中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存在很多欠缺,工程的施工周期不断延长,施工效果明显下降。
2提升当前项目安全管理的主要对策
2.1做好项目前期安全策划,分解各级安全职责
认真扎实、有深度地搞好项目前期策划,对项目的重难点、安全风险点等关键点进行识别,策划出项目的管控模式,成熟的工程采用劳务分包,新型的工程采用自建架子队模式,从而为项目的安全管控打下基础。制定项目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分解并落实项目各级人员和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以把安全管理工作具体分解成技术安全、措施安全、设施安全、设备安全、物资安全、劳动防护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临时用电安全、费用安全等并分配给职能部门,通过把控的具体管理对象来抓好责任落实,真正做到“谁主管,谁负责”,管生产经营就必须管安全,一岗双责。
2.2充分发挥项目安全领导机构的决策、协调作用
安全生产工作需要全员参与,是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涉及投入、决策、技术、设备、物料、劳动生理心理、环境等多方面的系统工作,需要一个能协调多个部门协同工作的机构,这个机构在项目里就是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这个小组要充分发挥的作用就是要形成定期例会制度,定期研究项目安全生产形势,研究解决当前突出问题,结合实际情况部署安排下一步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安全管理机构应从安全生产层面参与对项目部所属作业队、班组的考核、奖惩、人事任免、岗位调整;有权对安全事故、违规违章事件和责任人员按有关规定作出处理。涉及项目部或其班子成员时,有向上级领导或主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的建议权,充分赋予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权利。
2.3以分项工程为单元进行风险源辨识评价与监控
管安全并不是管理安全,准确地说应该是管理风险。要想科学地管理危险,就得知道哪里有危险。风险源辨识就是认识危险的好方法。项目根据安全、重难点等程度,组织单位技术、质量、安全、设备等人员,必要时邀请相关专家组织辨识风险源。①要以分项工程为辨识对象。对于分项工程的风险源,一定要分析出是哪个工序,哪个作业过程,具体有什么危险,是技术问题还是设备问题,是人员违章问题还是防护设施问题,是预警问题还是救援问题。先把风险明确化,成为可以研究把握的对象,这一过程就是风险源识别评价过程,是安全管理的核心工作。②结合项目实际制定消除或降低风险的措施。③有关职能部门及人员落实管理措施。④充分发挥项目安全部门的综合监督职能,检查各部门、各作业队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并及时报告,报告可以是通过例会通报也可以是书面形式。⑤定期对风险源进行动态辨识,至少半年更新一次。风险识别后组织相关人员制定风险应对措施,并组织专家评审,作为项目编制专项方案及安全风险管控的依据。
2.4加强危险源控制,建立安全预警机制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比较多,因此要求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必须要做好危险源的控制工作:首先安全管理人员必须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针对施工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进行安全预案。例如在对危险因素进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各项危险管理的规章制度;其次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建立动态监管机制,及时根据施工现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例如针对近些年因脚手架故障而导致的坍塌事故,施工企业必须要定期对脚手架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5加强施工现场设备安全管理,定期保养机械设备
由于施工现场设备种类比较多,因此施工安全部门必须要做好相关设备的安全管理:一是要严格按照施工现场设备摆放标准对相关的设备进行安全管理,保证设备摆放规范有序。同时还要严格抽查施工设备的质量,避免存在安全隐患;二是要做好施工垃圾的清理工作,保证建筑垃圾及时清理干净。例如安全管理人员要对垃圾运输车辆进行管理,保证运输建筑垃圾的车辆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出现漏撒现象;三是要加强对机电设备的安全检查,保证机电设备严格按照保养条例进行保养,避免出现带病作业的现象。例如安全管理部门要深入到大型设备工作中,了解大型设备的运行状态等,及时发现安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2.6外协队伍机械设备要重点管理
根据目前的工作实际,设备一般是项目自有的,人员往往也是自己配备的,这些设备一般都处于较好的管控状态,人员也能受到较严格的管理。但短期外租的设备、作业队自带的设备,却是经常游离于管控范围之外,人员也不受经理部约束,这需要引起极大关注。①严格设备的进出场管理。②设备的技术状况要清楚。③维护保养要过问,定期检验要通过。④操作人员要管理(能力考核、要求考取上岗证,教育培训、进出场管理)。⑤要定期进行设备专业监督检查。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依旧存在问题,建筑施工企业高层不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缺乏,施工人员普遍缺少安全意识,从而导致事故的产生。因此要重视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从而来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系数,保障建筑行业的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安全生产协会注册安全工程师工作委员会,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安全生产管理知识[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
[2]刘艳梅.H建筑企业施工安全管理评价及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7.
论文作者:刘松松,蔡顺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安全管理论文; 设备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项目论文; 风险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