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办高校公共援助的需要_自学考试论文

论民办高校公共援助的需要_自学考试论文

论民办高校要公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办高校论文,要公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等教育研究》杂志1998年第6期上, 刊登了上海师范大学杨德广先生的文章《改制是高等教育走出困境的出路》。文中建议“将现有的……30%的大学改制为‘国有、民办、公助’的民办大学。”“即有96万公费生改为自费生。假如生均培养费每年为1万元, 自费生按培养费的80%缴学费,即每生每年缴8千元,国家按培养费的20 %贴补民办大学,即每生每年补2千元,96万自费生国家每年共补贴近20亿元。 ”“国家对改制后的学校可减少投资76亿元。若把76亿元投入到没有改制的占70%的公办大学,每所学校每年可以增加经费1千万元。 ”“扩大公办大学的规模,按每生8千元拨款,每年可以多招收90万大学生, 使我国高中毕业生的入学率从34%提高到50%左右。”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建议,但不完善。因此,本文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论述民办公助的好处。即对现有的一部分办得好的民办大学实行“公助”,使它们尽快提高教学质量,争取5年内达到公办大学的办学水平。 现在我国共有民办大学1000余所,大部分办的是自学考试辅导班,其中自学考试合格率在65%以上的约500所,平均每省20余所。这些学校一般规模小, 经济困难,但是组织了一支庞大的以高校退休教师为主的师资队伍,形成了精简有效的组织机构,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部分学校还拥有一些校舍和图书仪器等基础设施。如果我们用“民办、公助”的办法扶持其中的500所民办大学,所费不多, 但能迅速解决招生和基本设施的建设等问题,帮助它提高教学质量,使它们在5年内自学考试合格率达到90 %以上,每校拥有学生2000人以上,基本赶上公办大学的办学水平。这样,全国民办公助大学便能多招生100万人, 连同公办大学和杨先生建议的国办改民办的大学每年可招生310万人以上, 使我国高中毕业生升学率从34%提高到70%以上。

一、民办学校亟须受到扶助

目前国内对待民办学校的态度主要有3种:第一种态度是积极的,认为教育事业不能由政府包办,如同国家经济需要多种所有制并举,办学校也需要多种形式一样。第二种态度是消极的,认为民办学校都是为了赚钱,和私人企业差不多。它们如能集资办成大学校也好,如办不成就任其自生自灭。第三种态度十分恶劣,少数地区的物价局、税务局、公安局、防疫站等违反政府法令,假借名目收费,大捞一笔。自从《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公布后,第三种现象已逐步减少,但任其自生自灭的人却还很多。

回顾20年来民办教育的发展历程,大约可以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9年至1990年,民办学校的探索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政府表示了提倡民办教育的愿望,各省都有人试办了几所民办大学。第二阶段是“八五”计划期间,民办学校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仅湖南省成立了50余所民办大学,全国成立了1000余所民办大学。这一阶段有些公办大学也在试办社会助学班。第三阶段是“九五”计划期间,民办大学的处境日益艰难。主要原因是公办大学大量招收参加自学考试的自费生,有的大学民办班的学生已超过万人。以湖南省为例,长沙市岳麓区是个大学区,也是湖南省民办大学最发达的地区。现在仅在该区的3 所公办大学的自考生就达2万余人,而10余所民办大学已有8所倒闭,剩下8所在困难中挣扎,其学生还不到公办大学民办班学生的1/10。

公办大学为什么要招收参加自学考试的自费生呢?主要是为了创收。有些公办大学觉得教师的任务不太重,闲置的教育资源可以充分利用招几个班的自学考试的学生,教职工也能增加收入,学校也有机动的经费,确实是一件好事。但超过一定的程度,事物就走向反面了:教师疲于奔命,备课时间不够,科研时间很少;课表不好排,教室坐不下,大班上课教师声嘶力竭,学生听不清,对社会助学班的学生根本不进行辅导;一个班100多学生,班主任认不全,学生大部分住在附近居民、 农民家,班主任根本无法管理。《中国青年报》、《湖南日报》等都刊登了这类情况的报道。

民办大学有两种类型。一种民间叫贵族学校。由富翁掏出几千万元面向富裕阶层办学,每个学生收几万元建校费,高楼大厦,漂漂亮亮,学生愿意来,困难比较小。这种学校目前很少。另一种可称作平民学校,这是民办大学的主体。这些学校投资很少,学费收得低,主要靠学费养校,租的校舍虽够用,但没有气派;尽管教师的档次高,自学考试的合格率高,管理严,校风好,但学生和家长很少能理解这些深层次的内容。他们害怕上当,因此,宁愿让孩子受委屈也要上公办大学。而这类民办大学亟须得到扶助。

笔者认为民办高等教育领域的主要矛盾是公办大学与民办大学的矛盾。公办大学实力雄厚、财大气粗,而民办大学幼小稚嫩,势单力薄。这就需要政府从大局出发,运用战略的眼光来分析衡量,支持、扶助民办学校,否则民办大学难以生存。

二、政府帮助民办大学的措施

笔者初步考虑了以下5点措施。

首先,明确公办大学的任务。政府既然拨了经费给公办大学,公办大学就应很好地完成政府交给的教学、科研任务,而不应因为招收社会助学班,就大量增加教师的授课时间,使教师减少科研成果或降低水平,这样,公办大学就能越办越好。至于公办大学因减少社会助学班而减少的收入,政府可以从杨德广先生建议的部分公办大学改为民办大学后节省出的经费中,增拨一些经费给这些公办大学。教育部的通知,对普通高等学校开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做出如下规定:“普通高校举办社会助学班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不得挤占学校的教学设施,不得影响学校正常秩序。可以举办以业余形式为主的社会助学班,从严控制举办全日制社会助学班。”这是正确的,但关键在于“从严控制”四个字如何落实。笔者建议公办大学社会助学班的学生人数不得超过公办班学生人数的30%,倘若超过便应处罚,将社会助学班的全部学费没收上交国库,作教育经费,并委托各省教育厅执行, 给举报者发给没收款的1%作奖金。否则又可能出现过去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得不到落实的情况。

第二,各省教育厅应帮助民办大学招生。现在全国每年有两百余万高考落榜生。他们及其家长不了解民办学校的情况,害怕上当受骗,不敢进民办大学。如果各省教育厅在高考录取时,帮助办得较好的民办大学录取一部分成绩较好的高考落榜生,一方面能让高考落榜生找到较好的学校,另一方面为民办大学提供了较好的生源,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政府廉价或免费拨给民办大学房子或地皮。《教育法》第64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行政部门必须把学校的基本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统筹安排学校的基本建设用地及所需物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优先优惠政策。”《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第47条规定:“教育机构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纳入规划,按照公益事业用地办理,并可以优先安排。”而实际情况是目前各地方政府很少给民办大学拨给房子和地皮。我们希望政府对民办大学更优惠些。因为多数民办大学目前无力建房,只能租房。现在房租是民办学校最大的一笔开支。许多学校或因用房过于拥挤,或使用危害,或欠交房租,问题很多,湖南长沙楚天学院等民办学校就因房租被拖垮了。历史上各朝代政府都尽力在校舍上扶持学校。例如我国各个朝代都由政府在每县建有文庙,宋代起有国家修建的四大书院,毛泽东就曾在岳麓书院读书。解放前,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同样拨房子。比如在湖南,将岳麓书院无偿拨给湖南大学,将长沙文庙无偿拨给私立孔道中学,将城南书院无偿拨给私立妙高峰中学等。我们希望全国人大做出规定:明确民办学校为公益事业,与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相同。由各市县政府考虑教育事业的需要,廉价或免费拨给民办大学一批空房或地皮。这样国家付出不多,而教育事业获益很大。

第四,对办得较好的民办大学拨给图书仪器费。《教育法》第53条规定:“办学经费由举办者负责筹措,各级人民政府可以给予适当支持。”《教育法》第65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对教科书及教学用图书资料的发行,对教学仪器设备的生产和供应,对用于学校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图书资料、教学仪器设备的进口,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优先优惠政策。”现在图书、仪器价格昂贵,一般民办大学购置不多,不能满足需要。我们希望政府对民办学校实行评估,按自学考试合格率65%以上的定为优良学校(全国自学考试合格率仅百分之二十几),由政府按自学考试合格人数拨给培养费每人每年2000元,限用在购买仪器上。按500所学校,每校2000人,每人2000元计,每年约需20亿元。 这笔经费来源于杨德广先生文章中所说的公办大学改制所节约出的经费。另外,公办大学浪费很多,倘能节约,也可给民办大学很大帮助。例如公办大学教职工与学生的比例,50年代是1:15左右,现在是1:3左右, 民办大学是1:30。平均每所大学有教职工近1000人,至少可精简1/3, 即330人。按每人年平均工资6千元计,全国1000所公办大学每年可节约20亿元。公办大学如能认真节约,挤出的经费给全国办好1000所民办大学也不难。

第五,重视新闻宣传的导向。媒体对民办教育的宣传,起了很好的作用,但还是少了些。其中坏典型的宣传又多了些。坏典型如一些骗子、误人子弟的学校是应该曝光的。但民办大学毕竟是个新生事物,开始有些不完善是难免的。我们希望媒体多宣传些好典型,主要是合格率较高的学校,扶持它们成长。

三、政府帮助民办大学带来的效益

笔者认为政府帮助民办大学,主要有4个方面的效益。第一, 为国家培养人才,满足人民受教育的愿望。在美国有75%以上的成年人达到大学毕业水平,而中国大学毕业生总数只有2000万人,相当于8 亿成年人的3%。美国有不到1000万的农业人口,运用高科技, 不仅能满足该国2亿余人对农产品的需要,而且还是世界最大农产品出口国, 中国有8亿农业人口,比美国多80倍。 所以江泽民同志说:“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这是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另外,我国城市中70%以上的高中毕业生的家长希望子女能升大学,但现在能升大学的只有1/3。这样重大的任务,光靠公办大学承担是远远不能完成的。我国现在兴办一所2000人的大学,至少要投入5000万元人民币,500所便要投入250亿元人民币。若采取民办公助的办法,拿出不到1/10的投资, 而且是通过改制来解决,并不要国库另外拿钱,就能增加上百万大学生,显然是十分合算的。如果我们错过了这个机会,现代化就要推迟实现了。

第二,推行素质教育,改变应试教育。我国目前推行素质教育收效不大的主要原因,是多数学生想上大学,千军万马要过独木桥。我国每年高中和职业学校毕业生约650万,但高校只能招收130万人。因此高考十分紧张,学生哪有多少心思去学政治、提高思想品德,锻炼身体和学习技能。因而我们现在培养的学生中至少有30%的只会死读书,用处不大。民办大学如能每年多招180万人以上, 整个大学招生就将近增加一倍,应试教育的压力就大大减轻了。家长不担心孩子没有大学进,推行素质教育的阻力就会减小。这对我国教育事业,对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人才培养工作,有极大的好处。

第三,公办大学应以提高质量为主。若将部分公办大学改为民办,使政府节约经费,增加对剩余公办大学的投资,这些公办大学就可以减轻社会助学班的负担,把精力用于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民办大学主要致力提高大学的数量,公办大学主要致力于提高教学、科研的质量,形成普及与提高的分工,这对科教兴国是十分有利的。

第四,采取上述措施后,民办大学将在政府帮助下迅速发展。 500所优良民办学校不仅增加了物质条件,而且入学的新生质量也提高了。这批学校就有可能在5年内达到公办大学的办学水平。

总的说来,对民办大学实行民办公助的办法,能充分利用民办学校的师资队伍、组织结构、办学经验和现有资产,发展教育事业。政府既发挥了催化剂的作用,又真正调动了群众办学和上学的积极性,不失为穷国办大教育的好办法。

标签:;  ;  ;  ;  ;  ;  ;  

论民办高校公共援助的需要_自学考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