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制度安排的创新_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论社会主义制度安排的创新_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论社会主义制度安排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主义制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79(2003)06-0010-05

一、社会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安排

面对现行的社会主义制度安排,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安排创新不断地得到解决,首先应对社会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安排要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制度(Institutioils),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社会制度(SocialSystem),是指人类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它是由一定相关的社会规范构成的、相对持久的、定型化的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制度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指总体社会制度,或者说社会形态,如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二是指社会中不同领域里的制度,如经济制度、教育制度等;三是指具体的行为模式或办事程序,如考勤制度、审批制度等。而本文所指的社会主义制度(Socialist System),是指建立在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统一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是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制度的总和。例如,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来看,有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等方面制度。而社会主义制度安排(Socialist InstitutionalArrangement),是指规范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中的规范模式,是指社会主义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基本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有效的制度安排不仅能够促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不断完善,而且能够推动生产力不断发展。例如,为了生产资料公有制正常运转,在制度安排上可以采取承包制、股份制、租赁制、转让制等具体实现形式。再如,为了按劳分配制度正常运转,在制度安排上可以采取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基础工资加奖金津贴等具体实现形式。因此,社会主义制度不仅反映社会主义的性质,而且决定社会主义制度安排的性质;而社会主义制度安排,既受社会主义制度的制约,又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具有多样性和可变性的特点。社会主义制度在各社会主义国家是相一致的,而社会主义制度安排则可以而且应当根据各国实际情况有所区别;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确立起来,而有效的社会主义制度安排则需要通过长期探索才能逐步完善起来。多少年来,虽然人们面对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比较深入探讨,但是,在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安排创新不断地得到解决和如何正确剖析实践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坚持僵化体制数十年不变的内在的深层原因时,却很少从有效的制度安排创新角度进行探讨。

二、僵化体制数十年不变的内在的深层原因

人们要想寻找正确剖析实践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坚持僵化体制数十年不变的内在的深层原因的答案,不能停留在“本本”中的理论描述上寻找答案,应从实践中正确剖析其内在的深层原因。本文认为,其内在的深层原因主要是有些从事社会主义实践者“乐于”接受个人崇拜、思想僵化,导致体制僵化,使社会主义制度安排失去应有的生机和活力。那么,个人崇拜、思想僵化与体制僵化具有什么内在的必然联系呢?本文认为,个人崇拜、思想僵化与体制僵化具有因果互动关系。一是个人崇拜要求思想僵化、体制僵化。当人们崇拜某一个人思想时,往往坚信这个人思想一定无比正确,只要按照这个人思想进行思考和行动就可以,具有这样思想僵化的人,往往需要个人崇拜,而个人崇拜也需要这样思想僵化的人。思想僵化越严重,个人崇拜越盛行;个人崇拜越盛行,思想僵化越严重。在个人崇拜盛行时,只要一个人的大脑在转动,其他人就无须思考。时间一久,逐渐形成一种习惯又熟悉的思想参照物,使人们“乐于”接受进而倾向于一种固定体制模式。二是思想僵化导致个人崇拜、体制僵化。例如,把任何对经典作家具体结论的突破看作离经叛道,把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都放到已有结论的天平上去衡量。这样,就会有人时常拿书本对照现实,用理论裁剪实际,让口号指导实践,而且自称为“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智者。当人们只能按照某一个人思想来思考所有问题时,往往会依赖于这一个人思想来安排和设计所有的方案或规则就可以,时间一久,也会形成一种习惯又熟悉的体制参照物,使人们“乐于”接受进而倾向于一种固定体制模式。三是体制僵化强制个人崇拜、思想僵化。当只能以某一体制运行时,人们就不需要开动脑筋,只要按照这种体制运行就可以,时间一久,势必形成一种习惯思维方式,使人们在思想上盲目依赖一种固定思维模式,自觉或不自觉地走向个人崇拜、思想僵化。人们已经看到在具体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个人崇拜、思想僵化,就必然会出现观念陈旧,做法滞后,墨守成规,放不开手脚,走不出新路,导致体制僵化。可见,个人崇拜、思想僵化与导致体制僵化三者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因此,人们不仅要看到思想僵化与体制僵化的内在的必然联系,而且要看到个人崇拜、思想僵化与体制僵化的内在的必然联系。

不仅个人崇拜、思想僵化与体制僵化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而且个人崇拜、思想僵化与体制僵化对实践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的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泛滥具有直接影响。苏联解体,表面上看是苏共政治上的失败,但深层原因之一却是其思想长期僵化,无力应对时代的深刻变化,逐渐丧失民心,丧失了执政能力。历史经验表明,一个政党思想僵化,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必然在政治上失败。而个人崇拜、思想僵化与体制僵化长期影响的结果,必然使社会主义制度安排失去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1、寻找“本本”中“语录”,指导社会主义制度安排。

个人崇拜、思想僵化,不仅会因循守旧,缺乏创新,而且会脱离实际,一切从“本本”出发,指导社会主义制度安排。因为有些人还没有从对马克思主义的“本本”、“语录”中解放出来,他们不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社会主义制度安排变化的客观依据,而是把“本本”中“语录”当作解决社会主义制度安排问题的现成答案到处乱套;不是在弄清社会主义制度安排精神实质上下功夫,而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安排“语录”上兜圈子,死记硬背一些“本本”中社会主义制度安排的个别“语录”,脱离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必然是照搬“本本”中“语录”那一套的社会主义制度安排。虽然学到了一些关于社会主义制度安排的词句,但没有摆脱个人崇拜的影响,一旦遇到社会主义制度安排问题只知道“拿本本来”,寻找“本本”中“语录”,指导社会主义制度安排,必然会抑制社会主义制度安排的生机和活力。

2、根据教条式“原则”,对照社会主义制度安排。

在社会主义制度安排中,因为有些人从教条式“原则”出发,僵化地对待某种既成的社会主义制度安排“原则”,或者用某种既成的社会主义制度安排“原则”,僵化地剪裁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主义制度安排的具体实践,就必然会在当代社会主义制度安排中,无视当代社会主义制度安排客观存在的社会基础条件,无视传统社会主义制度安排所展示的曲折、教训,只是固守教条式社会主义制度安排“原则”,要求“回归”到传统社会主义制度安排;无视当代资本主义制度安排所展示的曲折、丑恶,只是根据当代社会主义制度安排所表现出的具体的、暂时的曲折、教训,就完全抛弃社会主义制度安排,要求“退回”到资本主义制度安排。如此或“左”或右,对照社会主义制度安排,就必然会抑制社会主义制度安排的生机和活力。

3、形式上塑造“偶像”,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安排。

在宗教信仰占统治地位时,个人崇拜主要是对宗教领袖的崇拜。在现代社会中,个人崇拜除了对宗教领袖的崇拜外,主要是对政治领袖、歌星影星,体育明星的崇拜。个人崇拜从宗教到政治、体育和娱乐领域的转移,反映了崇拜行为的世俗化的过程。国际共产主义历史上,人们对革命领袖崇拜热情曾被滥用而陷入一种个人崇拜的狂热之中。在中国,对革命领袖的宣传也曾过分突出领袖个人作用,很少科学地说明在何种历史条件下领袖个人才能正确地发挥作用;越来越把领袖个人作用说成是个人的“天才”,往往很少讲领袖个人只是领袖集体中一分子;把革命理论的形成说成只是领袖个人的贡献,很少讲集体的智慧;把领袖个人说成绝对正确,不允许对领袖个人进行批评。这样,时常采用突出领袖个人、树立领袖个人绝对权威的办法,势必塑造“偶像”,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安排,就必然会抑制社会主义制度安排的生机和活力。

4、作风上采取官僚主义做法,进行社会主义制度安排。

在中国,当社会主义制度安排尚未完全成熟时,各种具有浓厚的思想僵化与个人崇拜的官僚主义者,往往很少考虑当代中国的实际情况,胡乱指挥;或敷衍应付,不负责任;或昏昏沉沉,无所用心;或空话连篇,不干实事,无视体制上僵化、经济上负效益、人民生活上贫穷等,甚至践踏法制而任意作为。这样势必在作风上往往采取官僚主义做法,如个人专制、家长作风、高高在上、命令主义等进行社会主义制度安排,必然会抑制社会主义制度安排的生机和活力。

纵观中外社会主义制度安排,可以发现在各个历史时期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个人崇拜、思想僵化、体制僵化的现象,这对社会主义制度安排造成的影响也极为深远。这些个人崇拜、思想僵化、体制僵化的影响,害人害己,误党误国,危害极大。其实质都是违反实事求是原则,其危害都有可能葬送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的前途。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三、社会主义制度安排创新的主要内容

在明确社会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安排主要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社会主义国家坚持僵化体制数十年不变的内在的深层原因,这仅仅只是解决认识方面的问题,还需要从实践方面提出怎样才能通过社会主义制度安排创新不断地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问题和社会主义国家中僵化体制问题。本文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合理性、有效性是通过社会主义制度安排来实现的。因此,要通过制度安排创新来进一步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合理性、有效性。这实际上就是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制度安排创新,而且能够让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问题和社会主义国家中僵化体制问题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安排创新不断地得到解决。在当代中国,也就是如何从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国国情要求来思考社会主义制度安排创新的主要内容。如果说社会主义制度安排是指规范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中的规范模式,是指社会主义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那么从社会主义制度安排内涵来看,或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纲领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来看,其主要内容是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制度安排创新。

1、在坚持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前提下,对经济制度安排进行创新。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安排创新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仅要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制度安排,而且要建立起充满尘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安排体系。面对21世纪生产力发展趋势,凡是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一切经济制度安排都要大胆地使用。例如,改革开放以来,温州沿海等地在市场取向改革条件下,选择供给主导型制度安排,激活被旧体制束缚的生产力,促进温州沿海等地民营经济发展。在当代中国,由于受传统的体制条件、市场环境、政府的利益结构与偏好结构等因素的制约,已经实施的制度安排也带有比较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属于一种过渡性制度安排,须按市场化要求予以完善。例如,从市场体系制度安排创新来看,虽然中国的市场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但制度安排不够规范,比较零散、不平衡。随着市场经济发展逐渐成熟,市场体系中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信息技术市场、房地产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等方面制度安排应该逐步规范,尤其要形成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和保险市场在内的完整的金融市场等方面制度安排体系。再如,从政府宏观经济调控制度安排创新来看,面对如何使总供求失衡走向总供求平衡,应着眼于各类经济实体生存发展需要的宏观环境制度安排,尤其要完善财政收支的监督、海关税收等(涉及到国家、企业和个人关系)方面制度安排,进而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等社会保障方面制度安排创新。从而形成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制度安排体系。

2、在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对政治制度安排进行创新。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安排创新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要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目标指导下,借鉴外来法律资源,渐进地确立和形成既同世界法制现代化进程相协调又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安排。例如,从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安排创新来看,应依法确定党际关系、分配政治资源、完善政党与政权关系等方面制度安排。在当代中国,民主党派是接受共产党领导的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应着重于人民政协的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方面制度安排创新。再如,从监督制度安排创新来看,尽管监督并没有使人成为天使的神奇法术,但监督可以在深刻认识人性弱点的前提下,提供一种制度安排,使掌权者有充分的权力去办好公益事业,而不能滥用权力。”因此,在党的纪律检查制度安排中,应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在人大、政协监督制度安排中,应加大对一府两院的直接监督的力度;在权力机构内部监督制度安排中,应着重于司法机关和行政监察、审计等方面制度安排创新。从而形成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安排体系。

3、在坚持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对文化制度安排进行创新。

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安排进行创新,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构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安排体系,通过思想文化制度安排创新推动道德文化、科技文化、教育文化、新闻出版、文学艺术、广播影视等方面制度安排创新。例如,从科技文化制度安排创新来看,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通过依靠科技进步来增强社会主义生产力各要素之间有机组合,而科技文化发展的重点应向技术倾斜,摆正科学与技术的比重是对当代中国科技文化制度安排的新要求。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使科技文化的发展一个重要因素是科技文化制度安排创新,通过科技文化制度安排创新来营造人人奋发向上的激励机制。再如,从新闻出版制度安排创新来看,各级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新闻出版单位实际情况,参照新闻出版有关规定,在各类办刊、办社单位中应建立独资或合资的发行企业和专业书店,出版社的发行企业和专业书店可以根据需要引进现代企业制度。要针对社会需求,进行新闻文化制度安排创新。又如,从文学艺术制度安排创新来看,法人或非法人组织组织文学艺术人员创作的职务作品或委托作品应依法确认著作归属权。使用中外文学艺术科学作品,有关部门要将拥有知识产权的数量及其保护与管理制度完善与否给予确定等方面制度安排创新。通过制度定文化发展战略,加强文化立法和执法力度,加快发展文学艺术等方面制度安排创新。从而形成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安排体系。

总之,社会主义制度合理性、有效性是通过社会主义制度安排来实现的。社会主义制度安排创新,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安排创新不断地得到解决,而且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剖析社会主义国家坚持僵化体制数十年不变的内在的深层原因。通过揭示个人崇拜、思想僵化、体制僵化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要求当代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制度安排创新过程中,应借鉴人类一切制度安排创新的文明成果,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安排,进而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制度安排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安排不断创新而充满生机和活力。

收稿日期:2003-10-21

标签:;  ;  ;  ;  ;  ;  ;  

论社会主义制度安排的创新_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