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护理中回馈式健康教育对改善TIA患者预后的影响论文_王欢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 湖南醴陵 412200)

摘要:目的 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护理中回馈式健康教育对改善TIA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100例TIA患者,按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护理中的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回馈组各5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回馈组实施回馈式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回馈组患者规律用药、戒烟限酒、合理饮食、运动锻炼的遵医行为均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患者的复发率是44.0%,回馈组是20.0%,回馈组低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6.0%,回馈组是98.0%,回馈组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护理中回馈式健康教育对改善TIA患者预后具有积极影响,可明显降低复发率,提升患者的遵医行为与护理满意度,值得推行。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护理;回馈式健康教育;预后;影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属于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因脑部短暂性血液供应紧缺所致,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必须积极进行治疗与护理[2]。基于此,本研究为了进一步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护理中回馈式健康教育对改善TIA患者预后的影响,选取我院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收治的100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并对比常规健康教育与回馈式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现作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100例TIA患者,经临床诊断证实,与《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的相关标准相符[3]。按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护理中的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回馈组各50例。常规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46~83岁,平均(64.5±7.6)岁;发作次数中,初次发作23例,多次发作27例;发作部位中,椎基底动脉系统32例,颈动脉系统18例;合并症中,高血压15例,糖尿病13例,高脂血症22例;文化程度中,小学和初中26例,中专和高中19例,大专及以上5例。回馈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46~83岁,平均(64.9±7.7)岁;发作次数中,初次发作24例,多次发作26例;发作部位中,椎基底动脉系统31例,颈动脉系统19例;合并症中,高血压16例,糖尿病13例,高脂血症21例;文化程度中,小学和初中25例,中专和高中19例,大专及以上6例。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回馈组实施回馈式健康教育,主要内容包括(1)成立健康教育小组:由统一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护士组成健康教育小组,小组成员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患者在不同时期的健康教育需求,根据回馈了解患者对已实施的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查阅相关文献与成功实施的案例,及时调整TIA患者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与方式,同时加强对护士的培训,要求其熟悉TIA的相关知识及危险因素,熟练掌握护理技能与技巧[4]。(2)健康教育措施的实施:①面对面教育:了解患者的具体病情、一般情况(包括家庭成员、经济状况等),以此给予针对性指导和认知干预,具体包括:将患者存在的风险因素一一列出,教会患者如何有效防治;将患者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用药方法详细告知,教会患者如何自行分辨、处理轻微不良反应,告知必须遵医嘱合理、规律用药;告知患者日常保证优质蛋白质摄入充足,尽量避免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类食物[5]。②开放咨询热线:主要是方便患者及其家属随时咨询疾病知识、了解用药方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③发放健康资料:制作健康知识手册,主要内容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发病因素、治疗方法、相关并发症防治方法等,提醒患者与其家属均要阅读。④召开健康讲座:医院每月组织1次健康大讲堂,提前邀请患者及家属参与。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包括规律用药、戒烟限酒、合理饮食、运动锻炼。(2)对比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3)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采取本院自主设计的调查问卷表,结果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等级,护理满意度=(满意+一般)/N×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PS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数资料以%表示,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遵医行为对比

回馈组患者规律用药、戒烟限酒、合理饮食、运动锻炼的遵医行为均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注:与常规组对比,*P<0.05。

3 讨论

随着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重视度越来越高,此形势下,传统的常规护理显然已经难以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6]。因此,必须积极探讨更有效的护理模式。对于TIA患者而言,由于该病常反复发作且病情持续加重,因此患者必须高度重视日常生活与行为方式,养成良好的作息、饮食、运动习惯,以预防疾病复发[7]。

健康教育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回馈式健康教育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健康教育模式,可通过对患者进行不同时期的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其健康教育需求,进而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因此更能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8-9]。本研究结果显示,回馈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常规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且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可见回馈组的健康教育效果优于常规组[10]。

综上所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护理中回馈式健康教育对改善TIA患者预后具有积极影响,可明显降低复发率,提升患者的遵医行为与护理满意度,值得推行。

参考文献

[1]吴英报,李斌. 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5):74-75.

[2]刘素玉,余婷,王义芳. 临床护理路径实施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护理工作中的效果分析[J]. 心理医生,2017,23(24):5045-5046.

[3]张圆圆,梅晓,张艳杰,等. 临床护理路径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6(2):288-289.

[4]冯媛媛. 责任制护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效果[J]. 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5,24(6):681-681.

[5]常仙云,刘宽荣.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81例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J]. 基层医学论坛,2015,19(36):5045-5046.

[6]侯香梅. 临床护理路径运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护理中的效果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89):152-152.

[7]李晓玉. 健康教育路径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健康前沿,2015,22(12):236-237.

[8]张燕萍,姜文俊.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的应用效果[J]. 大家健康旬刊,2016,10(12):156-157.

[9]许乐. 健康教育路径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0):152-152.

[10]单英歌.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健康教育分析[J]. 内蒙古中医药,2015,34(1):120-120.

论文作者:王欢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4

标签:;  ;  ;  ;  ;  ;  ;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护理中回馈式健康教育对改善TIA患者预后的影响论文_王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