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改进,为提高电力生产的运行效率,各部门对变电运行设备的检修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电力系统中变电运行主要维护电力设备的正常工作和管理,如果出现任何变电事故都会对企业以及个人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同时还要加强设备的管理,在对设备进行检修时严格的按照程序,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对变电运行的技术进行研究和探讨,阐述几种变电运行设备的检修技术。
关键词:电力系统;变电运行;设备;检修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电网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电力系统中不仅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还要保证安全、可靠的运行,才能够满足人们对供电的需求。电力系统中变电运行设备的检修,是对变电器中存在的故障进行预防,在电网日益发达的今天,用户对变电设备的可靠性逐渐增加,所以变电运行设备的检修技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变电运行设备故障分析
1.1开关跳闸引起变电设备故障
主变低压开关跳闸有三种情况:母线故障、越级跳闸(保护拒动和开关拒动)、开关误动。具体是哪一种情况要通过对二次侧和一次设备检查来分析判断。当主变(一般为三卷变)低压侧过流保护动作,可通过检查保护动作情况和对所内设备的检查进行初步的判断。检查保护时,不仅要检查主变的保护还要检查线路的保护。
1.2线路原因引起变电设备故障
线路跳闸后,应检查保护动作情况,检查故障线路,检查范围从线路CT至线路出口。若没有异常再重点检查跳闸开关,检查消弧线圈状况,检查三相拐臂和开关位置指示器;如开关为电磁机构,还要检查开关动力保险接触是否良好,如为弹簧机构要检查弹簧储能是否正常,如为液压机构要检查压力是否正常。检查所有项目均无异常方能强送。
1.3主变三侧开关跳
主变三侧开关跳闸原因:1.主变内部故障;2.主变差动区故障;3.主变低压侧母线故障因故障侧主开关拒动或低压侧过流保护拒动而造成越级;4.主变低压侧母线所连接线路发生故障,因本线路保护拒动或是保护动作而开关拒动,同时主变低压侧过流保护拒动或是主开关拒动造成二级越级。具体故障原因应通过对保护掉牌和一次设备进行检查来分析判断。
(1)瓦斯保护动作。如果瓦斯保护动作,可以断定是变压器内部发生故障或二次回路故障,重点检查变压器本身有无着火、变形;检查压力释放阀是否动作、喷油:检查呼吸器是否喷油;检查二次回路有无短路、接地等。(2)差动保护动作。如果是差动保护动作,一次设备的检查范围为主变三侧主CT间(差动区),包括主变压器。差动保护能反映主变内部线圈匝间、相间短路(如果是内部故障,还常伴有轻瓦斯或重瓦斯保护动作),因此,当差动保护动作后,应对主变做细致检查,包括油色、油位、瓦斯继电器、套管等。如果瓦斯继电器内有气体还要取气,根据气体的颜色及可燃性判断故障性质;如果检查结果是主变和差动区都无异常,可以判断为保护误动。
2 设备检修是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
2.1 验电保护措施
在检验电器设备时,在装设地线之前首先要进行验电,验电是保证检修人员人身安全的重要举措,可以直接的验证停电设备是否还存在电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防止带电装地线、带电合接地刀闸等事故的发生。操作人员在验电的过程中要分别将设备的进出线两端分别验电,如果是对高压电进行操作,必须要佩戴绝缘手套;如果电压过高,不能够用普通的验电方式验电时,要采用绝缘棒,通过绝缘棒的放电声音和火花的现象判断是否存有电压。
2.2 装设接地线来保护
在进行装、拆接地线的过程中操作人员都要戴绝缘手套。装设接电线必须有两个工作人员同时进行,当采用接地隔离开关时必须有相应的监护人员。在安装的过程中,要确保工序的正确,先安装接地端,然后才能与导体连接,检查连接是否良好;当进行拆地线时与上面的顺序正好相反。装设地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工作地点突然来电,消除停电设备上剩余的电荷,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安全。变电运行设备在停电后的接地线装设中,前期的验电十分必要。通过对设备及线路的验电,明确设备是否无电压存在,来有效防止带电合接地刀闸等严重事故的发生。在验电过程中,应分别从检修设备的进出线两侧进行,且在碰到需加设接地线的情况时,须由负责人予以批准。对于高电压设备的验电,在没有专用工具时,可应用绝缘棒,依据放电声和有无火花来加以判断。接地线装设的目的在于防止设备工作场所的无征兆来电,可泄放设备剩余电荷,消除停电设备静电感应,从而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保障。接地线的装设应放在感应电压可能产生和可能来电的位置,其方法如下:戴绝缘手套或应用绝缘棒来进行接地线的装拆,接地线的装设需由两人来完成,且监护人应当在场;接地线的装设由接地端、导体端依次进行,且保证良好的连接接触。为防止工作人员错位,规避隔离开关或断路器误合所导致的事故,应在相关场所装设遮拦或悬挂标示牌,从而进一步规范场所秩序,避免不必要因素的影响。
2.3提高检修工作人员检修效率
检修工作人员对每一项工都要有详细技术说明:给检修班组布置任务应详细阐明各检修项目的技术意义及工作方向,使检修班组能较透彻了解检修的目的性。不断地提高检修人员水平,认真执行检修过程:加强对检修工作人员培训教育,严格执行检修工艺:如能遵照工艺完成检修工作,检修工作的内部风险就能得到控制,并减至最小,检修人员的工作错误也可尽量被免。搞好检修管理工作的后备工作内容包括:交通车辆、工器具与备品备件的供应,设备厂家的技术支持,外包联系工作及必要的培训、文件、纸、试验设备、计划、进度、三大措施,以及规程的准备工作等。
2.4检修方式多样化
很多国内企业以目前的条件,要想把全部设备改为状态检修还是有很大困难,也不太符合实际。比如在新建或改建项目中可以率先引入状态检修把监测和诊断设备安装事先融入规划设计之中,待取得成功的经验后,再逐步推广到地处供电要区的变电站。但那些故障率较低或非重要地区的变电站为预防事故而全部采用价格高昂的监测诊断系统,有时从经济上考虑是不合算的,只须针对故障率较高的关键部件安装有实用功能的简单的监测诊断设备,然后在设备寿命探索过程中,以科学的方法先逐渐延长定期检修的间隔,待资金宽裕,再试着采用状态检修。对于大量重要性较低的部件和设备则坏了就更换,并不值得都搞状态检修,效果较理想就可以了。
总结
综上,本文首先论述了变电检修技术在现实中所涉及的几个层面。其次,本文论述了变电检修在现实中所体现的几个问题,包括记录问题、技术问题和认识问题,并对这几个问题分别给出对策。希望本文所研究的种种内容可给业内人士一些启迪与借鉴,完善自身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李爽.电力系统变电设备检修技术探讨[J].中国科技纵横,2010(20):20-22.
[2]王珂.电力系统变电设备检修技术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5):28-29.
论文作者:丁磊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8
标签:设备论文; 接地线论文; 故障论文; 动作论文; 技术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