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_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_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与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伟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伟业论文,改革开放论文,当代中国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恩格斯在讲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曾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新的伟大革命。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无疑是推动这种历史性变化的时代巨人。纪念改革开放30年,不能不研究邓小平与改革开放30年的关系,作为总结经验,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之镜。

一、邓小平与改革开放这条强国之路的开辟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第一开辟者,又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者。这里先分析邓小平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情况。

现在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人们耳熟能详。但是,在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中国面临着向何处去的历史抉择却是异常艰难的。那时,摆在党和国家面前可供选择的路有多条:走西方的道路,走没有“四人帮”的“文革”老路,或走“文革”前的旧路。对于走这几条路,当时都有其呼声。但这些路或不适合中国国情,或继续将中国引向灾难,或不能将中国引向富强。最后,还是邓小平作出伟大抉择:“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在大千世界上本来没有的路,要靠中国共产党人去披荆斩棘,奋勇开辟。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为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强大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内涵和鲜明特点是改革开放。它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邓小平作为这场伟大革命的主要领导人,是当年改革开放一切重大决策的最后决定者。开辟改革开放的伟大道路,具有统领全局性决定作用的有这样三件大事,而对这三件大事,邓小平都起了决定性作用。

第一件大事:发动和领导真理标准大讨论。

真理标准大讨论被视为中国20世纪的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它的主题是破除对“两个凡是”的迷信,而最早提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是邓小平1977年5月的谈话。在报刊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后,邓小平先后发表的三个讲话(1978年6月初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9月视察的“北方讲话”和年底发表的被称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对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展开,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起了决定性作用。

真理标准大讨论,是全党和全国范围内的一次空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开启了改革开放汹涌澎湃大潮的闸门。它使我们国家发生的天翻地覆变化,犹如“核爆炸”释放的能量。具体说来,它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有这么几点:

一是真理标准讨论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既为拨乱反正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也为中国进行以改革开放为主题的第二次伟大革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是真理标准讨论引发的思想解放,既是确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巨大推动力,又为第二次伟大革命的发动和不断展开提供了丰富的干部资源。

三是真理标准讨论引发的思想解放,使党的政治路线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和封闭半封闭到全面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历史转折,当代中国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

四是真理标准讨论引发的思想解放,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理论创新开辟了异常广阔的空间,形成一个又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并对今后的理论创新产生深刻影响。

邓小平发动和领导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引发的思想解放,既是改革开放的强大发动机,也是改革开放的巨大推进器。

第二件大事:支持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因为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自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实行高级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后,由于生产力受到束缚,特别是遭遇到天灾人祸酿成巨大困难后,就会自发地涌动改革之潮,搞包产到户之类。1962年,邓小平支持这种改革,主张白猫黑猫能抓住耗子就是好猫。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安徽、四川等省农民自发地秘密地实行包产到户。但这些做法与那时的政策相抵牾,不少领导将其视为异端。时任安徽省委书记万里向陈云、邓小平作了汇报,他们非常支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进行农村改革,明确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农村体制的重大问题。邓小平热情地赞扬这个伟大的创造,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的“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八亿农民获得对土地的经营自主权,加上其他政策调整,农业生产摆脱了长期停滞的困境,农村经济向着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渐渐好起来,农村面貌有很大改变。邓小平讲述改革的进程指出:农村改革见效非常显著,“农村改革的成功增加了我们的信心,我们把农村改革的经验运用到城市,进行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经济改革比农村经济改革复杂得多,领域更广,难度更大。但是在邓小平的指导下,借鉴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无论企业改革还是物价改革,无论财税改革还是金融改革,都比较顺利地向前发展。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带动下,科技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乃至政治体制改革陆续展开。这是神州大地的又一场革命。邓小平将其称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如果将农村改革比喻为改变中国命运的第一棒火炬,那么它引发的全面改革就是燃遍中国的熊熊火焰。神州大地在浴火中获得新生。最近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论及当年农村改革的伟大意义时指出:我们党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率先在农村发起改革,并以磅礴之势推向全国,领导人民谱写了改革发展的壮丽史诗。它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创造性探索,为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宝贵经验。这是迄今为止对农村改革的最高评价。

第三件大事:倡导兴办经济特区,推动形成全国对外开放格局。

邓小平在1984年说:“中国的经济开放政策,这是我提出来的。”这首先是倡导兴办经济特区,将它作为改革的试验和对外开放的突破口。国务院组织的对外经济考察团和地处沿海的广东省委领导,都有把毗邻港澳的广东深圳、珠海等地开辟为出口加工基地,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设想。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期间,广东省委领导向中央汇报工作,提出在深圳、珠海、汕头开办出口加工区建议。邓小平同他们谈话说:在你们广东划一块地出来,也搞一个特区怎么样?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中央赞同邓小平的意见,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试办特区。1984年1月至2月间,邓小平对正在建设的深、珠、厦三个特区作了考察,对特区发展很快感到高兴。他要求把特区办成“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使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他对国内外议论纷纷的深圳特区更为关注,指出:深圳特区是个试验,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方法都可采用。深圳搞了七八年,由内向型转为外向型,变成工业基地,并能够打进国际市场。这是个很大的成绩。“现在我可以放心大胆地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决定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成功的。”1992年春天,他再次视察深圳、珠海,对特区的巨大变化无比兴奋。他回顾改革历史说:“对办特区,从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担心是不是搞资本主义。深圳的建设成就,明确回答了那些有这样那样担心的人。特区姓‘社’不姓‘资’。”这不仅是对特区建设的肯定,也是对那些怀疑改革方向者的明确回答。

我国的对外开放在邓小平的指导和关怀下,继建立四个特区之后,又先后将海南全岛辟为经济特区、将上海浦东辟为开发区。同时开放沿海14个大中城市,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也列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兴起新一轮开放浪潮,以迅猛之势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推进。至90年代后期已形成对外开放两个系列和两个“全方位”的格局。

——两个系列。一是广度系列:形成了沿海、沿边、沿江、沿路和以省会区府为中心的内陆地区的宽领域开放格局。二是深度系列:一般开放城市——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这样几个级别的多层次开放格局。

——两个“全方位”。一是对外开放国家的全方位,除对西方发达国家开放外,还对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开放。二是开放项目的全方位,除对西方发达国家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外,还对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以及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搞合资经营和技术改造。

根据邓小平的思想,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的内涵,除过去主要为“引进来”之外,还不断地形成“走出去”的全新开放态势。这样,中国的发展更加融入世界,初步形成两个“离不开”的局面,即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中国。

二、邓小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取得的。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作出了历史性伟大贡献。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邓小平提出的。

邓小平在1982年十二大的开幕词中首次提出了如前所述的: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此,这个科学称谓成为改革开放30年来高擎的旗帜、开辟的道路、形成的理论等的专有指代。尽管十四大和十六大先后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表述有所修饰,删去了词组中的“的”、“建设”和“有”几个字,但这是简化词语,无碍本意,无关大局,基本含义没变。十七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由“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演变而来。后者是前者的初始表述。如果讲“品牌”和“知识产权”之类,这是改革开放30年最具价值的“品牌”,是“黄金有价玉无价”似的无形资产。

(二)邓小平理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部分,是邓小平创立的。在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念后,十三大报告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作概括时,已使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概念。十四大报告对这个理论作进一步总结时,明确冠以“邓小平同志”名字,称之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十五大报告讲我们党实现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两大理论成果,对第二次飞跃理论成果的表述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时指出,由于“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十六大在继续肯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同时,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升为指导思想,并指出它是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这样,邓小平理论的本源性开始显现。十七大报告,一方面对科学发展观作了最新定位,指出它是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另一方面又将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指导思想的创新理论加以整合,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的高度概括,也是一个有长远眼光的、富于开放性的新思想。

邓小平理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部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92年的十四大,在阐述“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时,明确指出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根本问题,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997年的十五大,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称谓时,对这个理论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指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邓小平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在当代中国,只有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从党的文献学来考察,对党的理论作这样高度的评价是很罕见的。

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既然是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它的各个具体理论无疑以这样那样形式在作回答。但是,在理论上最具原创性,同时又在实践层面上最具统领全局意义的理论观点,主要有这么四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是1981年邓小平主持制定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首次明确提出的。过去犯“左”的错误,一个重要的认识论根源就在于对我国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缺乏正确把握,对基本国情作了错误判断。经过拨乱反正,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了清醒认识,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两个方面,作出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邓小平讲:中国社会主义处在一个什么阶段?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十三大阐发邓小平的思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0年之后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十五大报告中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作了新的界定,强化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2007年2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表《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一文,强调讲初级阶段,不光要讲生产力的不发达,还要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够完善和不够成熟,必须认识和把握好两大任务: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一是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促进社会和谐。这个思想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国家既保持快速持续发展,又没有超越阶段犯过去“左”的错误,与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有密切关系。这个理论的创立,既为构筑邓小平理论体系大厦,也为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厦奠定了第一块理论基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是世界现代经济理论的一大难题。上个世纪20年代以来世界上的共产党人和非共产党人就在研究,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的社会主义国家为它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但一直没能解决。邓小平自改革开放始,就在研究这个问题。他前后讲了10多次,认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有那回事”,“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他再次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并且要求社会主义应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以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关系的认识为基础,十四大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使我国最终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10多年来,我们党使这个理论及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机制的若干重大方针政策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完善。这是一个伟大的理论创造,使我们党不仅实现了对于经济体制改革认识的飞跃,而且对于整个社会主义的认识也有巨大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是对马恩科学社会主义观的重大发展,也是邓小平理论构建成为一个新的理论形态的根本标志。同时,它的实践价值也非常突出,我国这些年的快速、持续发展所取得的震惊世界成就是最好的诠释。

——社会主义主体论。既然我们国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其他非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包括某些资本主义经济成分都未丧失其存在和发展的理由,那么我国社会主义的现实状况,就是以社会主义为主体、允许其他有助于社会主义发展的非社会主义形式共存并进。这表现在所有制结构上,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分配方式上,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此外,在文化政策上,坚持主旋律和多样化的统一;在政党关系上,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在政治关系上,随着港澳回归祖国,我国的政治制度以社会主义为主体、在少数地区实行资本主义;等等。这种状况会存在相当长时期。社会主义主体论是相对于过去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观而言的。尽管上述各种对邓小平理论内容的归纳里没有这样的概括,但我以为这是邓小平理论又一个重大的理论创造。

——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本质是什么?尽管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160年来,共产党人都将它作为理想在追求,但从未这样提出过问题,我们熟读的包括老祖宗在内的无数“本本”也没有定义过这个问题。人们只是习惯地认为,讲社会主义就应当是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等等。这些要素长期被朦胧地看作社会主义本质。这些要素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无疑都很重要,但将其作为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却带有很大的片面性。理论认识的片面性,必然导致在制定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时发生错误。邓小平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反思我们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教训时曾语重心长地指出:“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为什么“不够格”?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没有把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有了这样沉痛的教训,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才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他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这个新界定,纠正了过去长期的偏颇认识,突出了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从而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论和后来提出的第一要务论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我看来,它的意义有如过去宣传过渡时期总路线说的,“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离开了它,就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

上述这“四论”对于构筑邓小平理论大厦发挥了特殊作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奠定了邓小平理论大厦之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支撑着邓小平理论大厦之柱,社会主义主体论犹如邓小平理论大厦之门,社会主义本质论凸显邓小平理论大厦之顶,其他理论构建邓小平理论大厦之体。从而邓小平理论,使“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列宁语)。邓小平理论在实践指导上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的历史性变化”立下了极其卓越的功勋。

三、邓小平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伟业的奠基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不仅为我们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而且还规划了我们国家未来发展的奋斗目标,为中国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奠定了基础。

邓小平作为中国人民的儿子,怀着振兴中华的抱负,还在“文革”后期复出抓全面整顿时已开始考虑国家未来的发展蓝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对国家未来的发展前景可谓殚精竭虑,以给人民一个激励和鼓舞的精神力量。与逐渐明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同时,也逐渐明确了我们国家的奋斗目标。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历史决议在初次指出我们党已逐步确立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时,将奋斗目标规定为“把我们国家逐步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在筹备十三大过程中,随着对国情认识的深入和愈益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根据邓小平提出“到下世纪中叶我们建成中等发达水平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设想,十三大报告将这个目标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表述保持了20年,直到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才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七大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这八个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变化过程表明,它的初始思想也是邓小平的。

邓小平不仅规划了这个总的奋斗目标,而且对其八个字的内涵大多有具体论述,或促进了其思想的形成,为我们国家逐步实现这八个字的目标作了巨大努力。

首先,关于“富强”目标。中国自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使国家富强抛头颅洒热血,天降大任于中国共产党人就是担当富强国家的使命。邓小平说:我们奋斗了几十年就是为了消灭贫困。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我们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并且指出: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否则社会主义有什么优越性呢?!”为此,他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翻一番。以1 980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250美元为基数,到80年代末达到500美元,即用第一个10年翻一番。这个目标是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在他的领导下于1987年大体实现。到80年代末,按照他的说法,“整个国家经济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800~1000美元。邓小平在1979年说,这是个“小康之家”的水平。此后,他一再强调,尽管人均水平还很低,但达到了一个新的起点,我们的日子要好过得多,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万亿美元,从总量说就居于世界前列,“反映在国力上,就是较强的国家”。他认为这第二步是关键,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他本人虽然在1997年去世,但作为他的政治遗嘱,这个目标超过他的预想实现了。按可比价格计算,至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是1980年的6倍以上,突破1万亿美元,人均达到854美元;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经济总量在2001年居世界第6位;农村贫困人口由改革开放之初的2.5亿减少到2000年的3000万,即由30.7%降到3%,人民生活在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第三步是到21世纪中叶,即用30年至50年时间再翻两番,基本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国内生产总值为人均4000美元。对于这个指标,在1987年3月前,邓小平讲是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从1987年3月后则改为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是基于对我们国家和对世界各国的发展更加深入的比较研究后而作的调整。邓小平非常重视这个目标,认为“如果达到这一步,第一,是完成了一项非常艰巨的、很不容易的任务;第二,是真正对人类作出了贡献;第三,就更加能够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不但是给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到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真正用事实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了。”邓小平虽然没能看到第三步发展战略的实施情况,但他对这一步发展战略的顺利展开,无疑会感到欣慰。因为在他去世后不久召开的十五大,已初步地将第三步发展战略具体化,将其分解为新的“三步走”战略,并提出了21世纪第一个10年(2010年)、第二个10年(建党100年)和至21世纪中叶(建国100年)的奋斗目标。

根据新的“三步走”战略,到2020年即建党100年之际,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国内生产总值到那时比2000年翻两番,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十七大根据这些年的发展情况,又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鉴于2006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2000美元,按年均增长7.5%计算,至2020年的经济总量将达7.2万亿美元,人均约为5000美元。届时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相当于进入工业化行列的国家。这就是说,邓小平讲的到21世纪中叶达到人均4000美元的这一指标,将提前30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超额实现。

第二,关于“民主”目标。这一条与邓小平的关系十分密切。(一)这个目标是根据邓小平的思想确定的。本来,社会主义应当是个高度民主的政治制度。这是吸引志士仁人们将社会主义作为理想去追求的一个根本原因。但10年“文革”,社会主义民主制度遭到严重践踏,是一个极为惨痛的教训。正是基于此,邓小平指出:“民主是我们的目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要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还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政策,就国内而言,“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条是政治上发展民主,一条是经济上进行改革,同时相应地进行社会其他领域的改革”,努力“使我们党的生活民主化,使我们国家的政治生活民主化”。有了邓小平的这些讲话,十三大在调整奋斗目标的表述时,便将“民主”列在了“富强”之后。

(二)明确了适合我国情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内涵。邓小平反复强调,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民主观念和民主制度。中国不能照搬西方的那一套,而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所谓民主,在中国,最根本的就是由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怎样实现这一点?他强调必须有共产党的领导,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坚持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健全社会主义法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根据邓小平的思想,江泽民、胡锦涛进一步明确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人民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三)指出了坚持政治体制改革,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方向和要求。邓小平一再强调,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好的,但在具体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干部制度和工作制度等方面存在许多重大缺陷,因此必须坚决改革。否则,过去出现的许多严重问题今后有可能重新出现。同时,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也要求政治体制改革与之相适应地推行。他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有三条:一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二是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三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根据邓小平的这个思想,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将其具体化为“五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阐述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具体要求,强调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落到实处。

改革开放30年来,邓小平确立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目标在有序地健康地向前推进。

第三,关于“文明”目标。“文明”与“民主”一起,都是最早以“高度”发展的要求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奋斗目标的。在文字表述上,十二大的文件和报告曾将其列在“民主”之前,从十三大起才改为目前的排序。我们中华民族有着5000年的悠久文明,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两次伟大革命都是为了振兴现代中国文明。从社会主义制度而言,应当是高度文明的制度,因此它在邓小平领导主持的历史决议中,并在其指导起草的十三大报告中,被列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乃理所当然。

应当说明的是,这几年来,“文明”的内涵在不断扩展。它最初是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号召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括思想道德和教育科学文化两方面内容。邓小平对此有许多论述,既强调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又强调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同等重要。如果说在奋斗目标的文字表述中,“富强”主要是对物质文明建设的要求,这里的“文明”则主要是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当然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十六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主要指民主政治)问题后,“文明”内涵尽管增加了一个方面,但在奋斗目标中由于有“民主”的专门表述,因此“文明”作为奋斗目标的要求仍然是邓小平在世时所讲的,基本没变。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思想,并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新要求之一。这既给社会主义注入了一个新的理念,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对“文明”内涵的进一步丰富。“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尽管与邓小平没有直接关系,但讲生态文明建设的那些具体要求——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等,在邓小平的著作中则有所论述。这个新的理念,应当作为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来对待,包括在作为奋斗目标的“文明”内涵之中。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国家各方面的发展,社会文明有巨大的进步,人民群众的文明素质在不断提高。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既是对我们国家文明成果的大检阅,也是“文明”的奋斗目标达到一个新高度的重要标志。它向全世界宣告,亚洲东方的文明古国在焕发现代文明的青春。

第四,关于“和谐”目标。前已指出,“和谐”是2006年10月才作为奋斗目标提出的。显然,它的提出与邓小平没有直接关系,但从“和谐”思想的形成来说,邓小平为它奠定了深厚基础。一是从总的方面说,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促进社会和谐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是从实践层面讲的。二是从理论层面看,邓小平的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诸如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在发展生产力,成果属于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统筹兼顾,调节各种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国不能乱,稳定压倒一切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十六大报告是党的主要领导人讲话较早使用“和谐”概念的文本。一是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之一,就是“社会更加和谐”;二是讲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是要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呼之欲出。

在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时,胡锦涛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要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个历史过程。这就说明了“和谐”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斗目标提出的缘由。十七大报告进一步从“大社会”着眼,将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之一,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又从“小社会”着手,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全社会共同建设和谐社会。

“和谐”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斗目标,虽然提出较晚,但由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领导党和国家所做的一切工作实际上都是在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这些年,我们的党中央又接过这个“接力棒”继续朝着这个目标奋斗。因此,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和谐发展非常显著的国家之一。

改革开放30年,弹指一挥间。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所开辟的伟大道路、创立的科学理论,已经并将继续加快着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进程。在新的征途上,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邓小平开创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努力谱写新的辉煌篇章。

标签:;  ;  ;  ;  ;  ;  ;  ;  ;  ;  ;  ;  ;  ;  ;  

邓小平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_邓小平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