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配网抢修建设管理措施的研究论文_胡文捷,高炼炼

浅谈配网抢修建设管理措施的研究论文_胡文捷,高炼炼

胡文捷 高炼炼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106

摘要:21世纪,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日常使用的电器越来越多,一旦遇到停电的问题,将会严重的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而电网在日常运行的过程中,由于人为和自然等因素,经常会出现线路或设备的问题而导致停电。如何能够科学有效的抢修故障以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与电网管理服务质量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探索一种新型的电网抢修管理系统,能够提高电网故障抢修效率与抢修质量,提升居民满意度,达到电力省力、居民省心的效果。在对新型电网的探索中,需要顾及多个方面,任何一个因素都会影响到电网的抢修质量。本文从建设新型配网故障抢修系统的意义出发,概括出新型体系的总体框架,并阐述了基于营配贯通一体化的新型配网抢修管理体系,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配网抢修;管理体系;技术;效率

随着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对于电力系统方面逐渐有了更高的要求,相关部门如何才能提高对配电网故障进行抢修的效率,这一点值得每个电力部门进行思考。配网抢修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用电的质量以及电力单位的服务质量,也对于社会的安定以及经济发展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创建新型配网抢修管理体系提高电力抢修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1、研究配网抢修技巧的意义

目前,传统的配网抢修中,只能依靠技术人员的经验等,逐步的检查可能会出现问题的地方,很难做到及时的抢修。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先进的传感器设备和计算机,可以组建具有智能化、自动化的系统,如果将其应用到配网抢修中,那么在配网出现问题时,系统能够自动的找出故障所在的具体位置以提高配网抢修效率。目前很多供电公司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等,已经实现了这种技术,因此故障位置的查找变得简单,那么如何在确定了故障位置后,做到及时的抢修,就成了配网抢修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要想做到针对性的抢修,首先要确定具体的故障及需要对哪些特定的设备进行抢修,这样才能够保证到达故障地点后,用最快的时候恢复配网工作。由此可以看出,配网抢修技巧的研究,对于快速恢复配网供电,保证人们日常生活的稳定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电网经过了多年的运营,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抢修体制,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配网抢修系统信息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是通过实际的调查发现,受到成本和人员自身素质水平等限制,目前我国很多供电公司的抢修系统,还没有做到完全的信息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配网抢修的效果。

2、建设新型配网抢修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

随着近年来电网建设的不断发展和更新,配网抢修技术和管理措施也在发生着变化,一种新型配网抢修管理体系逐渐被广泛应用于配网抢修工作中,即营配贯通一体化的管理体系。结合此背景,笔者认为相关电力公司应该大力建设电网官方服务热线、管理信息系统以及监视控制与数据采集等一系列的一体化信息管理体系,完善传统电网运作模式中的不足,有效提高电力公司的整体效率和管理能力。然而,实际情况表明在建设新型配网抢修管理体系的过程中,缺乏科学规范的指导和理论依据,因此造成了管理体系中的各系统出现不相兼容的情况,且无法充分利用所采集的信息数据资源,不能够自动对配网问题进行排查和筛选。

2.1 传统配网抢修模式滞后于智能配电网的发展

在传统传统配网抢修模式中,管理系统以及监察、调度等系统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独立的,无法有效实现统筹规划与合理安排,因此无法充分利用财力、物力、人力等各方面的资源,导致配网抢修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远远落后于现代数字化智能电网的发展,不能满足人们对电网服务的要求;另一方面,即使是收到用户的报修信息,但由于缺乏相应的信息技术和精准的检查定位系统支持,维修人员难以准确找到发生故障的方位地点,仅凭借自身的维修经验以及排查法判断具体故障地点,在维修效率、维修可靠性、维修耗时等方面大打折扣,无法为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当电网故障发生导致停电情况时,有关电力维修部门缺乏科学的分析技术策略,不能够及时分析出准确的停电影响范围、受影响用户数量、受影响用户类型等一系列的信息,阻碍了电力部门的宏观调控,缺乏支撑现代智能电网工作正常运行运行与后期故障维修的准确性、实时性、有效性和经济节能性。因此,在对传统配网故障抢修的信息资源以及相关数据进行合理调配与总结的基础之上,组合并建立一个数字营配贯通一体化的管理体系,为电网官方服务平台以及有关故障维修部门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此方面,某电力公司配网抢修指挥平台的建设,在整个供电区域的监控、信息采集、综合调配、信息反馈、故障点定位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实现了该区域内的一体化综合性管理,坚持以服务为本有效实现了“不停电、少停电”的服务宗旨,缓解了民生用电问题。形成了电网系统资源共享交互使用,配网抢修工作效率、工作可靠性、工作准确度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完成了传统配网抢修管理体系向新型一体化智能管理体系转变的过程,推进了智能电网建设促进了电力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2.2 管理体系中各系统间存在兼容问题导致数据无法衔接

由于管理体系中的各个信息化系统,存在不同生产厂家以及同一生产厂家不同批次型号和性能的区别,导致该系统间存在一定的性能差异化且兼容性较差,因而无法有效实现所采集的信息资源能够共享并交互利用,形成了各系统间信息资源以及有关数据孤立存在的现象,导致了信息资源的严重浪费以及系统设备的重复配置。

3、新型配网抢修管理体系总体框架

经过一系列深入的研究以及探索,总结出新型配网抢修管理体系的目标要求,划分并确立了配网抢修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总体框架,主要涵盖了电网覆盖地理信息系统、电网调配端口、车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故障智能排查系统、配网自动监察系统、记录查询模块、电网客服中心端口、防外破信息联动等方面。整个管理体系内部机构较为多元化与灵活化,选取模块化设计的方式,并能够随时根据实际要求进行合理的功能更改。新型一体化配网抢修管理体系主要是依靠于高科技信息技术的支撑,并选用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组织架构。整个管理体系的主要工作站点包括:所有数据服务器所组成的工作总站、掌上电脑、工作支站。管理系统中的工作总站点主要负责对各站点进行监控与命令的发布,该工作总站点一般设置于电网值班中心;工作支站点主要设置于系统客户端内,主要功能在于搜索与查阅相关信息数据。掌上电脑在此管理体系中主要负责经由分组无线服务技术以及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为相关巡查人员实现与工作总站之间的联系与工作对接,在一体化配网抢修管理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新型配网抢修管理体系的内部结构主要划分为三个层面,包括顶层综合应用层面、中部数据层面、低层硬件层面,三个层面之间保持相互独立的关系,为该系统的开发、设计以及后期维护工作提供了便捷的服务。

4、基于营配贯通一体化的新型配网抢修管理体系

传统配网抢修管理中的生产、营销、调配、调度等环节往往局限于一定的配网故障抢修过程中,电力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技术沟通,导致配网抢修中各个环节的孤立性和业务流程的封闭性。在此方面,某电力公司在配网抢修指挥平台的建设,主要是通过信息资源共享、数据交互利用的方式有效将电力生产与营销环节串联为一体,实现各部门间的有效沟通缓解了业务流程方面的封闭现象,有效提高供电质量与服务水平。

(1)营配贯通一体化的新型配网抢修管理体系,能够为相关维修人员提供科学系统的引导和具体的抢修形势图,有效实现了配网抢修管理中的一体化监控、指导、调度。以及反馈及时的电网故障区域业务管理数据、电网故障区域地理定位、故障原因以及具体情况、抢修工作实施分布情况。并且在抢修指挥中心显示屏及时推送抢修工作进展以及实时情况,快速计算和统计抢修数据以及定位维修人员具体方位。

(2)营配贯通一体化的新型配网抢修管理体系,能够有效获取由电力客服终端传送的电网故障具体信息以及故障发生地点,支持相关维修人员做出准确的判断,同时有助于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故障的后期跟踪与监察,协助工作人员对于故障发生地点的影响范围、故障原因进行准确快速的分析。

(3)营配贯通一体化的新型配网抢修管理体系,能够通过图形、数据分析、语音通话等形式将配网故障综合情况直观的展现出来。并且能够有效安排与调配维修工作的划分和进度,避免重复安排维修的现象发生,有效提高了维修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准确性。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的配电管理体系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高科技信息技术在电网运营、维修与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整个电力系统的运作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有效提高了电网供电安全和可靠性,提高了电力企业服务质量,促进了电力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万强,杜洁.创新配网故障抢修一体化管理模式[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4(8).

[2]邬才斌,王述成,杨辉.等.县级供电企业智能配网故障抢修管控体系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2(9).

[3]邬才斌,王述成,杨辉.县级供电企业智能配网故障抢修管控体系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2(09):79.

[4]高颂九.配电网故障抢修可视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电力信息化,2012.

论文作者:胡文捷,高炼炼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8

标签:;  ;  ;  ;  ;  ;  ;  ;  

浅谈配网抢修建设管理措施的研究论文_胡文捷,高炼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