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智库评价方法比较分析论文

国内外智库评价方法比较分析*

● 雷佳丽1,2,郑军卫2

(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190;2.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甘肃 兰州 730000)

摘 要: [目的/意义]智库建设和发展是目前国内关注的重点和热点,智库评价对智库建设起引导作用,完善智库评价体系,可进一步促进国内智库的建设和发展。[方法/过程]调研国内外已有智库评价方法,总结出智库评价流程,并对比分析国内外智库评价在流程各阶段特点。[结果/结论]国内智库评价的一般流程为界定评价客体、指标体系构建原则、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主体、评价结果;国外智库评价流程与国内有相似之处也有其独自的特点;最后以国内智库评价流程为主线,对比分析国内外智库评价的共性和特性,并小结国内智库评价优势及可进一步完善之处。

关键词: 国外;智库;评价方法;比较分析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随后2015—2017年间《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关于社会智库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的颁布以及相关智库建设措施的实施和推进,表明了国家对智库发展的重视和建设新型智库的决心。

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方面,重点整治群众身边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工作意见》举例称,“对一些地方官员来说,走马上任之后,信奉的是所谓‘新官不理旧事’那一套歪理,这样的干部往往言而无信,重招商轻落地、轻服务,影响营商环境。”这也是要重点整治群众身边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之一。

政府部门对智库建设的重视和推动,在社会上引起“智库热”现象。国内智库在数量上取得一定成就,根据《2017全球智库指数报告》[2]美国智库数量为1872家,居全球首位;中国有512家智库,居全球第二。皮书研究院编撰的《中国智库名录 2016》[3]数据显示国内已有1192家智库。造成国内已统计出的智库数量与《2017全球智库指数报告》不一样的原因,除智库定义未统一外,也存在剩余未被提及的智库在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上还未得到普遍认可的可能性。同时1192家智库在国内的可比性和影响力,同样值得思考。于2018年3月发布的《2017中国智库报告》[4]提到2017年的参选智库为464家;“中国智库索引”(CTTI)截至2018年4月收录的智库为604家;2017年12月发布的《中国智库综合评价AMI研究报告(2017)》[5]从外围的2335家智库经过筛选后仅有531家智库参评,最终入选的智库为166家。从这些数据可说明中国智库有一定的数量,但在国际和国内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智库不到二分之一,国内仍需进一步推动高水平智库的建设与发展。

在智库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智库评价存在哪些特征?且已有的智库评价对智库建设又起怎样的推动和引导作用?国内智库评价与国外相比又存在哪些优势与可改进之处?这些都为本文所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1 国内外智库评价概况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国内外已有众多学者和机构对智库评价进行相关研究,已有的智库评价从是否使用客观指标方面可将其划分为定性评价、定量评价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评价。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国内虽有学者也进行智库评价的研究,但研究所得出的评价指标很少能进行实际的应用,这可能与智库评价属于一个复杂和繁琐的过程有关,并且评价过程也需要诸多的参与者。同时考虑到智库定性评价不仅会受到评价主体主观意识的影响,并且与所在国家的文化背景、政治环境相关等因素。

知名度高说明所影响的政策参与者的范围广,而影响度的深浅、正面影响或负面影响无法通过知名度直接反映出来;同时埃布尔森的研究结果中有些高影响力的智库不一定对应着高知名度;考虑以上两点,笔者添加第三步,影响政策制定的相关人员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最终政策制定的概率,而无法确定影响概率的大小、积极影响或消极影响。

1 .1 国内智库评价概况

当天吃饭饮酒的时候,许多客人从别的屋子来呆呆地望着翠姨。翠姨举着筷子,似乎是在思量着,保持着镇静的态度,用温和的眼光看着她们。仿佛她不晓得人们专门在看着她似的。但是别的女人们羡慕了翠姨半天了,脸上又都突然地冷落起来,觉得有什么话要说出,又都没有说,然后彼此对望着,笑了一下,吃菜了。

表1 国内开展智库评价且进行排名的机构

1 .2 国外智库评价概况

除表2所提供的国外智库定量评价发展历程以外,将纳入目前国际上较为知名且具有讨论度的“全球智库指数报告”,该报告自2009年开始每年发布一次,虽然有许多不足和值得商榷之处,但其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很高,似乎开始潜移默化地影响并驱使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全球智库排名,因此本文将额外补充对《2017年全球智库指数报告》[2]的分析,提取可借鉴之处。

2 国内外智库评价对比分析

2 .1 国内外智库评价流程

1)智库评价指标的特征、作用和缺陷。在进行评价指标分析之前,需理清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即智库评价和智库影响力评价的区别,智库评价是对智库机构综合价值和发展潜能的评判,因此智库评价包含智库影响力评价,而智库影响力评价只为具体的影响力的评定。

由式(4)、(5)和(6)可知,与H+存在加质子反应,同时和HCO3-均可以与Mg2+形成配合物。当pH为5~7时,由于以上反应的存在,游离减少,同时由于游离趋近于0(当pH为5~7时,[Mg2+]值较高,如图2所示)。当pH为7~14时,由于加质子作用逐渐减弱,且少量Mg2+与Ida2-形成配合物,导致一定量的游离被释放出来,升高,当pH>11时,加质子作用基本消失,变化平缓。值得注意的是,当[Ida2-]T为0~0.5 mol·L-1且pH>12.5时,略微有所增加。这是由于体系中[Mg2+]含量降低(如图2所示),而受制于Ksp造成的。

图1中,需对评价主体和评价客体进行区分,评价主体和客体是一对相对概念,两者相互作用,存在于一种特定的关系中。就“智库评价”而言,评价客体即为智库,评价主体是对评价客体的作用、功能、价值等方面开展评价的活动者和行为者,评价主体需根据相关评价标准开展针对评价客体的评价活动。由此便产生评价过程的三大要素:评价客体、对评价主体起规范作用的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标准”可细分为“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对评价指标的确立起指导作用,由此将其放置于“评价标准”的第一位;由于国内智库尚处于发展阶段,使用定量评价方法时,“评价指标体系”中所采用的指标会受数据可获得性影响,因此将“评价方法”列于“评价指标体系”之前。最后两步即为“评价主体”的确定以及评价主体根据标准对智库进行评价。

开展难度对策略的选择具有一定影响,调查发现社会距离较远,社会地位相等的人进行请求言语行为,开展难度容易时,倾向于选择直接请求策略。但也有特殊情况,如情景10,商场售货员一般不能强制顾客消费,但会进行一些游说,比如称某物品适合顾客,解说产品性能让顾客相信产品质量,产生购买欲。从情景3、5、6中可以看到,社会地位比请求者自身高,社会距离较近,但开展难度却较大。调查发现,该情景下还受额外因素影响,即请求发出者自身问题,如情景3乱花钱,情景5公司工作忙,情景6自身忘记。受自身限制性因素影响增加请求难度,因此倾向于请求策略间接化。

表2 国外智库定量评价方法概况

图1 国内智库评价一般流程

2.1.2 国外智库评价流程 国外智库评价流程与国内十分相似,但并不一致,主要区别在于评价流程中的第二、三、四步。其中第二步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因评价目的不同而有所区别;第三步的评价方法基本为定量评价、定性评价或两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第四步评价指标体系部分,有些学者的评价研究,特别是国外早期学者对智库影响力的评价,基本上采用的为媒体报道量、在社交网络上的知名度以及国会证词等单一指标,很少形成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由此国外智库评价流程大致为:确定评价客体;设定评价指标;数据获取;最后进行结果分析,且国外智库定量评价研究中有部分[13,16]未有详细排名,主要目的在于研究所挑选指标与智库影响之间的关系。

2 .2 国内外智库评价异同

本文研究目的是对国内智库评价提供借鉴,因此在分析国内外智库评价异同点时,将以国内智库评价流程中每部分的特征分析为主线,兼考虑国外智库在相应部分上是否与国内智库存在共性或国外智库评价独有的特性。

2.2.1 评价客体的产生及数据获取 国内外智库评价挑选智库的考虑因素:①智库的知名度,即智库对于政界、学界或公众具有一定的辨识度;②智库的资政功能,即智库为政府部门提供思想支持与政策建议的作用;③特定要求,即若针对特定研究领域的智库开展评价,则所选智库须在该领域已有一定成果产出和知名度;④其他,如已有评价所挑选的智库、智库官方和权威统计结果等公开材料也作为智库挑选的重要参考。由于未形成统一的智库定义,因此评价客体的产生也未有统一标准。

国内外数据获取基本为3种方式。一种为公开渠道,官方公开的统计数据、智库官网上公开的数据、一些数据库中所搜集的数据(如:多尔尼所借助的LEXIS/NEXIS数据库);第二种为借助爬虫软件所获得网页链接状况等数据;第三种为问卷调查的第一手材料。

2.2.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数据的可获取性及指标的可操作性为国内外开展智库定量评价时必须考虑的原则。国内智库评价中普遍认同的评价原则为“以评促建”;虽然国内智库评价指标体系有自身构建原则,但有部分学者认为指标体系的构建原理有所缺失,仅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使用了“社会结构”理论作为智库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理。然而智库影响力评价的原理是否真的缺失,笔者尝试从国外最早开展智库评价的原则进行分析。

国外智库定量评价的最初原则有3个:①智库是否真的存在影响力[16,19];②探索智库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知名度和影响力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哪些[13,18];③直接利用智库的知名度指标说明智库的影响力[12,22]

从图2可看出,智库知名度直接影响对象为“与政策制定相关的人员”,该步的确定是根据国内智库影响力评价的“社会结构”理论,国外对智库影响力评价产生影响的多元主义理论、精英理论、制度主义理论提出的。智库影响力评价使用的社会结构理论[6]将对政策制定产生影响的相关人员按不同层级进行划分;多元主义认为最终政策制定是由利益相关方竞争所得出的结果[28];精英理论认为由社会中的少部分精英掌控了政策的制定[28];制度主义的“认知(学术)共同体”重点研究学术共同体如何通过次政府活动来影响政府决策[28]。这些理论有一个共同特征即都考虑对政策产生影响的参与者,而“知名度”指标可理解为智库为了提升对政策参与者的影响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或宣传举措,由此知名度指标的直接作用对象为“政策参与者”。

图2 智库知名度与影响力之间的关系

国外从最初开展智库评价研究的三原则,演变为无论国内外在开展智库评价时都通过使用智库知名度说明智库的影响力。而知名度与影响力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笔者根据所调研材料,将两者的关系总结如图2所示。

由此,本文主要集中于调研国内外机构或学者已开展的有实际评价结果的智库评价;且国外智库评价部分主要调研采用客观评价指标的定量评价方法。调研结果如表1、表2所示。

最后一步为影响政策的制定,国内外普遍认为若智库能影响最终政策制定,则说明智库的确产生了影响力,而影响力的提升可提高智库的知名度。

表1统计了目前国内已有实际评价结果的6家机构的智库评价报告。零点研究咨询公司于2015年1月发布《中国智库影响力报告》,由于原始的完整版未对外公开以及该报告自第一版后未有更新,笔者未将其纳入本次分析中。朱旭峰较早也较为系统地研究国内智库影响力定量评价方法,并基于社会结构理论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智库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6],随后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也使用该理论作为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7],因此,在本文研究中增加朱旭峰所做智库影响力评价的分析。

图2中左右两边小方格说明对智库“知名度”和“政策制定的概率”产生影响的还有其他因素,例如,各国民主化程度和公民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各国不同的政治文化、经济和社会传统[29],智库是否位于行政中心等因素。

由此说明国外进行智库影响力评价时所使用的“知名度”指标基本源于上述理论的内化。但国内除上海社会科学院将知名度指标与“社会结构理论”相结合对智库影响力进行评价以外,笔者尚未找到直接研究智库“知名度”与“影响力”之间关系的文献。

2.2.3 评价指标的特征及权重设置 由于评价方法基本在指标体系形成之前已确定,评价方法的种类已列于图1中;同时国内外在智库评价方法选择上基本相同,为纯定性评价、纯定量评价,或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因此本部分主要分析由智库“知名度”对指标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在不同评价指标的指导原则下,“评价指标体系”中评价指标的特征、作用、缺陷及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设置的特点。

2.1.1 国内智库评价流程 本文结合朱敏、房俊民[25]所提的“智库评价流程”,刘登等[26]提出的“新型智库评估理论框架体系”,唐果媛[27]提出的“智库评价流程”,将目前国内智库评价流程中共同点总结如图1所示。

表1中《中国智库报告》《中华智库影响力报告(2017)》集中于评价智库影响力,《中国智库大数据报告(2016)》也为影响力评价但主要评价智库在社交平台“微信”上的“知名度”;《中国智库综合评价AMI研究报告(2017)》《CTTI来源智库发展报告(2017)》《全球智库排行评价报告(2016)》的评价指标设计时体现了“投入—产出”的逻辑框架,考虑了智库的管理和运营能力。

从表2可看出国外智库定量评价以“知名度”产生的单项指标居多;ICCG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除考虑“知名度”以外还将智库的“研究基础”纳入指标体系中;有一类别专门研究智库是否产出影响力以及影响力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国内外在开展智库评价时都考虑“知名度”指标,在智库成果产出的指标上缺少质量评价部分。从指标体系的完善度方面考虑,国内在定量评价指标的设置上较于国外更为完善,同时国内智库评价考虑了智库的影响力、管理能力、资源投入等多方面的指标,但缺少对智库产生影响力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以及专门研究领域智库排名的缺失。

该流程中将“数据获取”置于评价的初始阶段,考虑以下两个原因。一是目前国内智库建设及评价皆处于发展阶段,对智库开展实际评价活动之前,基本会提前完成数据获取或确定数据的可获得性,并根据数据的获取状况对指标进行调整;二是由于所获取数据基本围绕“智库”进行,属于“评价客体”的一部分,因此将其置于起始位置。

2)指标体系的权重设置。完全定量评价方法的权重设置,值得关注的是国际气候治理中心ICCG将对专家的问卷调查与非可加测度(NAM)方法结合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及指标之间的关联性,既体现指标的重要性又兼顾指标之间的关联度;国内《全球智库排行评价报告(2016)》采用数学建模的方式对指标进行权重的赋值,优点在于可以结合前人已有研究成果,但缺点也在于目前智库影响力评价就理论以及指标的设置而言并没有形成公认的标准,而该方法未有自身理论体系的突破。

其余指标赋值的方式,全定量评价中有使用因子分析法,若为全定性评价则偏向于采用专家赋值法,若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则有选择使用专家赋值法或层次分析法。

二十分钟后,厨房的门开了,一群穿黑色水手裙、戴黑礼帽的年轻姑娘走出来,她们微垂着脸,像恼恨自己的发育的处女那样含着胸,每人的胳膊肘下,夹着一本圣歌歌本。她们是南京城最漂亮的一群“女学生”。这是我想象的,因为女学生对她们是个梦,她们是按梦想来着装扮演女学生的,因此就加上了梦的美化。

2.2.4 评价主体、评价排名 图1中所列的评价主体基本为参与智库评价的单独个体。而智库评价还存在不同的评价模式,如:政府主导的评价模式、市场主导的评价模式、学术机构评价模式等[25],其中真正开展评价的为不同评价模式中的团队成员,个体成为接受问卷调查的对象。国内在参与智库评价的评价个体组成上存在一定缺陷,即智库主要的影响对象决策者占所有参评者的比例较少。

牟泽雄:你如何看待当代书法修身功能的式微?在专业书法家和学者之间,你更看重专业的书法家身份还是学者的身份?

第五,重新修订了外出进修管理规定,要求医务人员学成返院后必须根据进修协议,独立开展相关医疗技术。通过加大监管和约束力度,医院新技术开展呈良性发展态势。

国内外最终结果的排名,可按数据处理方式划分为两种,一种为根据总得分进行排名,另一种为将总分除以智库预算或智库工作人员而产生的排名。

3 结束语

从本文分析可发现国内外智库评价有相似之处,国外智库评价以“知名度”的单一指标居多,国内智库评价所构建的完整性指标体系居多;同时国内智库评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不仅考虑智库的影响力,同时考虑智库的管理及运营能力。而目前国内智库评价与建设仍处于发展阶段,面对现有的缺陷(如缺少智库研究产出质量评价指标、评价主体中智库主要影响对象决策者比重的提升等)需要一个不断更新与发展完善的历程。

虽然受西方智库理论的影响在智库评价过程中产生了知名度指标,但知名度指标的出现也属于智库功能体现的一部分,例如:在社交媒体或新闻上的引用率,可实现在国际国内智库的“舆论引导”功能,学术影响力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智库产品的质量及其对学术界的影响。但如何从国家需求角度产出高质量成果的同时,又能通过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智库所产出的成果,这两者之间的均衡,是智库发展过程中需考虑的问题,也是智库评价需权衡的关键点。

(2)方案设计有问题。方案设计是进行造价的前提,现阶段,由于设计人员担忧方案设计出现风险,对设计方案偏保守,过分考虑了方案的安全性,导致配套工程大而全,最后影响工程造价。另外,设计方案的错、漏、补问题多,在项目建设的实施阶段频繁进行工程变更,导致施工无法连续进行,既浪费成本又影响工期和质量,降低投资效益。这些问题都源于方案设计中没有建立起更加严格的监督机制,未对项目进行审核,这需要设计单位从维护业主的角度出发,设计出更科学的方案。

通过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教师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求多种解决方案-比较各种方案的优势”的问题求解驱动式方法来进行项目教学,训练学生以正确的计算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同时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计算思维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按照上述模式针对另一个项目的求解,引导学生找出尽可能逼近解决实际问题的求解方法。

同时,由于目前国内智库评价理论的缺乏,与对智库本身定义、功能、作用等理论研究的缺失也存在一定的关系,无论是国内或国外大部分国家智库仍处于发展阶段,智库评价与智库建设、智库所处的环境等相关,同时智库又有自身所特有的被普遍认可的功能和属性,因此国外智库评价可为国内智库评价的发展起到经验上的借鉴与启示作用,但无法直接应用于中国智库评价中,中国智库的评价应充分考虑中国国情即考虑其正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资本主义国家存在多元利益竞争关系,因此智库很可能成为不同利益代表方的“发声器”,而国内智库的发展源于国家治理对“智力”的需求,智库应成为不同专业领域的“智力”容纳器,服务于国家发展的需求。由此国内智库建设与评价仍需要探索适合自身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流程。□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18-03-25].http://www.mfa.gov.cn/ce/cejm/chn/zggk/t1101725.htm.

[2] JAMES M G.2017 global go to think tank index report[EB/OL].[2018-03-13].https://repository.upenn.edu/think_tanks.

[3] 谢寿光,蔡继辉.中国智库名录(2016)[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4] 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智库研究中心.2017中国智库报告——影响力排名与政策建议[EB/OL].[2018-03-25].http://www.pjzgzk.org.cn/upload/file/20180319/20180319142204_402.pdf.

[5]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中国智库综合评价AMI研究报告(2017)[R].北京:第四届全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高峰论坛,2017.

[6] 朱旭峰.中国思想库:政策过程中的影响力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7] 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智库研究中心.2016年中国智库报告——影响力排名与政策建议[EB/OL].[2018-03-25].http://www.pjzgzk.org.cn/upload/file/20170315/20170315130433_923.pdf.

[8]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中华智库影响力报告(2017)[EB/OL].[ 2018-03-25].http://www.sass.cn/101009/43745.aspx.

[9] 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联合课题组.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发展报告(2017)[EB/OL].[2018-03-25].光明智库app.

[10] 朱旭峰,赵静,韩万渠,等.中国智库大数据报告(2016)[EB/OL].[ 2018-03-25].http://www.sppm.tsinghua.edu.cn/xwzx/gzdt/26efe48962b8cdd30162d25eb578000f.html.

[11] 浙江大学信息资源分析与应用研究中心.全球智库排行评价报告(2016)[EB/OL].[ 2018-03-25].https://lib.zju.edu.cn/thinktank/.

[12] MICHAEL D.Think tank spectrum 2012:Range of debate narrows as the status quo holds[EB/OL].[2018-01-15].http://fair.org/extra-online-articles/.

[13] 唐纳德·E·埃布尔森.智库能发挥作用吗——公共政策研究机构影响力之评估[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

[14] ADAM S P.Think tank:Who’s hot[J].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Magazine,2002(Fall):8-11,54-59.

[15] SUSANNE T.Think tank:Who’s hot[J].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Magazine,2005(Summer):10-15,39-47.

[16] 安德鲁·里奇.智库、公共政策和专家治策的政治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

[17] KATHLEEN M,GREGORY M.Think tank and the Web:measuring visibility and influence[J].Canadian Public Policy,2009,35(2):219-236.

[18] RAYMOND J S,SAMUEL R H.What makes a successful policy research organization in transition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J].Nonprofit Policy Forum,2011,2(1):1-32.

[19] PETER T L,MATT E R,CLAUDIA R W.Think tank[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12(40):62-77.

[20] JULIA C,DAVID R.Measuring think tank performance:an index of public profile[EB/OL].[2018-05-31].https://www.cgdev.org/publication/measuring-think-tank-performance-index-public-profile.

[21] ALAN G,ANNA D,NABIL H,LAUREN P.Measuring think tank performance:updated with 2014 data[EB/OL].[2018-05-31].https://www.cgdev.org/publication/ft/measuring-think-tank-performance-updated-2014-data.

[22] IVN M I,DAVID S A G.Visibility and Activity:foreign affairs think tanks in the United Kingdom[J/OL].Political Perspectives,2013,7(1),46-74.https://ore.exeter.ac.uk/repository/bitstream/handle/10871/16602/4-Medina-Guttormsen_AcceptedArticle_PoliticalPerspectivesSI_20121.pdf?sequence=2&isAllowed=y.

[23] ALLOISIO I,FARNIA L,KHOROSHILTSEVA M.The 2013 ICCG climate think tank ranking[EB/OL].[2018-05-31].http://www.thinktankmap.org/FilePagineStatiche/Documents/ICCG_2013_Think_Tank_Award_Final.pdf.

[24] FARNIA L,PATSYUK Y.2016 ICCG climate think tank ranking[EB/OL].[2018-05-31].http://www.thinktankmap.org/FilePagineStatiche/Documents/ICCG_2016_Think_Tank_Award.pdf.

[25] 朱敏,房俊民.智库评价研究进展及我国智库评价建设[J].情报杂志,2017,36(8):33-38,46.

[26] 刘登,赵超阳,魏俊峰,等.新型智库评估理论及评估框架体系研究[J].智库理论与实践,2016,1(5):10-17.

[27] 唐果媛.中美三份智库评价报告的比较分析[J].智库理论与实践,2016,1(2):88-96.

[28] 胡潇文.西方智库理论研究现状评析[J].学术论坛,2017(2):48-55.

[29] 朱旭峰.“思想库”研究:西方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17(1):60-69.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ink Tanks Evaluation Methods

Abstract : [Purpose/significance]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ink tanks is an important focus in China,to some extent,the evaluation of think tanks can lead the development of them.So,improving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think tanks can further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think tanks.[Method/process] Investigate the existing evaluation methods of think tanks,and summarize the evaluation process,then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think tanks evaluation methods within the process.[Result/conclusion] In China,the process of think tank evaluation report is defining the appraise object,the construction principle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evaluation method,evaluation index system,evaluation subjects and the results.The evaluation process of other country is similar to that in China and also has its own character.Finally,compare the common and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s during the think tank evaluation process.Give a brief summary of the evaluation advantages and defect in China.

Keywords : abroad;think tank;evaluation method;comparative analysis

DOI: 10.16353/j.cnki.1000-7490.2019.04.028

*本文为中国科学院“情报和期刊出版领域引进优秀人才计划”择优支持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传播字[2014]10号。

作者简介: 雷佳丽 (ORCID:0000-0002-4232-2011),女,1993年生,硕士生。研究方向:情报理论与方法。郑军卫 (ORCID:0000-0001-7390-5757,通讯作者),男,1973年生,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情报理论与方法。

作者贡献声明:雷佳丽 ,材料收集与撰写论文。郑军卫 ,提出论文思路,论文审阅与修改。

录用日期: 2018-11-16

标签:;  ;  ;  ;  ;  ;  

国内外智库评价方法比较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