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疼痛护理对提升宫颈癌患者术期睡眠质量的效果论文_张青玉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300190

摘要:目的:分析疼痛护理应用于宫颈癌患者术期护理中对其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份—2015年12月份的期间内,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76例,随机分为A、B两个小组,各组38例,给予A组患者常规护理,B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再给予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之后,B组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疼痛护理应用于宫颈癌患者术期的临床护理中效果显著,具有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的作用,具有在临床上的继续推广与应用的目的。

关键词:疼能护理;宫颈癌患者;睡眠质量

宫颈癌是妇科临床的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多发于20—50岁之间的女性群体,是我国女性生殖系统发病率最高的一种恶性肿瘤,对广大女性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严重的威胁。当前,临床上主要采取手术、放疗以及化疗等结合治疗为主,但疾病与治疗均会让患者感到无法忍受的疼痛,容易致使用患者出现恐惧和焦虑等不良情绪,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睡眠质量[1]。本文主要就疼痛护理在宫颈癌患者术期护理中应用对其睡眠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作如下报告: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4年12月份—2015年12月份的期间内,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76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组38例,A组患者最小年龄为25岁,最大年龄为60岁,平均年龄为(29.6±3.1)岁,其中初中以上学历者20例,初中以下学历18例,给予A组常规护理。B组患者最小年龄为26岁,最大年龄为59岁,年龄平均是(30.2±2.9)岁;其中初中以上学历者28例,初中以下学历者10例。2组患者接受诊断后均已确诊,同时观察2组资料,再予以客观对照,发现其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A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包括:

(1)心理指导

主动与病人谈心,关心爱护,鼓励开导病人,设法提高病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充分调动病人家属、亲人的一切积极因素,要求其配合、协助医护人员,在探视时间多看望慰问病人,表现比过去更照顾、体贴病人,使病人自我感觉并不孤独,仍生活在幸福温暖之中,变别人的关心为自己的动力,从而挖掘自身潜力,抵御疾病。指导病人自我调节情绪,分散注意力,与同室病友多交谈,起到互相鼓励、劝慰作用。耐心倾听病人倾诉内心的悲哀,并举出类似病人健康存活的例子开导、说服病人,以解除病人的思想包袱。

(2)用药指导

对于晚期癌、癌复发者、不能手术切除或年轻早期患者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均可考虑孕激素治疗。一般用药剂量要大,如醋酸甲孕酮200~400mg/日,已酸孕酮500mg/日,至少10~12周才能初步评价有无效果。在治疗过程中需注意观察副反应,一般副反应轻,可引起水钠潴留,出现浮肿,药物性肝炎。应告诉病人停药后会逐步好转。

化疗药物治疗护理 按化疗常规护理,常用于晚期不能手术、放疗或治疗后复发的病例。常用药有5FU、CTX、MBC等。

中药治疗护理让患者坚持服药,不要中断。

(3)饮食指导

补充B-胡萝卜素。B-胡萝卜素在体内会转化为维生素A,有助于保护免疫系统免受自由基分子的攻击,并具有明显的免疫增强作用。含维生素A多的动物性食物是:动物的肝脏和鸡蛋等。含B-胡萝卜素丰富的植物性食物是:菠菜、油菜、苋菜、莴苣叶和南瓜等。

补充维生素C的摄入。维生素C有十几种增强免疫的作用,包括对抗体的产生、促进免疫细胞的成熟速度等。另外,维生素C也与宫颈癌发病率有关,有关资料调查表明,维生素C摄入量增加时,子宫颈癌危险降低。含维生素C多的蔬菜是:菜花、白萝卜、土豆、小白菜、油菜等绿色蔬菜。

补充微量元素锌和硒。锌和硒对免疫细胞的产生和功能发挥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含微量元素锌和硒多的动物性食物是:牡蛎、鱼、瘦肉、动物内脏、蛋、牛肾、猪肾、虾等,蛋类中含锌最高。植物性原料中含锌和硒多的食物是:食用菌类、紫菜、芝麻、花生、小麦胚粉、坚果类等。

应多吃黄豆与其制品。如豆腐、豆浆、豆干,蔬菜类的芹菜、花椰菜、毛豆、甜豆等食物。植物性雌激素可抑制子宫颈腺癌与鳞状表皮细胞癌的生长,抑制细胞分裂,能有效地阻止癌细胞侵犯或转移。

(4)出院指导

出院前制定指导计划:保持阴道清洁,教会病人阴道冲洗的方法、适宜的冲洗液温度、冲洗头放入阴道的深度,转动冲洗头冲洗;合理饮食,注意营养;避免重体力劳动,适当休息;性生活指导,保持生存质量;定期随访。

B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再给予疼痛护理,方法如下:(1)健康教育,护理人员的需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并让患者和家属充分了解术期内需要注意的各类事项;(2)心理疏导护理,患者入院之后,护理人员需及时和患者交流与沟通,对患者实际的心理状态进行合理的评估,若患者存在不良情绪,需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3)合理使用止痛药,护理人员应该全面撑握各种痛药物的正确用法和相关的注意事项,然后依据患者术期的疼痛情况进行合理用药,并且密切观测药物的止痛效果和是否发生不良反应;(4)疼痛护理,护理人员可以找一些患者比较感兴趣话题,和患者聊天,例如让患者观看其比较喜欢的电视节目,听患者感兴趣的音乐等,通过这种方式转移患注意力,让其于精神上可以充分放松,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1.3疗效评定

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的实际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经过护理,患者的疼痛感完全消失,睡眠质量恢复正常为显效;经治疗,患者的有轻微疼痛感,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为有效;经治疗,患者的疼痛感无任何改善,失眠严重为无效。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所选统计软件的版本是SPSS20.0,在统计文中计量数据时,选择( ±s)作代表;分析文中计数资料时,选择“X2”检验,同时计量资料选择“t”进行检验。给予2组入选对象各项数据客观对照,若其结果有差距,则选用(P<0.05)表示。

2.结果

治疗后,B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优于A组(P<0.05),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如表一所示:

表一 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比较(n/%)

3.讨论

疼痛感是机体受损伤组织自动修复时产生的一种生理和心理反应,疼痛的程度跟各人对于疼痛的敏感性有关[2]。因此,临床上常会出现一些因为患者不了解疼痛,而产生紧张、不安等不良情绪,刺激到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使用内分泌功能发生紊乱,不仅会降低患者对于疼痛的敏感性,还会造成患者失眠。宫颈癌患者由于癌症本身与手术,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患术后恢复以及正常生活造成影响,导致患者的生活与睡眠质量持续下降,让患者身心俱疲[3]。疼痛护理是一种安全、经济的临床护理方法,疼痛护理可以让患者的身心得到放松,缓解其肌肉紧张度,促使患者的自主神经恢复正常,使其从活动能向睡眠方向转换,进行诱导患者进入睡眠状态。并且于宫颈癌患者术期内实施疼痛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避免不发良对临床治疗的影响。此外,有效的疼痛护理措施还可以对患者的大脑皮质与网状结构功能进行的改善,调整其内分泌系统,减弱交感神经的活动能力,降低儿茶酚胺的水下半,具有显著的镇静和镇痛作用[4]。

本次研究显示,护理后,B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显著优于A组(P<0.05)。由此可见,疼痛护理在宫颈癌患术期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与预后效果,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黄辉英,潘秋娣,谭淑明,等.疼痛护理对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睡眠质量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3,07:126-127.

[2]申屠君亚,应红玉.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康复的临床效果[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89-94.

[3]李玉萍.围术期整体护理干预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0:68-70+78.

[4]常宁.疼痛护理对改善宫颈癌患者术期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2,30:60.

论文作者:张青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8

标签:;  ;  ;  ;  ;  ;  ;  ;  

研究疼痛护理对提升宫颈癌患者术期睡眠质量的效果论文_张青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