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中化学之中的实验教学开展策略论文_杜亚雷

探究高中化学之中的实验教学开展策略论文_杜亚雷

四川省绵阳中学实验学校 杜亚雷

摘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之中将实验教学有效的开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化学观,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达到良好的化学实验效果。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教学方法;开展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实验素养

化学实验往往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高中化学教师应当有责任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为学生埋下实验忧患意识的种子,并学会随时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为其将来安全高效的进行各种实验打下良好基础。例如,在学习制作各种密度气体的时候教师应该及时为学生普及“哪些气体有毒”、“哪些气体密度比空气轻”等知识对学生做好安全教育,让学生在了解这些气体的基础下,学会怎样防范这些有毒气体,增强化学学科的实用性。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普及“绿色环保”等知识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让学生明白这些有毒气体应该“如何排除”、“如何用其他液体等进行吸收”等道理,进而丰富学生的学科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化学已经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我们为跟紧时代发展潮流需要学习的必不可少的学科之一。

二、采取多种实验教学方法

虽然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不同于课堂理论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师单纯课堂内容讲解的比例,但许多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时依然墨守成规,延续以往的讲授方法,将实验步骤与原理直接讲授给学生,严重忽视了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这一环节,致使化学实验成为摆设,并不能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及时改革实验教学方式,与时俱进,以新课程改革标准为依据,在选择教学方式时更多地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在化学实验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化学实验的积极性。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时要注意与学生的互动,教师不能忽视学生,完全自说自演,要从不同方面寻找切入点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化学实验。在进行自由实验时教师也不能将实验完全放给学生,要及时地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保证学生化学实验的安全与效率。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分工进行实验的方法,这样既能保证每一位学生的实验参与度,又能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优势,增强学生间的合作意识,在提高化学实验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采用讲故事的方法

在高中的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可以以讲故事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化学教师,在平时我们可以多积累些关于化学实验的故事,这样,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将其引用,从而唤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例如,在学习卤素的相关制作实验时,我们就可以讲述科学家们为发现与制取卤素的一些小故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诺贝尔为了将炸药制取出来差点就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而居里夫妇俩更是不辞辛苦的在一个破旧的棚子里奋战几年,最终得到了一百毫克的氯化镭。通过这些故事,用科学们不畏辛苦的执着的科学精神,鼓励学生向科学家们学习,科学探究化学实验。

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实验操作技能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的学生属于高分低能,理论分数非常高,但考查实验时手忙脚乱,不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以至于观察不到应有的现象,甚至由于错误操作损坏仪器,乃至发生危险.加强实验训练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必须做好三方面工作:①基本仪器的使用,了解仪器的使用范围、性质;②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包括仪器连接、布局合理,便于观察,操作准确等,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严格把关;③给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将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通过多渠道培养其实践能力.对一些典型的实验加以拓展,引导学生探究反应的中间产物,进而探究反应机理,这也是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好素材。

五、多媒体设备的辅助教学

化学知识还有一部分是肉眼不可见的,它是通过原子、离子等微小颗粒进行反应,从而实现质的变化,想要揭露这样奇妙的化学世界,多媒体技术的引用是很有必要的。多媒体技术与传统课堂的结合是顺应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的大势所趋,掌握多媒体技术也是当代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当我们在进行完实验将知识回归于书本时,可能有些实验还不能让学生达到完全理解的程度,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在实验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化学概念进行进一步丰富与完善。例如,当在学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时,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仅仅只能感受到电离产生的气体或产生的物质使溶液变色等个别现象,以此从侧面推得化学实验的进程。这些微小粒子究竟是怎样进行反应的?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可能还不能理解,这时候就需要引入多媒体教学技术丰富拓展我们的实验课堂。通过多媒体技术提供的视频、图片等生动形象的展示平台为学生进行更好的化学知识教育,让学生的思维由抽象变为具体进而充实化学实验课堂。

六、生活化地实验教学

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应当回归生活,我们接触的每一种物质都是化学物质,我们的生活中也时时刻刻在发生化学反应。课堂的教学时间十分有限,教师一定要利用好生活这个大实验室,鼓励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化学反应与化学现象,并能对此作出科学的解释,且能够利用身边的物质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例如生活中常见的漂白粉,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次氯酸钙能够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产生次氯酸,次氯酸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够氧化某些有色物质,从而实现漂白;再如自热饭盒,防火布等等都是利用化学知识;可以通过白糖和浓硫酸的简单实验,来验证浓硫酸的脱水性;再如铁生锈的实验,此实验的操作条件较为简单,教师可让学生自行利用生活的器具,设置好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实验原理。

参考文献

【1】史志龙.探析多媒体在高中化学演示实验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

【2】万纾.解析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J].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2016,23(8):74

论文作者:杜亚雷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探究高中化学之中的实验教学开展策略论文_杜亚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