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院袋装中药汤剂服用的体会论文_刘丹,王宝柱,张丹

浅谈医院袋装中药汤剂服用的体会论文_刘丹,王宝柱,张丹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116000

摘要:目的 给予医院袋装中药汤剂的足够重视与关注,在患者中普及袋装中药汤剂知识。方法 通过论述袋装中药汤剂的概念、保存方法、服药时间及注意事项、服药禁忌,阐明普及袋装中药汤剂知识的重要性。结果与结论 宣传袋装中药汤剂保存知识,以确保汤剂的质量和临床疗效。

关键词:袋装中药;保存;注意事项

1、袋装中药汤剂的概念

煎煮法是将药材加水将煮取汁的方法。该法是最早使用的一种简易浸出方法,至今仍是制备浸出制剂最常用的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中药的煎煮也随之发展,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把煎煮好的中药放到袋中塑封起来,方便保存及饮用。

2、医院袋装中药的保存方法

各家医院及药店在真空密封包装袋上提示的药液保存时间不近相同,有关袋装汤剂的保存时效说法不一。曾经有这样的研究,将不同方剂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存放,通过观察药汁的变质程度,分别记录臭气、混浊、生霉及酸度等测定项目。结果发现,温度越高药液变质越快,在气温较高的季节里,室温在25℃以上,一般汤剂保存不超过两天,如果冷藏,则一般保存7天不会有变质现象。另外不同方剂即使在同意条件下,变质程度差异也较大,若药液内淀粉、蛋白质、糖类等成分含量较多,则变质更快[1]。

2.1传统方法煎煮的药液存放时间一般不超过24个小时,袋装中药汤剂亦不宜保存时间过长,一般认为袋装中药汤剂夏季可保存3~5天。

2.2若发现涨袋或药液腐败发馊变质,应废弃不用。

2.3袋装中药冷置保存会更加安全可靠,于0~5℃冰箱中一般可保存7~14天,最好不要超过7天。

3、医院袋装中药服药期间及注意事项

由于中药的有效成分非常复杂,所以需根据病情及病情的不同部位和药物的性质而调节服药时间及注意事项。在服药期间,不宜吃与药物性味相反或影响治疗的食 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服药时一般宜少食豆类、肉类、生冷 及其他不易消化的食物。总之,服药和用药期间的忌口,与 治疗进程是密切关系的[2]。

3.1一般解表及滋补药宜温服;实热症、躁狂不安者,药则冷服。

3.2 病在胸隔以上者,作用于上焦的药,宜饭后服药;发汗药也宜饭后服用,以防出汗过多而引起虚脱,服用发汗解表药后,还要注意避风保温,使全身微微发汗,才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

3.3病在心腹以下的疾病宜在饭前服药。

3.4 补养药宜饭前空腹服用,有利于药物吸收。

3.5泻药及驱虫药须空腹服用;早晨发病的五更泻,宜在晚间服药。

3.6 一般药物均适合于饭前及饭后2小时服用;对于有些人眼药后而呕吐的,可在药液中加少许姜汁,或用鲜姜擦一擦病人舌头后再服药就能够防止呕吐。

4、医院袋装中药服药禁忌

医对服药的饮食禁忌是十分讲究的,俗称忌口。忌与不忌,禁与不禁在治 疗效果上有显然差异。由于治疗疾病的需要,在服药期间 应禁生冷、油腻、辛辣、腥臭等刺激性食物,否则会引起 消化不良,胃肠刺激或助热、助升散等不良反应。如寒性病不宜生冷,热性病不宜食辛辣、油腻,疮疡及皮肤病患忌食鱼、虾、蟹等腥膻之物。古代药学文献有:“服人参、鹿茸忌食萝葡,服鳖甲忌食苋菜,服常山忌葱,茯苓忌醋、地黄、何首乌忌葱、蒜、萝卜,蜜反生葱”等记载,现代临床也应引起重视。总之,忌口可发挥药物的治疗性能,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中国历史悠久,中医更是博大精深,医护人员应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提高患者对袋装汤药的认识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袋装中药汤剂基本知识方面的宣传教育,使患者能够正确认识中药的毒性、服用方法、保存方法、饮食禁忌等基本知识,提高患者正确用药的意识,改变不正确的服药行为,更好地发挥袋装中药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袋装熬好中药的储存方,医药卫生2014.7.14

[2]王华 .社区居民中药汤剂煎煮基本知识的调查与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38(6):222-223.

论文作者:刘丹,王宝柱,张丹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7

标签:;  ;  ;  ;  ;  ;  ;  ;  

浅谈医院袋装中药汤剂服用的体会论文_刘丹,王宝柱,张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