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化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论文_盛利菊

基层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化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论文_盛利菊

盛利菊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中心医院;浙江嘉兴 314000)

摘要:医疗设备无菌性的破坏可能导致细菌和病毒等病原体(包括多重耐药相关病原体)的传播。由于必须对可重复使用的(尤其是昂贵的)医疗器械进行再处理,因此对清洗、消毒和灭菌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消毒供应中心由分散式向集中化转变,在确保可重复使用医疗设备在保证质量的环境下消毒并交付给医院的不同科室使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总结本文作者所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化管理以来所发现的问题及相关的解决方案,以便相关医疗人士了解集中化管理在确保医院内消毒安全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与其运作中的经验。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化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诊断和感染控制应用中,需要对多种材料进行灭菌,它向病房、手术室、移植病房和门诊部提供消毒材料[1]。消毒供应中心由分散式向集中化转变,将人力、物力与财力进行最大化整合和配置,将得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高效的有益转化。现汇报我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化管理现状及所遇到的问题和思考。

1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基础设施

物理基础设施由几个独立的工作区组成,包括一个污物处置间、一个器械包装间、一个敷料打包间和一个无菌存储间。使消毒供应中心顺利运转至关重要的设备及配件包括水处理系统、自动清洗消毒机、超声波清洗机、煮沸机、干燥柜、高压水枪、高压气枪、包装工作台、封口机、蒸汽灭菌锅、等离子体灭菌器以及条形码系统。工作流程是单向的,经过适当的消毒灭菌处理后,需要消毒的器械由污物区(去污室)移至半洁净区(准备区)至洁净区(无菌间)。灭菌的材料包括敷料、手术器械等设备。使用的灭菌器取决于被灭菌物品的性质,各灭菌器的质量控制过程因灭菌器的性质而异。

2我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化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思考

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化管理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集中化消毒工作是面向社会、面向医院多个科室、不同材质与性能的消毒材料,存在着技术和管理等多个层面的难点。良好的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化运作是以全院各相关科室积极、共同参与和配合为前提,在科学的管理规范下,人员专业、负责和高效地完成灭菌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

2.1提高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感染控制系统中一个易被忽视却发挥重要作用的领域[2]。精良的有形基础设施和设备对消毒供应中心的顺利运转至关重要;除此之外,征聘和保留能够有效运作该系统的、具有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力资源同样重要。每一位技术人员都应该知道感染控制的重要性,并充分了解他们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通过讲座形式的培训学习,使员工意识到确保消毒供应中心的有效运作对任何医院预防感染都是至关重要的;提高其工作价值感与认同感,充分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

2.2加强不同科室之间的合作与反馈

将相关科室的相关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与分配,并不意味着这是一个独立完成的过程,而是需要各单位、医院各部门人员的参与和相互协调。如果遇到问题互相推诿、相关交接人员不配合或是不信任,将大大降低工作效率。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集中化管理的初期,各部门之间也存在着上文所述问题,例如回收的器械出现遗失时,不同科室负责人员沟通不佳,最终导致器械使用周转率不高。针对这一问题,我院通过下面的方法进行解决实际问题:首先,召开全区、全院相关部门学习研讨会及相关的小型讲座,从理论上宣传集中化管理的优势,阐明如何更好地运行集中化管理,学习沟通、合作技巧等从多方面提高员工业务水平与人文素养;其次,完善集中化管理制度,如召回程序、封闭式回收流程及发放包件规范等;此外,完善具体流程的实施,如专人专项责任制、定期培训与绩效考核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加强不同科室之间的合作与反馈,还可以通过改进消毒方法,引进新技术,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服务。长期以来,通过在医院环境中暴露获得包含多重耐药生物的微生物一直被认为是感染的主要来源。医院获取仍然是传播这些感染的最重要手段。通过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化处理物资,抑制耐药病原体在医院内环境传播,对维持抗菌治疗的效用至关重要。消毒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等人为因素,以及房间表面的可达性等。季铵盐和漂白剂是标准清洁中最常用的方式,但新技术使对这些试剂的唯一依赖受到了质疑。更多的证据表明,采用非接触方式,如紫外线和过氧化氢蒸气进行清洁,可使已知藏有重要病原体的病房表面得到更彻底的消毒,并最终可降低感染率。使用紫外线方式消毒的研究表明其可有效减少医院获得性耐多药生物,同时降低不同细菌感染的发生率[3]。这些补充清洁策略可能是阻止相关病原体传播的关键步骤。通过不同科室之间的协作与反馈,观察不同材质的材料经过不同的消毒方法灭菌后的效果与对感染率的影响,进而筛选与开发出能获得最大满意度的方式,保证了最佳的灭菌效果,能为医院带来长久的获益。

2.3对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满意的质量控制

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化管理能否顺利高效运转,取决于能否建立科学完整的管理制度;其中质量控制规范的实行,是重中之重。满意的质量控制可以保证可靠的消毒效果。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实行集中化以来,严格遵守制定的质量控制规范。例如限制无菌区域内的人员往来;要求人员从有菌区转移到洁净区,需更换防护衣服;对所有人员,特别是在去污区工作的人员,必须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技术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试用期考核后才能独立上岗,需熟知不同种类灭菌器、灭菌方式的工作原理与操作,以便正确清洗、消毒和渗透灭菌剂。应用合理、有效的指标监测和检验灭菌质量。

2.4建立电子化信息追溯系统

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化管理后,所涉及的日常工作变得更加繁杂;那么,建立电子化信息追溯系统对工作流程进行实时监控与记录,将大大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效率与质量[4]。例如,为减少过期物品数量,采取先进先出制度,对每一件灭菌物品使用电子条形码在数据库中予以记录,通过对过期物品、湿包、灭菌质量不合格的物品进行信息跟踪并召回。在我院,经高压灭菌的布类保质期为7天,无纺布保质期为1个月,纸塑包装保质期为6个月,经等离子体灭菌器灭菌的包件保质期为3个月。将经不同方式灭菌处理后的包件在数据库中记录其对应的具体灭菌时间及失效时间,可实时查询包裹使用情况与剩余存量,实现了无纸化信息管理,节约了医院的人力资源,有效杜绝了过期包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3结束语

长期以来,医院环境暴露一直被认为是耐多药生物传播和不同类型感染发生的关键因素。阻止这些微生物的传播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涉及改变整个卫生保健领域的复杂系统。有效预防感染与抗菌药物管理需要结合起来。而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化管理加强了医院整体环境的清洁,使医院成为病原微生物传播的终点,对患者的诊治及控制医院内感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晓春, 李丽华, 姚洪娟. 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的实施与效果评价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14): 3472-3.

[2]刘淑敏. 消毒供应工作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的地位与作用 [J]. 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3(28): 293.

[3]林洪亮, 栾小静, 马晓宁.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株检测分布及紫外线照射对其灭菌效果的分析 [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9, 29(11): 1384-5+98.

[4]徐钧平. 信息化管理在消毒供应科的应用体会 [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 2(47): 195-6.

论文作者:盛利菊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8月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  ;  ;  ;  ;  ;  ;  ;  

基层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化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论文_盛利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