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绿色施工是我国未来基础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绿色施工的概念和内涵意义,重点从节能降耗和当前取得的成果分析了当前我国绿色施工的发展现状,并且从环保意识、施工成本、施工技术、管理模式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剖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应我国绿色施工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工程建设;绿色施工;现状及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都达到了历史前所未有的水平,城市化的进程大大的增加了我国的建设数量,大量工程建设提高了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率和增加人民的人均财富,但是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例如水土大气污染,能源消耗过重等,建筑业是否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和可持续性[1]。工程的建设对周围环境有突发性、集中学和持续性影响[2-4]。未来绿色建设施工将是我国建筑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1绿色施工概念浅析
1.1绿色施工定义
2005年1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施工导则》定义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5]。
1.2绿色施工的内涵
绿色施工是在施工过程中更加安全、环保、节俭、文明和优质高效的建设。通过合理安排和设计减少过程建设对场地及周围环境的破坏,防止对大气污染、河流污染、土壤污染、光污染和噪音污染等。积极在施工过程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的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在设计和施工中选择绿色无污染的建筑材料[6]。
2我国绿色施工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2.1我国绿色施工的发展进展
2.1.1绿色施工的核心“节能降耗”
我国从2005年提出绿色施工开始,一直倡导开发绿色建设要以“节能降耗”为衡量标尺和指导方向,第一,主要开设了节能推进机构——省市级墙改办,对墙体未来节能建设齐了促进和推动作用;第二,起草并颁布了绿色施工的相关法律和相关规范:具体有《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相关法律和规范,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和技术规范指导意见;第三,相关部门已经启动了将建筑物绿色节能纳入到工程评价体系中,对未来工程的建设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带头作用;第四,积极进行国际合作,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绿色施工技术,引进先进的技术和法律措施,提高我国绿色施工水平和评价管理体系。
2.1.2推进绿色施工的成果
我国从绿色施工提起到现在发展过程只拿过已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第一,绿色施工理念已经开始深入人心,在政府机关单位的倡导下,许多科研、建设、设计和施工等单位都意识到其重要性,各个央企、国企等大型建筑施工单位已经开始着手将绿色施工作为其技术规范和标准之一;第二,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引导下,相关施工规范、技术标准和政策研究已经开始展开,并对部分示范工程提出表扬,为未来绿色施工起到了带动作用。第三《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已开始颁布,对未来绿色施工评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2我国绿色施工存在的问题
2.2.1绿色施工尚未深入人心
目前,我国公民的环保意识还是比较薄弱,由于过去快速的发展,从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对于绿色环境的保护意识不强,环保意识和绿色施工理念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绿色施工意识的加强和环保理念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我国当前的现状是政府和相关学者对建设带来的环境问题较多关注,而建设、设计、施工和监理等相关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对利益追求的原因,且一线工作人员普遍学历较低,他们对能源资源节约集约和环境保护等不重视,对施工过程中的能源大量消耗,施工导致的噪音、水土污染等都不太重视[7]。最后我国广大居民环保意识的欠缺,尤其是农村居民,基本不理解环保对未来生产生活的作用,绿色施工推广和教育还不够全面深刻。
2.2.2利益驱动导致绿色施工难以执行
由于无论建设方还是施工方等单位,都是属于追求利益的企业行为,绿色施工一旦实施,将导致工程材料选择、成本高,施工技术要求高,过去技术和施工仪器受限,导致投入时间和资金成本增加,进而建设方和施工方对绿色施工热情减少,市场推广率低。政府应该积极参与解决这种矛盾,利用政策导向或施工补贴等形式对绿色施工倡导,其次应增加非传统施工中的污染费、税费等,提高非绿色施工的成本,引导企业走向绿色施工的轨道上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3施工技术水平和管理机制落后
由于工程建设具有土地依附、材料加工、技术移植和劳动密集性等特征[8],每次新的技术更新、设备升级都对施工工艺有较大的影响,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建筑施工的技术水平是依赖于这些技术的升级等,同时我国施工管理机制落后,施工人员整体受教育水平较低,再学习能力弱,对绿色施工的真正实施上有较多的障碍,无法利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来执行,一旦实施绿色施工,必然导致施工成本增加,增加企业成本,进而绿色施工的常态化实施难度增大。
2.2.4国内施工管理模式的制约性
现在国外比较常见的施工模式为“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这种模式最大程度上实行了整个纵向施工流程系统统筹管理和各项资源的优化,这种模式更容易让绿色施工渗透到施工的横纵向各个环节中,但是当前国内施工过程中,更容易将整个工程建设肢解为单个流程和环节,一旦实施绿色施工,各个流程中的难以妥善衔接,且承包商收到各个方面的制约较多,根据施工进行调整难度大,会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利益重新分配,协调难度大、成本高。难以将整个施工过程优化组合,制约绿色施工的施行。
2.2.5相关评价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完善“文明施工”的评价体系和管理,由于我国传统施工模式较为成熟,绿色施工的实施时间较短和经验尚浅,关于工程对环境的影响,绿色施工的实施,还是缺少较为成熟的管理和评价体系,缺乏统一的标准来衡量绿色施工的水平。尽管现在我国已经颁布《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规范,但是由于《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主要是针对奥运会场馆建设的独立评价体系,具有独立性,而不具有普适性。其次由于我国绿色施工经验不够丰富,所以尽管有《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这样的规范,但是规范不够详细,还不能成为较为健全的独立评价体系。
3我国绿色施工的未来发展建议
绿色建筑施工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有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和日本,较为成熟的评价体系有LEED(USGBC),评估内容包括:可持续建筑选址、水资源利用率、资源能源、大气、建筑物室内环境质量等[9]。
我国引进绿色施工概念时间较短,起步迟,我国虽然是资源大国,也是人口大国,导致人均资源匮乏,且各个地区发展不平衡,所以在我国实施绿色施工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做到因地制宜。总结上述2.2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合我国未来绿色施工的建设性建议。如下:
1)提高全民绿色施工意识。首先对绿色施工进行全民宣传,对工程的建设着和设计施工等实际参与者进行绿色施工教育,强调其重要性,让绿色施工的必要性深入人心;其次政府应该建设一些示范性国企,主导开发建设一批绿色施工项目,对其进行政策导向。
2)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绿色施工发展的相关规范和评价体系。首先尽管我国建设部已颁布部分绿色施工相关规范,但是我国各个地区的条件不同,建议未来我国各省市各地区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颁布适应自己发展的施工标准规范;其次建设施工将涉及到设计、材料、施工技术、管理等各个方面,需要各个方面精诚合作,在政府的统一主导下建立相应的规范。
3)积极学习发达国家的绿色施工管理和工程技艺,并引入适合我国国情的一些先进技术和相关技术规范。
参考文献:
[1]胡勤.绿色施工:建筑业实践科学发展观[J].建筑经济,2006,(02):19-23.
[2]刘洪峰,廖小烽.谈绿色施工[J].基建优化,2005,(06):27-28.
[3]张利,田宝华,肖正直.建筑施工中的施工污染环境问题与防治措施[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03):127-130.
[4]牛跃林,骆凤平,吴强,李月生.浅谈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污染与防治措施[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6,(03):268-270+283.
[5]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施工导则[S].2007.
[6]仇保兴.建立五大创新体系 促进绿色建筑发展[J].建筑学报,2006,(08):5-7.
[7]倪泽刚.推进我国工程建设绿色施工的探讨[J].内江科技,2007,(03):62.
[8]张立山,孟德光,朱天志,董艳英.影响我国绿色施工发展的原因及策略(综述)[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03):77-80.
[9]张希黔,林琳,王军.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现状及展望[J].施工技术,2011,(08):1-7.
论文作者:叶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我国论文; 建筑论文; 评价体系论文; 未来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工程论文; 成本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