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穴位按摩护理的效果研究论文_, 何伦婧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穴位按摩护理的效果研究论文_, 何伦婧

【摘要】:目的:探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穴位按摩护理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应用双色球分组法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穴位按摩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疼痛频率及疼痛程度评分。结果:两组护理后的疼痛频率评分及疼痛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的疼痛频率评分及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开展穴位按摩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发作频率及严重程度,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穴位按摩;护理

前言: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主要是指带状疱疹愈合后持续时长大于1个月的疼痛综合征,其作为带状疱疹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可致使患者出现阵发性电击痛、烧灼痛等疼痛表现,进而可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日常生活均带来较大的不良影响[1]。相关研究报道指出,中医护理干预可有助于改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机体疼痛情况[2]。为进一步验证上述护理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了穴位按摩护理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将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择为研究对象,应用双色球分组法将患者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有男18例,女12例,年龄为47~81岁,平均年龄为(63.8±6.2)岁;其中,疼痛部位位于三叉神经的患者有4例,位于肋间的患者有16例,位于腰骶部的患者有10例。观察组中,有男15例,女15例,年龄为49~82岁,平均年龄为(64.1±6.3)岁;其中,疼痛部位位于三叉神经的患者有5例,位于肋间的患者有14例,位于腰骶部的患者有11例。两组的基础资料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1)病情符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相关诊断指标;(2)患者可主动配合开展护理干预。排除标准:(1)合并患有严重的精神障碍疾病;(2)合并存在认知功能受损表现;(3)中途无法继续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护理内容包括用药指导、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等。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穴位按摩护理干预,具体的护理内容如下:(1)护理人员应在护理干预前,向患者详细说明穴位按摩的实施目的及操作流程,从而有效提升患者的认知水平及护理配合度。(2)穴位按摩开始前,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疼痛区神经节具体位置为其进行定位取穴;若疼痛部位位于三叉神经处,则取颈部夹脊穴;若疼痛部位位于肋间部,则取胸背部夹脊穴;若疼痛部位位于腰骶部,则取腰骶部夹脊穴。定位取穴完毕后,则可对患者的穴位处皮肤进行清洁消毒处理,之后分别采用补、泻、调、按手法为患者进行穴位按摩,按摩力度应根据患者的具体耐受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以患者可感受到酸胀感为宜,10min/次,2次/d。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疼痛频率及疼痛程度评分。其中,疼痛频率的评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0分:无疼痛表现;(2)1分:偶尔出现;(3)2分:经常出现;(4)3分:持续出现;(5)4分:长时间出现,且疼痛缓解时间较少。疼痛程度的评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0分:无疼痛表现;(2)1分:轻度疼痛;(3)2分:普通疼痛;(4)3分:中度疼痛;(5)4分:重度疼痛。

1.4 统计学

文中计量(t检验)资料用SPSS20.0软件处理,P<0.05表示对比数据差异显著。

2 结果

护理前,对照组30例患者的疼痛频率评分为(2.6±0.6)分,其疼痛程度评分为(3.2±0.4)分;观察组30例患者的疼痛频率评分为(2.5±0.7)分,其疼痛程度评分为(3.1±0.5)分。

护理后,对照组30例患者的疼痛频率评分为(1.8±0.3)分,其疼痛程度评分为(1.9±0.5)分;观察组30例患者的疼痛频率评分为(0.5±0.1)分,其疼痛程度评分为(0.4±0.1)分。

两组护理前的疼痛频率评分及疼痛程度评分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的疼痛频率评分及疼痛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的疼痛频率评分及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一种由病毒侵犯脊髓后根神经节所引起的神经受损表现,疼痛为该病患者的典型症状,因此,如何有效缓解患者的机体疼痛表现是该病的临床干预重点[3]。近年来,随着现代中医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医护理干预现已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得到了有效应用,穴位按摩护理作为中医护理中的主要护理内容之一,其可通过于机体特定穴位处进行有效刺激干预,进而起到活血化瘀、疏经通络之功效,同时可显著缓解机体疼痛表现,提 升临床疗效[4]。

本次研究为观察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了穴位按摩护理干预,进而发现,护理后,两组的疼痛频率评分及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的疼痛频率评分及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进而说明,穴位按摩护理可有助于改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机体疼痛频率及疼痛程度,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总而言之,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开展穴位按摩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机体疼痛感,降低疼痛发生频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赵畅,郑林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护理对策分析[J].天津中医药,2018,35(10):753-755.

[2]李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J].皮肤病与性病,2019,41(6):911-912.

[3]陈花,洪小萍.中医护理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康复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33):112-113.

[4]康成荫.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综合护理干预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2):140-142.

论文作者:, 何伦婧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20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0

标签:;  ;  ;  ;  ;  ;  ;  ;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穴位按摩护理的效果研究论文_, 何伦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