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思考与探索论文_杨晓桦

新形势下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思考与探索论文_杨晓桦

(平果供电公司 广西平果 531499)

摘要:电力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经济、安全的电力供应的基本使命。面对电力工业领域中新技术、新革命的浪潮,电力安全问题面临着新的挑战。由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形势下我国电力安全生产的现状,其次阐述了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措施,旨在为电力企业减少和降低电力安全生产事故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形势; 电力安全生产; 管理

前言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电力的安全生产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但从总体来说,电力企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如:电力设备和电网的安全隐患多,安全环境不完善,安全受控难度大;可靠供电压力增大,大面积停电风险始终存在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电力市场改革的深入,电力企业的安全状态更加具有不确定性,而和谐社会建设对电力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适应形势的发展,提高电力安全管理水平,极大地减少或者杜绝安全事故,是摆在全体电力和科学研究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

1.新形势下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概述

1.1新形势下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

电力企业关乎国计民生,安全形势一直都比较严峻,但是电力企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扎实严细的作风,保持全国电力安全生产总体平稳的态势。

以2014年为例,我国电力生产及电力建设没有发生特大人身伤亡事故、没有发生特大设备事故、没有发生特大电网事故。

2014年,我国发生电力人身死亡事故48起,死亡106人,同比事故减少3起,死亡人数减少7人。其中:电力生产人身死亡事故13起,死亡17人,同比事故减少3起,死亡人数减少4人;电力建设人身死亡事故35起,死亡89人,同比事故起数相同,死亡人数减少3人。2014年重大人身死亡事故15起,死亡68人,同比事故增加1起,死亡人数增加2人。

据国家安监总局网站消息,2015年全国安全生产事故总量保持继续下降态势,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7.9%、2.8%。但是,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暴露出安全生产体制机制法制不完善、安全发展理念不牢固等问题。

1.2电力安全生产事故的特点

1)广泛性:由于电力生产的发、供、用电联系在一起,且同时完成,因此,电力生产的任一环节出现事故,都会影响到相关的环节和最终对客户的供电。影响涉及面很广,涉及到其他行业和社会。如供电企业的一条输电线路发生事故,可能会导致通信中断[1]。

2)连锁性:因为电力生产各环节,各单位紧密地联系在一个统一的系统之中,因此,局部故障可能会迅速地波及到全系统。在整个系统内发生连锁反应,产生一系列的事故和后果。3)多样性:电力生产事故的种类繁多,除其他行业可能存在的事故,在电力行业也存在外,还存在与自身特点有关的一些事故。电力生产是能源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参与或显现的能量形式有电能、磁能、热能、动能、机械能、化学能、核能等。因此,各种能量可能产生的异常传递,都可能导致各类相关事故的发生。

2.新形势下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安全生产基础薄弱

目前,企业安全管理尚处于以专业管理为中心的多元化管理阶段,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各自为战以及不规范、不闭环、不严、不细问题,制约着整体运作能力的提高。各专业管理部门对工作有安排布置,无督办考核;重制度、措施的制定,轻执行、检查落实;不能形成闭环管理,客观上衰减了执行力度。职能科室与班组之间信息渠道不畅,存在“跑冒滴漏”现象,因而使管理规定和要求不能及时、准确地传达给每一位员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安全监督欠缺规范

安全监察专业人员数量与各专业职能管理人员相比数量总是最少的现象普遍存在。安监岗位长期缺编,专业配置不合理,安全管理专业技术水平偏低等因素,制约了安全监督体系的发展和发挥作用。相当多的企业车间安全员身兼数职,不能将主要精力放在安全监督上,班组安全员在作业现场还是工作班成员,忙于完成生产任务,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安监人员即使能够到生产现场对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章设施和违反劳动纪律现象进行制止和教育,对更深层次的管理性违章等问题,很难发挥三级安全监督网的作用,很难落实企业控制重伤和事故,车间控制轻伤和障碍,班组控制未遂和异常的安全生产三级控制要求[2]。

2.3处罚违章力度不够

违章操作是误操作之源,分析目前违章不止的根源是一些企业未有效落实防控误操作的措施,各项规章制度缺乏执行力度。安全生产过程中不能按照规章制度操作,员工思想上不重视等现象时有发生,使得抓安全工作停留在表面上,对安全问题缺乏综合分析和深入研究,采取的防范措施力度不够,针对性不强,致使一些简单、低级但性质严重的事故重复发生。对运行操作的现场检查、把关管理深度不够,违章处罚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威慑力,造成安全工作被动应对多,主动预防少。

3.新形势下电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3.1电力体制改革

电力体制改革是新形势下电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方向。以创新、稳定、发展为主题,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竞争性的、高效运行的电力市场,最终通过改革使人民得到实惠,确保整个电力工业持续健康平稳发展是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因此,在电力体制改革推进过程中,一方面,电力体制改革亟须顶层没计。电力体制改革决定着中国经济增长世纪转换的核心能力,必然成为能源战略改革的第一步,顶层设计迫在眉睫。另一方面,改革最终的目标是打破垄断。这就需要对相关权力部门的整合与界定必须到位,否则必将出现“有动作、没套路”的格局,也看不到多少实质性的推进。

3.2坚持人本管理

坚持人本管理是新形势下电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将“以人为本”的理念与安全生产管理的每一个细节进行融合。如就对员工的关心而言,企业各级领导就要以实际行动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要主动深入生产现场了解情况,关心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改善他们的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当员工情绪不稳定时,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帮助其调整状态等。

此外,还要坚持该理念与安全生产中的具体工作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切实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关注员工心理健康,切实减轻员工的心理负担,促进员工心理健康等。在 “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探索实际、有效的管理模式,将人为失误的发生及其对生产安全的威胁降到最低[3]。

3.3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新形势下电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手段。在具体实施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树立“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管理理念。通过建立统一的企业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统一思想,统一行为,重新整合公司资源,改变原有粗放型管理为精细化管理,推动公司步入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既要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又要以洁净环保的能源造福社会。

二是建立高效的组织架构。根据电力生产的特点以及合资企业的要求,精简组织架构,明晰部门职责,为精细化管理提供组织保障。如:成立以运行管理为主,包括集控、外围运行在内的运行机制;成立以检修为主的检修机制;强化经营策划部的管理控制职能,确保公司战略的执行等。

三是建立资源管理系统。建立了以财务管理为重点、以设备管理为基础、以工单执行为主线的一体化电力资源管理系统,是结合公司愿景,将精细化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在系统中固化,并保证了各模块无缝集成,实现了资源的共享、数据的统一和业务的协同处理。这一职能系统有利于保证电力安全生产的高效规范,也为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基础平台,并成为公司实现发展战略和管理创新的重要手段。

4.结语

总的来说,建立和完善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不仅提升电力企业控制安全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为电力企业参与电力市场竞争提供技术和管理保障,而且有利于建立符合现代企业行为规范的管理标准,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此外对于实现安全管理现代化,为构筑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也有着重要的意义。电力企业应高度重视管理工作,建立严格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并以现代管理理论为指导,建立持续改进机制,抓住基础管理的核心和本质,才能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曹广树.浅析我国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现状[J].技术与市场.2014(12).

[2]左圆媛,张均丽.新形势下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构建[J].河南科技.2015(10).

[3]杜新光.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中国电力教育.2015(12).

作者简介:

杨晓桦(1989-),女(壮族),广西平果人,助理工程师,大学本科,从事公司安全管理工作。

论文作者:杨晓桦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30

标签:;  ;  ;  ;  ;  ;  ;  ;  

新形势下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思考与探索论文_杨晓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