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司他丁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论文_郝静

乌司他丁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论文_郝静

河南科技学院第一附一院 471000

【摘 要】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对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治疗所起到的作用。方法 将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依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人数按照相同的比例分配。所有的患者均给予高压氧、脱水、营养脑神经治疗。在这个基础上,治疗组给患者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乌司他丁30万u静脉注射。结果 24小时内对照的组清醒率低于治疗组的清醒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高压氧、脱水、营养脑神经治疗的基础上,乌司他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的思想意识恢复快、效率高、血栓栓塞事件明显的减少,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患者与死亡率减少。

【关键词】乌司他丁;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前言: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指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经过及时的抢救与治疗,中毒症状恢复之后,经过几天或者是数十天假愈期内出现痴呆、精神症状和锥体外系表现为主的神经精神症状。轻度与中毒的中毒患者,在经过了吸氧或高压氧治疗后,均可以恢复正常;重度中毒患者虽然也可以通过吸氧或高压氧治疗的方法,但是在此过程中,依然有许多患者不满意,因为在此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引起一些并发症。在高压氧、脱水、脑神经营养剂等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乌他司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重度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效果显著。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一2014年1月本院诊治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迟发性脑病患者,发病就诊时间1-10个小时,患者均有一氧化碳中毒史。入选标准:中度和重度昏迷合并脑水肿、肺水肿等;神经系统呈现阳性特征,一氧化碳血红蛋白超过50%。影像学检查:CT扫描可见大脑皮质下白质广泛且密度低;脑电图检查中呈现中度与重度中毒,符合中度与重度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将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且每组人数人数比例均等。

(二)方法

对照组:患者后均给予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正常血压、降低颅压、防治脑水肿、保护神经细胞、促进脑细胞功能、防止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常规治疗措施,并于人院1一Zh内均给予高压氧治疗.(02MaP,加压30min,稳定吸氧60min。治疗组:在依据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对于入人院后的患者立即给予乌司他丁30万U静脉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追踪观察3个月。

(三)观察指标

患者意识状态通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来进行评分,观察患者清醒时间、清醒率、治疗后高级神经中枢功能及肢体功能恢复程度、迟发性脑病发生率;定期查D一二聚体、血气分析、血管超声、心肌酶谱、头颅CT等,统计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

(四)疗效标准

GCS评份15分,表示患者大脑处于正常状态;12-14分,表示患者的大脑意识已处于轻度障碍状态;9一11分为大脑意识处于中度障碍状态;8分以下则表示患者已昏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疗效标准:①治愈:神志处于清晰的状态下,高级神经中枢功能及肢体功未发生异常,处于正常状态,没有发生迟发性脑病;②显效:神志清醒,但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功能减退;③无效:神志转清,但最终出现迟发性脑病;④死亡。总有效率为治愈和显效的例数之和占总例数的百分比。

(五)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二、结果

(一)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24小时内的清醒分别为77.8%和66.7%,两者有统计学意义。

(二)两组血栓栓塞症和迟发性脑病发生率比较 D一二聚体在治疗14小时后,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两者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3个月之后,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下肢静脉血栓24小时对照组16.67%明显高于治疗组3.7%,两者之间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迟发性脑病发生率治疗组1.85%低于对照组7.41%,两者之间的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将3个月时的死亡率和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发病率相加,治疗组3.7%明显低于对照组为14.81%,两者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药物不良反应 除去死亡病例之外,所有参与研究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都完成了治疗,并且没有出现一些其他的不良反应。

三、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发生后血清中的许多炎症分子明显升高,进而产生了全身炎症反应(SIRS),使其进一步发展演化为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乌司他丁作为一种广谱蛋白酶抑制剂,能够快速有效地克制胰蛋白酶、透明质酸酶等的活性,克制炎症介质的过量释放,改进微循环和组织灌注等作用,可快速有效地抑制酶、细胞因子、氧自由基的级联放大效应而形成的恶性循环,是快速治疗全身炎症反应和由于全身炎症引起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的有效药物。

研究发现,在高压氧、脱水、营养脑神经治疗的基础上,早期给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使用乌司他丁联合低分子肝素钙,1天后的清醒率,对照组明显的低于治疗组,两者之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血栓栓塞总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和死亡患者对照组各4例高于治疗组的各1例,两者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可能是由于研究选择的的病例人数较少。将死亡率与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病率相加,对照组高于治疗组,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高压氧、脱水、营养脑神经治疗的基础上,乌司他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效果显著,所引起的并发症较少,并且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改善微循环,清除炎症因子,阻止全身炎症反应进一步发展为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参考文献:

[1] 李湘民.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中肿瘤坏死因子与白细胞介素6的变化及乌司他丁的作用[J].医学临床研究.2008(05)

[2] 吴凤英.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38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05)

[3] 李艳美,金艺华,李伟红.中老年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诊治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24)

论文作者:郝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5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4

标签:;  ;  ;  ;  ;  ;  ;  ;  

乌司他丁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论文_郝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