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智能设备在社区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论文_张美红,郑家萍,钟敏

移动智能设备在社区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论文_张美红,郑家萍,钟敏

(上海市徐汇区华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0231)

【摘要】输液室移动智能设备是近些年信息化建设中衍生的新型技术。由于操作简便、实用性高,是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移动智能设备的到来,不仅优化了社区门诊输液室的工作流程,降低了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提升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也为社区门诊患者输液提供了良好的安全保障。

【关键词】移动智能设备;社区;门诊输液室;应用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社区门诊输液传统单一的流程也迎来了实质性的变革。移动智能设备的使用将提高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以及优化输液流程。我中心门诊输液室于2017年2月在传统的输液流程中启用了移动智能设备,改变了社区门诊目前的输液现状,推动了中心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的发展。现将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1 传统门诊输液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安全隐患

1.1传统门诊输液管理模式

患者携注射证明及药物至输液室→护士接收后进行核对(三查八对)→转抄瓶贴或打印瓶贴→配置药液→输液核对(与患者及注射证明再次核对信息)→注射→巡视(患者呼叫)→更换补液(与患者核对信息)→拔针(输液结束)。其中主要是三大环节:核对、求助、输液结束[1]。

1.2传统门诊输液中存在的问题及安全隐患

1.2.1接诊效率低

由于社区门诊输液室患者多、输液时间不固定且患者流动性强,接诊护士会产生很大压力。如遇输液瓶数多者或输液高峰时期,护士根据患者的补液证明核对药物后转抄补液瓶贴,将耽误一定的时间。加之不断增多的药物种类以及药物名称的频繁更换,给护士的核对工作增加了复杂性[2],护士接诊时间延长、速度缓慢,易出现患者输液排长队现象,也是造成医患矛盾的导火索。

1.2.2转抄医嘱时易出错

护士在转抄补液瓶贴时,由于排队人数较多,环境嘈杂,接诊护士在环境影响下,易出现书写字迹潦草、书写内容错误及剂量含糊不清等现象。增加了护理操作中的差错事故风险。

1.2.3巡视、更换补液不及时

护士在执行输液操作时,由于人力资源匮乏,导致巡视不及时,更换补液时未做好三查八对。导致患者的满意度下降,投诉率上升。

1.2.4统计数据困难

护士在接诊登记时易出现漏登记和重复登记等现象,致输液数据统计的准确性产生偏差,对护士实际工作量统计困难。如患者出现输液反应时,不能及时调取和查阅病人就诊信息和输液信息。

2 移动智能设备在社区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

2.1智能移动设备输液系统的组成

2.1.1智能计算机

门诊护士用自己的工号登陆计算机智能终端系统(门诊输液工作站),根据自己的岗位进入操作界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接患者药物、注射证明、社保卡后将患者社保卡插入拉卡卡槽,在操作界面中选取座位号(座位号分为绿、蓝、红三种颜色,分别表示:绿色为空位;蓝色为患者已持有座位号就坐等待输液中;红色为患者占位正在输液中),读取社保卡中患者就医信息及输液内容,与核对输液证明及患者药物(系统中会提示药物配伍禁忌),打印座位号及输液瓶贴(电脑端的座位号由绿色转为蓝色、输液瓶贴中含有患者独有的二维码及就诊医生信息)归还患者社保卡,安排患者就号入座。护士配制药液。

2.1.2无线局域网手机

门诊输液室护士工作时间,每人配备一台工作手机。注射护士用手机进入门诊输液工作APP,扫工号二维码进入操作界面。携注射药物至患者座位旁,核对座位号、患者姓名,收取患者手中的座位号用手机扫二维码,显示患者信息后与输液注射证明及患者核对输液信息,再用手机扫输液瓶贴上的二维码,与输液证明再次核对药物,此时系统中已录入注射护士姓名,注射开始(电脑端座位号颜色由蓝色变为红色)。操作完毕后将座位号贴于输液皮条上,用于巡视时扫码记录。输液结束后,护士核对后拔针按压,再用手机扫输液瓶贴上的二维码,此时系统将记录输液结束时间及操作护士,电脑端座位号由红色变为绿色。

2.2移动智能设备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效果

2.2.1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护士工作强度

移动智能设备的使用大大缩短了操作时间,减少了患者等候时间,使护理工作简单化,满足了患者全方位个性化服务中的基本需求,同时减少了护理工作的重复性,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2.2.2优化工作流程,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移动智能设备的应用,避免了护士在执行医嘱时的随意性,减少了因工作量加大而人为出错的机率。杜绝了医患沟通信息传递错误,保证了患者治疗的准确性,保障患者输液的安全性。

2.2.3改善输液环境,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门诊流程改造的根本目的是为患者提供最便捷、最准确的医疗服务[3]。自门诊输液室移动智能设备启用后,缩短了护士处理医嘱及患者等候的时间,改善了输液室的嘈杂环境,增加了护士与患者交流沟通的时间

2.2.4规范护理行为,增加护理操作准确性

将移动智能设备运用于门诊输液管理后,护士使用工作手机进行实时控制整个输液流程,便于信息的管理、统计及质量的监控。同时能够正确记录输液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换瓶时间以及各项操作的责任人等,做到每个环节都有据可查,规范了护理行为,保证了护理质量。

2.2.5促进管理创新,提升护理管理效率

移动智能设备的应用使门诊的护理管理更加严谨,更加规范,同时转变了护理管理模式,由原先的经验管理变为科学管理。通过实时数据掌握科内护士的工作动态,及时了解掌握护理安全隐患及护理差错苗子,使护理管理深入到每一个护理环节中,解放了护士长的双手,提升了护理管理的效率。

移动智能设备在社区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为社区患者的输液治疗提供了便捷。本中心在使用移动智能设备中简化了护士护理操作步骤,优化了输液流程,改善输液环境,保证了患者的输液安全,同时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也提升了护理管理水平,为门诊输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参考文献

[1]曹世华,金瓯,章立中.国内移动门诊输液系统的研究进展与应用[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9(5):396-400.

[2]钱慧英,诸建强,戴国红.现代化医院门诊输液流程再造的尝试[J].浙江临床医学,2008,10(8):1145-1146.

[3]杨玉梅,许丽琴,齐旭升,等.精益管理在提升儿科门诊护理质量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9):27-29.

论文作者:张美红,郑家萍,钟敏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2月下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  ;  ;  ;  ;  ;  ;  ;  

移动智能设备在社区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论文_张美红,郑家萍,钟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