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共青团改革攻坚的实践探索与研究-以西安培华学院为例论文

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共青团改革攻坚的实践探索与研究-以西安培华学院为例论文

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共青团改革攻坚的实践探索与研究
——以西安培华学院为例

蔡 亮*

(西安培华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5)

摘 要: 民办高校共青团改革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注重育人效果,为青年人出彩搭建舞台,带领广大青年积极投身伟大中国梦实践,做好理想信念教育和练就过硬本领。本文以西安培华学院为例,围绕“五个育人”的共青团改革布局实践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 新形势;高校共青团;改革攻坚

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呈现思维活跃、个性鲜明等多元化的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对青年的寄语中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在一代代青年人的接力奋斗中变成现实”。在这个背景下,民办高校如何找准共青团工作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打造“让党放心、青年喜爱、团员满意、风清气正”的共青团;如何以“围绕人才培养中心、服务学校发展大局”为工作主线,充分发挥共青团在高校“大思政”格局中的生力军作用;如何推进共青团工作奋力追赶超越、助力学校转型发展,在创建“双一流”大潮中激发青年力量,努力提升青年学生的体验感、获得感、仪式感、满意度和参与度等是民办高校共青团改革面对的问题。

一、领会新思想,强化思想育人

(一)加强学习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青年头脑。组建“党的十九大精神学生宣讲团”深入班级、公寓、社团、学生组织广泛开展宣讲活动。依托“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理论学习、社会实践、角色体验、榜样分享、主题讨论等形式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提高青年骨干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发挥学生骨干在学生群体中的引领、示范力量。

当前,随着产品的大规模生产,产品的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特别是在互联网上,成百上千个卖家同时在销售相同或相似的产品,如何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品牌就成为缺一不可的影响因素,建立网络品牌有成为企业参与网络竞争的重要手段。

(二)创新共青团网络宣传工作手段和形式

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切实掌握青年话语体系。瞄准受众群体、找准切入点,积极创作一批针对性强、学生喜爱、教育意义大、传播速度快的网络文化产品。把团属新媒体阵地建设成活跃的青年聚集平台、温馨的网上青年家园、坚强的思想宣传阵地。

二、加强团组织规范化建设,优化组织育人

(一)加强党对团的领导

进一步加强党建带团建,加强党对各级共青团组织的领导,确保共青团工作“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保持“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将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我校共青团改革各方面、全过程。

(二)加强团员教育管理

与荷斯坦牛乳相比,水牛乳中脂肪球尺寸更大,Menard等[10]通过粒度测量仪测得水牛乳中脂肪球平均粒径为5.0μm,荷斯坦牛乳的脂肪球平均粒径为3.16μm。水牛乳脂肪球的粒径影响着其乳制品的理化及功能特性,Nguyen等[11]研究表明因水牛乳大脂肪球造成多孔的微观结构会导致水牛乳发酵制品在28 d贮藏期内的乳清脱水缩合性由17.4%(质量分数)上升至19.7%(质量分数)。此外,水牛乳的脂肪球的流变特性明显与荷斯坦牛乳中脂肪球流变特性不同。以摩拉水牛为例,水牛乳与荷斯坦牛乳的脂肪球各参数如表2所示。

通过好的品牌和好的体验感、获得感,吸引更多学生参与,进而加强组织制度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强化组织自我约束力。在社团、社区、各类学生组织全面建立团组织,以学生组织(社团)团干部培训班和设立团建专项经费为抓手,充分发挥团组织价值引领功能,强化组织思想引领力。

(三)注重对基层团支部的直接指导和业务培训

通过竞争上岗、过程性考核、民主评议、述职答辩、民意测评、党政联评等培养考核手段,打造特别能战斗、特别能革新、特别有担当、特别有纪律、特别有特色的干部队伍。培养站位高度、视野宽度、眼界深度、格局广度的干部队伍。

(四)加强团组织品牌培育

(4)人为信任。人为信任包括身份认证和证书等其他事先约定的信任。无论是在传统的一致性算法还是在区块链共识算法中都十分常见。分布式系统中的管理员是身份认证的典型代表。在区块链中一些联盟链需要证书认证都基于此种信任。基于人为信任会极大影响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程度,但由于事先约定的缘故,不需要大量资源换取信任,是代价最小的一种方式,同时可能换取效率的提升。

(五)抓好干部队伍建设

办好“新生团支部书记培训班”、“团支部书记论坛”、“团干部成长系列工作坊”。组织好“十佳团支部”、“活力团支部”、“特色团支部”评选。通过激活基层团组织活力让更多团员青年感受到团组织的重要作用,使共青团组织成为青年学生遇到困难时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力量。

从严治团,推动团员集中性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强化对不同组织、不同年级团员的分类教育管理;注重发挥团员模范作用,通过团员先锋岗、团员示范岗等形式,大力发掘、培养、宣传、学习团员先进典型。

三、加强第二课堂品牌化建设,推进文化育人

(一)重构第二课堂新体系

例10 有镁、铝混合粉末10.2g,将它溶于500mL4mol·L-1的盐酸里,若要使沉淀质量达到最大值,则需要2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

(二)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强化社会实践“双导师制”,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和第二课堂成绩单积分兑换学分机制,使之发挥更大的正向引导作用。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创新性和时代潮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层分类、多样性和针对性相结合。拓宽实践活动的领域,满足学生个性的要求,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时代内涵,增强社会实践的生机活力。在传统的基础上,培育新项目、创新形式、打造新特色。实现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强化实践育人效果。

四、拓宽育人载体,推动实践育人

(一)强化学生的社会实践

将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积分与第一课堂的学分相互衔接,贯穿创新创业育人全过程。依托大学生科技节深入开展多层次的科技创新活动,建立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社团,建设全方位协调资源、全过程支持帮助学生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提高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整体水平;搭建创新创业活动实训平台,利用学校已有的科技创新实训基地,以“创青春”、“互联网+大赛”等赛事为平台,开展创新创业实训实践,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二)打造学校特色志愿品牌

通过三级志愿服务体系的建立和第二课堂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学分机制,大力推进志愿服务招募注册、培训教育、保障激励等长效机制建设。坚持按照“基地化建设、项目化运作、品牌化发展”的思路开展各项工作,打造一批实用性强、影响力大的志愿服务项目。通过校企共建,打造社会化运作模式。与校外公益组织合作共建,开展志愿服务项目评估、志愿服务培训等,同时积极鼓励我校师生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会公益组织。充分整合校内志愿组织资源,打造大志愿服务文化圈。

使第二课堂平台更加贴近于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更加有利于学生实际操作,更加能全面体现出学生在校综合表现,进一步发挥第二课堂思想引领+实践育人作用。以第二课堂设计和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为指导,认真梳理校园文化活动体系,按照教学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重新打造一批贴近人才培养要求、符合教学实践、提升专业学习的校园品牌活动群。充分发挥校团委教学系统、创新创业系统、辅导员系统兼职副书记作用,带领更多青年教师、辅导员老师参与到共青团工作,把学风建设、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生日常管理与第二课堂紧密连接,扩大第二课堂参与面、增强第二课堂影响力、提升第二课堂专业化。

五、深化共青团改革,推进改革育人。

(一)坚持“五个必须”,为共青团改革保驾护航

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要高扬理想旗帜,坚定信念跟党走;必须心系广大学生,各级团组织围绕青年需求、遇到困难、成长困惑发力,让青年学生感受到学校的关怀、团的关心、老师的关爱;必须提高工作能力,满足青年需求、解决实际问题、助力学校发展;必须锤炼工作作风,扎扎实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练就实干作风、养成优秀品质;必须严明工作纪律,深化改革必须从严治团。

(二)蹄疾步稳、扎实有效,纵深推进共青团改革

进一步深化共青团机构改革,激发活力。保证项目化、规范化运行落实落地,提升学校培养层次和质量,使之成为新形势下团学干部培养的主阵地;分层分类计划稳步推进,探索成立年级团总支,围绕不同年级特性精准发力;扩大奖学金覆盖面,在创新创业、学科竞赛、励志自强、文体特长、志愿公益等方面设立专项奖学金;抓好兼职团干培养和考核,保证兼职团干有平台、有保障、有作为,扩大团的有效覆盖面和参与度;全面推进“社团全育人工程”,逐步实现在校学生均有社团活动经历;运用大数据提升共青团建设的现代化水平,推行“网上共青团”、“智慧共青团”建设,利用大数据平台,提高对共青团的感知、预测、防范、引领能力。

历史给我们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今天,我们回望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既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更是为了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40年改革开放,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启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今天,充分认识伟大成就、深刻把握珍贵启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改革开放的旗帜举得更高更稳,这不仅是对党和人民艰辛探索和实践的最好庆祝,更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强大动力。

(三)关注学生利益诉求,提高学生服务水平

切实推进我校提案工作委员会的工作进程,借助大数据常态化对普遍性利益诉求进行收集和分析,准确把握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对青年学生的舆情监测,及时化解青年学生矛盾纠纷,切实维护校园的和谐发展。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校治理。深入开展建言献策活动,使其成为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有力渠道。

六、结论

在新时期民办高校共青团改革任重道远,围绕“五个育人”持续发力、保持常态化,进一步明确方向,聚焦重点,全面推进、精准发力,努力把共青团打造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平台,成为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成为高水平办学成果的重要窗口,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

[ 参 考 文 献 ]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2]曾昱.对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改革思考[J].现代交际,2017(24).

[3]刘亚男.高校共青团育人价值体系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7(11).

*作者简介: 蔡亮(1986-),男,汉族,安徽蚌埠人,西安培华学院,团委书记,讲师,研究方向:高校共青团工作和青年思想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8.7;D2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0049-(2019)04-0220-02

标签:;  ;  ;  ;  

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共青团改革攻坚的实践探索与研究-以西安培华学院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