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中的地域性设计论文_郑宽

城市规划中的地域性设计论文_郑宽

郑宽

齐齐哈尔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水平的愈发提高,人们对于城市规划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规范化之所以受到愈发广泛的关注,主要是因为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地域性的特点,地域文化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满足地域性的发展特点,才能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与生活环境。本文重点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目的在于可以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城市建设水平。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为相关工作者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地域性;设计

在城市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城市规划是促进城市文明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城市的发展与城市规划具有密切相关的联系,当前我国的城市建设正面临着重要的时期,只有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才能为人们提供更加理想的环境。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中,首先要想到地域性的因素,因为地域性是一个地区中所特有的因素,如果能够在城市规划中融入地域性的特点,那么不仅对于城市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同时也间接影响到未来城市的发展建设。本文着重对地域性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希望能够为今后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

1、地域性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作用

地域性可以称得上是城市建设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因为在不同的地区中具有各种多样化的地域性。这是这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文化底蕴的积累,同时也是历史的一种见证,所以不同的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地域性是不同的。为了将城市得到更好的发展,就要在城市规划中融入地域性的设计,城市规划需要满足地域性的发展特点,满足生态规律的特点,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人们是城市发展建设的主体,一切满足人们需要的生态文明建设都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地域性在城市规划中应该考虑的因素

首先,在进行城市发展建设的过程中要想满足地域性的特点,应该充分考虑到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对城市建设起到支撑性的作用,如果忽视了自然性的因素,就会令人们产生一种制约性的感觉,一切违背自然性发展特点的因素最终都会造成人们的生活受到制约。所以从人们在城市生活中的主体性进行考虑,也应该重视起自然因素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这样才能满足人们对于理想化城市的一种追求。

其次,在对一个城市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建筑技术也是重点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建筑在城市建设中可以说是标志性的产物,时间上并不存在抽象化的建筑,而是都具体的体现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与建筑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同时建筑与当地的城市发展又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我国不同的地区文化中,具有不同类型的建筑,如陕北的窑洞,江南的水乡等,这些都是一个地区所特有的建筑类型,从中不难看出其具有地域性的特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这一前提的影响下,将建筑因素融入进城市规划中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此以往就会在当地形成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要想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文化,还应该充分运用到当地的材料,形成具有独特色彩的建筑。

第三,地域文化环境因素的影响。城市是由人创造的文化景观,“不同集团的人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其创造的文化景观也各有明显的特征。”而地域性城市设计的深层含义是要使城市体现出本区域历史所遗留的种种文化痕迹,要在设计中吸收本地的、民族的、民俗的风格,使城市具有非常明显的可识别性。

第四,政策因素的影响。任何城市的地域特征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力的作用及人为的作用产生动态的变化,在人为的作用中政治因素成为影响地域特征的主要因素。城市从产生到发展,每一过程无不与政策有关,从行政区划、投资区位、城建政策、经济政策到意识背景、权力干预等无不带有政策色彩。在这些政策因素中,有些是促进地域特征继续发展的、有些则是令其逐渐消失的。

3、地域性城市规划设计方法

3.1地域性城市空间设计方法

首先,城市布局应充分考虑利用地形地貌,提高土地利用率,创造动人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大地景观。其次,城市布局也要结合当地自然气候,不同的地区依照其气候特点,日照间距要求不同,建筑物环境设计也有所不同,如我国南方地区冬暖夏热,遮阳和通风很重要,受主导风向影响较大,建筑布局要灵活多变,而在我国北方地区,南北向的房子要利于争取日照,夏天炎热,南北向的房子又要便于通风,所以人们对于住宅南北朝向十分苛求,统一的朝向使它们有了统一的肌理和均质性。再次,城市布局还要充分考虑当地历史文化环境因素及当地的民俗习惯和民族风俗。

城市道路系统不仅要解决城市的人流、车流问题,同时也是创造城市景观的主线。地域性城市道路系统既要合理利用地形,又要延续城市的肌理。对比南方与北方的城镇布局,南方城市多曲折变化,北方城市多严整规则;受地形条件所限制,山地城市道路多依山就势,而平原城市则大多中规中矩,其道路系统也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

城市规划设计还应深入研究和把握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创造出适应当今城市化进程,且又符合地方文脉与个性特征的地域性城市。作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休闲、交流活动场所的城市空间,不仅要适应地区的自然环境,还应密切联系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民俗民风、历史文化传统。

3.2地域性城市建筑设计方法

城市建筑的设计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人民生活水平较高,建筑空间一般比较宽敞,且注重追求品位;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建筑空间设计比较紧凑,大多更倾向于经济适用。此外,建筑空间还受人们的生活习惯、风俗民情等地域性文化的影响。建筑色彩是建筑最直观的表达方式,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现代地域性城市要充分吸取传统的地域色彩,并结合现代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有所创新。

3.3地域性城市景观设计方法

城市景观设计首先应遵从城市的整体设计理念,应该在城市规划布局与建筑单体设计构筑的地域性整体大框架范围内,在空间组织、细部处理等微观角度遵从该地区的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生活风俗和审美心理,以达到一种以人为本、亲切、舒适的外环境。设计中应结合功能要求,通过绿化、水体、硬质铺地等有机组合,以及地形地貌、地坪高差和地面铺装材料纹理变化等方法,形成空间围合,分出不同层次,创造出良好的景观空间。

4、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地域性城市设计将会成为我国城市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城市规划设计人员一定要掌握城市设计的地域特色,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结合当地的自然与文化特点,充分尊重地区的内在特性,对地域特征进行发掘、保护、提炼和继承,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提高城市品位。

参考文献:

[1]陈林.浅析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6)

[2]石谦飞,王祖纬.使用后评价对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启示[J].山西建筑.2007(21)

[3]王成武.加强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提升旅游城市魅力[J].山西建筑.2007(02)

[4]吴必强.体育建筑是城市的形象亮点[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02)

论文作者:郑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8

标签:;  ;  ;  ;  ;  ;  ;  ;  

城市规划中的地域性设计论文_郑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