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民视角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程度分析&以山东省三县市为例_农民论文

基于农民视角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合意度和需求程度分析——以山东省三县市的调研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合意论文,山东省论文,为例论文,县市论文,公共服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7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近30年的改革开放,在中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由于忽视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理念,城乡差距逐步拉大。2006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3587元,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1759元,绝对差距是8172元,相对差距是1∶3.28。城乡差距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方面,更反映在城乡居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农村居民在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公共安全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市居民存在很大的差距。若把公共服务等因素考虑在内,城乡实际收入之比为5.6∶1,公共服务在城乡实际收入差距中的影响高达30%~40%(迟福林,2006)。城乡公共服务供给的严重失衡,使农村居民、尤其是农村贫困群体难以获得基本的公共服务,并由此导致他们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得不到保障,限制了农村人口素质的全面提高。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一个新的改革命题——“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以政府为主体,在城乡间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向城乡居民提供基本的、与城乡居民需求相适应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服务,使城乡居民在享受公共服务的数量、质量和可及性方面都大体相当。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点在农村,由于城乡居民长期以来存在社会地位上的差异和社会资源分配方面的不平等,要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就需要使公共资源对处境不利的农村居民进行倾斜配置和优先扶持,为其提供机会和利益补偿,增加对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本文在对山东省三县市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当前农民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合意度和需求程度的情况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明确立足农村现实,从农民需求出发,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首先应着力解决的问题。

二、调研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研地点限定在山东省境内,按经济发展水平的从高到底,选定在潍坊的寿光市、济宁的曲阜市及菏泽的郓城县等三个县或县级市的能够代表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农村①进行调研。每个县中选择125个不同年龄层次且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的农民作为调研对象,被选中的样本具有比较好的代表性。

调研问卷共有三种,分别为针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情况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合意度评价表”(调研问卷Ⅰ),针对农村公共服务需求的“农村公共服务需求程度评价表”(调研问卷Ⅱ),及针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因素相结合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排序表”(调研问卷Ⅲ)。农村公共服务种类多,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个长期的过程,为了研究的方便,调研选取了13项有代表性且农民比较熟悉的农村公共服务项目,即道路建设、水利设施、农村电网、义务教育、技能培训、科技服务、文化娱乐、社会保障、环境资源保护、自然灾害救助、农业信息以及近几年政府出台的惠农政策的落实(这也属于广义上公共服务的范畴)。调研问卷Ⅰ将上述13项公共服务列出,由所选农民根据本地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实际情况对各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合意度进行打分,实行百分制,很满意的打90分—100分,满意的打70分—90分,一般的打60分—70分,不满意的打60分以下。分地区,根据农民的打分情况,对每个公共服务项目的供给合意度分数求平均值,得到各地区每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合意度的平均分,分数越高,说明该项公共服务供给合意度越高。调研问卷Ⅱ将上述13项公共服务列出,由所选农民根据自我感受对各公共服务的需求程度进行选择,有A、B、C、D四个需求等级,需求程度依次减弱,针对每项公共服务只能做出一个选择,多选无效。分地区,根据农民的选择,算出每项公共服务各需求等级所占的百分比,然后给每个需求等级赋予一定的权重值,A、B、C、D四个需求等级的权重值分别为0.4、0.3、0.2、0.1,每项公共服务项目每个需求等级的百分比乘以相应的权重值得出的结果再相加所得结果即为判断该项公共服务需求程度的最终的依据。调研问卷Ⅲ将上述13项公共服务列出,由所选农民根据目前农村各项公共服务的供给现状和其自身对各项公共服务的需求程度对下一步公共服务的供给排出次序,需求程度高而当前供给又比较差的公共服务排在前面,应优先供给,每项公共服务只能赋予一个序号,重复排序的属于无效问卷。分地区,根据农民对每项公共服务的排序进行统计,统计每项公共服务在每个次序的被选频次,然后每个频次乘以和其所对应序号相同的分数,再将该项目在每个次序所得的所有分数相加,即为该项目所得的总分,总分越小,排序越靠前,总分相同时,以第一位被选频次多的选项排位靠前,以此类推。

三、实证分析及结论

(一)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合意度评价

  表1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合意度评价表

目 菏泽郓城 济宁曲阜 潍坊寿光

道路建设

85.57

87.1788.45

水利设施

74.86

82.8687.45

农村电网

84.61

86.6489.50

医疗卫生

73.38

76.4279.49

义务教育

78.57

79.9183.27

技能培训

61.26

71.8272.42

科技服务

60.49

68.8071.74

文化娱乐

54.82

68.8264.72

社会保障

62.77

75.8477.88

环境资源保护 66.95

75.3670.12

自然灾害救助 66.69

73.9975.12

农业信息

59.93

72.7377.24

落实惠农政策 89.91

85.0886.00

从表1可以看出,三个地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合意度得分最高的前五个项目都是落实惠农政策、道路建设、农村电网、义务教育和水利设施,只不过排分次序稍有不同,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山东省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各省份的前列,各地市政府在落实惠农政策方面做得都比较好,同时政府注重道路、水利设施和农村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近几年义务教育的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义务教育已经全面纳入公共财政的保障范围。三个地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合意度得分最低的后五个项目中都包括技能培训、科技服务和文化娱乐,这三项也确实是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的软肋,同时也属于比较高层次的公共服务的内容。此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性公共服务和农村自然灾害救助的供给合意度在三个地区也都比较低。在寿光,农业信息供给合意度的排位比在其他两个地区要靠前,这一方面与寿光市经济发展水平高有关,另一方面是由于寿光是闻名全国的“蔬菜之乡”,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水平比较高,对农业信息的需求也比较大。环境资源保护的供给合意度却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得分越低,这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农业产业化水平也比较高,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这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以牺牲环境和资源来快速发展经济是不可取的。

(二)农村公共服务需求程度评价

表2

菏泽郓城农村公共服务需求程度评价表

目A

B CD 总体需求程度

道路建设 56.3 37.9 5.6 0.2

35.03

水利设施 57.1 36.5 4.6 1.8

34.89

农村电网 40.2 49.6 9.2 1.0

32.9

医疗卫生 32.2 39.5 23.1 5.2

29.87

义务教育 37.6 40.5 20.1 1.8

31.39

技能培训 19.2 48.3 26.4 6.1

28.06

科技服务 14.8 59.4 18.3 7.5

28.15

文化娱乐

0 0 20.1 79.9

12.01

社会保障 20.1 48.3 18.9 12.7

27.58

环境资源保护 5.2 6.1 30.8 57.9

15.86

自然灾害救助 9.7 50.8 39.5 0 27.02

农业信息

8.6 48.9 29.3 13.2

25.29

落实惠农政策 6.1 13.6 51.4 28.9

19.69

  表3 济宁曲阜农村公共服务需求程度评价表

目 ABCD 总体需求程度

道路建设

44.6 32.6 21.5 1.332.05

水利设施

40.3 37.4 20.2 2.131.59

农村电网

35.7 33.2 30.4 0.330.35

医疗卫生

30.6 37.9 30.5 1.029.81

义务教育

28.9 40.3 30.2 0.629.75

技能培训

15.5 56.1 28.2 0.228.69

科技服务

19.5 60.3 18.9 1.329.8

文化娱乐 0

2.6 46.5 50.915.17

社会保障

23.4 40.2 21.6 14.827.22

环境资源保护 2.7 4.2 46.3 46.816.28

自然灾害救助 5.6 53.2 33.8 7.425.7

农业信息

11.5 59.5 27.4 1.628.09

落实惠农政策 2.7 4.2 37.4 55.715.39

  表4 潍坊寿光农村公共服务需求程度评价 表单位: %

目 A

B CD 总体需求程度

道路建设33.8 32.6 32.7 0.9

29.93

水利设施32.1 37.4 30.1 0.4

30.12

农村电网36.5 29.6 33.7 0.2

30.24

医疗卫生37.9 35.2 26.1 0.8

31.02

义务教育34.2 37.8 24.6 3.4

30.28

技能培训30.1 39.5 27.4

329.67

科技服务29.4 48.6 21.5 0.5

30.69

文化娱乐1.2

9.1 50.5 39.2

17.23

社会保障

30.3 38.6 18.9 12.2

28.7

环境资源保护 1.6

3.5 49.8 45.1

16.16

自然灾害救助 10.2 46.5 39.3 4.0

26.29

农业信息

28.2 49.5 19.4 2.9

30.3

落实惠农政策 8.3

9.2 40.6 41.9

18.39

从表2可以看出,在菏泽郓城县,从各项农村公共服务需求等级的分项比重来看,道路建设、水利设施属于需求程度第一等级的公共服务,农村电网、医疗卫生、义务教育、技能培训、科技服务、社会保障、自然灾害救助和农业信息属于需求程度第二等级的公共服务,落实惠农政策属于需求程度第三等级的公共服务,文化娱乐、环境资源保护属于需求程度第四等级的公共服务。从表3可以看出,在济宁曲阜市,从各项农村公共服务需求等级的分项比重来看,道路建设、水利设施、农村电网属于需求程度第一等级的公共服务,医疗卫生、义务教育、技能培训、科技服务、社会保障、自然灾害救助和农业信息属于需求程度第二等级的公共服务,没有需求程度第三等级的公共服务,文化娱乐、环境资源保护和落实惠农政策属于需求程度第四等级的公共服务。从表4可以看出,在潍坊寿光市,从各项农村公共服务需求等级的分项比重来看,道路建设、农村电网、医疗卫生属于需求程度第一等级的公共服务,水利设施、义务教育、技能培训、科技服务、社会保障、自然灾害救助和农业信息属于需求程度第二等级的公共服务,文化娱乐、环境资源保护属于需求程度第三等级的公共服务,落实惠农政策属于需求程度第四等级的公共服务。

三个地区农村公共服务需求程度排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尤其是郓城和曲阜农村公共服务需求程度得分排序基本一样。三个地区对道路建设、水利设施、农村电网、医疗卫生、义务教育等公共服务的需求程度比较高,而对环境资源保护、落实惠农政策和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的需求程度比较低。对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公共服务的需求程度比较高符合农村的现实情况。对环境资源保护的需求程度比较低说明目前的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还没有使得农民意识到保护环境和资源的重要性。对落实惠农政策的公共服务需求程度低一方面说明近几年政府出台的惠农政策各地落实情况都还不错,没有引起农民对这方面更多的关注,另一方面也可能说明近几年粮食直补等惠农政策的落实由于执行成本比较高影响了政策效应的发挥,从而减弱了农民对此方面的期待。还有农民对文化娱乐这项公共服务的需求程度低,一方面是因为这项公共服务本身就属于需求层次较高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也与近几年山东省农村有线电视的普及满足了农民对文化娱乐的一部分需求有关。当然,三个地区对农村公共服务需求程度的排序也有一定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潍坊寿光市与其他两个调研县市的不同。比如在寿光,科技服务、农业信息、技能培训等公共服务项目的需求程度评价得分比较高,这主要是有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作为“蔬菜之乡”的寿光,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因此对这三项与农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项目需求程度自然就比较高。还有,如表所示,郓城、曲阜、寿光三个地区各项农村公共服务需求等级的分项比重间的差距依次缩小,尤其是在寿光,道路建设、水利设施、农村电网、医疗卫生、义务教育等公共服务的前三个需求等级各所占比重间的差距很小,这也是由于寿光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使得农民对这些公共服务的需求迫切性有所减弱。

(三)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排序评价

  从表5、表6、表7可以看出,着眼于农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程度和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现状,农民对下一步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排序呈现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诸如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义务教育②等社会性公共服务是供给合意度较低而农民对此需求等级较高的公共服务,因此在供给次序上排在前面;第二,诸如道路建设、水利设施和农村电网等基础设施类公共服务,由于提供这项公共服务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并且政府提供此类公共服务的政绩比较容易显现,农民感受比较直接,所以在所调研的三个地区,此类公共服务的供给合意度都比较高,但农民对此类公共服务的需求程度高,因此在供给次序上也排得比较靠前;第三,农业信息、技术培训和科技服务等公共服务,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农民对此类公共服务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而此类公共服务在各地都基本处于供给短缺的境况,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此类公共服务的供给次序排位就越靠前,政府要逐步加强对此类公共服务的供给,提高农业的生产力;第四,落实惠农政策这项公共服务,由于当前政府的监督执行力度比较大,表面上的执行情况还是比较好的,起到了一定的惠农作用,农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会政府的良苦用心,但由于执行成本比较高,影响政策效应的发挥,在下一步的公共服务供给次序中排位居中,也正好说明这一问题,政府要通过改革强化落实惠农政策,使农民真正从中获益;第五,自然灾害救助项目在所调研地区的供给合意度和需求程度相当,都属于中等偏下,因此在供给次序排位中比较靠后;第六,环境资源保护和文化娱乐的供给合意度较差而所处的需求等级也比较低,因此在各地区公共服务供给次序中都排在最后,这说明目前农村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使得农民更为强烈地意识到提高生活质量、保护资源环境的重要性,但从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来看,这些公共服务项目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保护资源环境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政府应当未雨绸缪,在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同时,注重对农村环境资源的保护。

注释:

①潍坊的寿光市属于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区,2006年寿光市地区生产总值26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2.5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36元;济宁的曲阜市经济发展处于中等水平,2006年曲阜市地区生产总值149.5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59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900元;菏泽的郓城县属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2006年,郓城县地区生产总值69.1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6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04元。

②近几年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视,不断出台多项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政策,因而使得几年来义务教育发展很快,义务教育供给合意度有很大的提高,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并且此项公共服务供给意义重大,所处需求等级较高,因此是政府还需进一步加强的农村公共服务项目。

标签:;  ;  ;  ;  ;  ;  ;  ;  ;  ;  ;  ;  ;  ;  ;  ;  ;  

基于农民视角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程度分析&以山东省三县市为例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