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科类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_王庆材,张晓文,聂鑫,李艳洁,王志维

林科类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_王庆材,张晓文,聂鑫,李艳洁,王志维

摘要: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对学生成长成才和人才培养有重要意义,新时期如何做好高校尤其是林科类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探析了林科类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为做好就业指导课程提供对策,以期为高校就业指导课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林科类 大学生 就业指导课程 问题 对策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高校,尤其是林科类学生提供就业指导的重要形式,对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升就业质量,促进林科类大学生充分就业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如何发现林科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中的难题,探析合理的改进方法和措施,提升就业指导课教学质量,探讨一套适合林科类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途径显得特别重要。

一、林科类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对就业指导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被高校所重视 ,但各高校对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视程度不一。一些高校认为学生可以通过个人努力获取就业技能,没必要专门开设就业指导课;有的高校仅将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帮助毕业生就业的一种手段,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意义;部分高校把就业指导课程开设在毕业班,临时给学生讲解求职技能与面试技巧,很难让同学们了解就业形势和掌握就业技能。

(二)师资配备不足,专业水平不高

教师队伍的素质决定了高校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多数高校更多注重学校硬件设施和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的改善,没有对就业指导课教师的配备引起足够重视,缺少就业指导课教师,因此难以建立一支专职的师资队伍。就业指导课师资力量薄弱、人员不足、水平不高,已成为制约高校就业指导课改革的突出问题。

高校的就业指导课教师主要由就业主管部门、负责学生工作的书记和辅导员兼任,他们虽拥有一定的学生管理经验,但缺少专业系统的培训,缺乏必备的知识和对就业现状的了解,难以保证就业指导课的实际效果。同时,他们精力有限,对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不能及时了解,就业指导的质量和效果难以保证。部分就业指导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不利于调动学生上课积极性,教学效果不理想 [1] 。

(三)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老化

就业指导课程涉及的内容很广, 从多数农林高校课程设置来看,存在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老化的现象,而且多数就业指导课只是针对毕业生,教学内容比较空洞,主要集中在就业政策宣讲、生源信息采集、就业形势分析、择业技巧传授等方面,很难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在教学形式上主要为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缺乏创新与实践,教学内容十分枯燥,脱离实际;另外,教学过程中缺少个性化就业引导, 针对性不强,很多学生无法掌握求职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问题 ,在面对就业时仍束手无策[2]。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问题对策与建议

(一)学校要提高对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视程度

毕业生作为高校的产物,培养质量的好坏、社会认可度以及毕业生的工作业绩,直接决定学校的社会声誉、社会地位。[3]要提高毕业生的质量,必须全力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课程在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应该转变观念,充分重视并把握好就业指课,将它纳入学校的必修课中,不断规范课程教学体系,最大限度发挥就业指导课的强大功能。

(二)构建一支规范的师资队伍

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有效性,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就必须重视高校就业指导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4]。

1.强化培训,提高现任师资队伍的业务能力。

要提高就业指导教学的质量,必须让老师们参加各种培训,不断充电,补充能量,逐步提高个人的业务能力。同时任课老师要深入社会和用人单位,加强就业调查研究 ,使就业指导工作更切合实际需要,从而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引进人才,建立专职的校内就业指导队伍。

组建高水平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团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应有计划的招聘相应专业人才,解决就业指导课师资不足问题;要专兼职结合,同时鼓励部分教师兼授就业指导课,充实教师队伍,形成就业指导课程的职业化和专家化。

3.强化校企联合,增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

面对就业指导课程师资力量缺乏的现象,高校可广泛利用社会资源,不断加强与企业间的合作,聘请相关企业精英担任校外指导教师,定期邀请他们到校给学生上就业指导课,通过采用校内外结合模式,使就业指导教学方式更加生动、灵活,最大限度发挥就业指导课对学生的促进作用[5]。

(三)创新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

就业指导课对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有很大帮助,但是它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传统的传授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大学和社会需求,就业指导课程要结合社会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不断丰富课程教学内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切实提高就业指导课的有效性。

1.完善就业指导课的授课内容

就业指导课程中,要结合课堂教学进度安排林科类大学生相关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实践,例如生涯人物访谈、“过来人”职业沙龙、行业分析讲座、企业参观、简历制作评比、优秀学子交流会、模拟面试及招聘会现场体验等等。在就业指导课教学中,根据学生特点和各自的就业期望,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为他们提供就业技巧和就业渠道,真正实现精准帮扶。

2.改进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对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因此,要提高就业指导课程的效果,就要不断创新授课的手段和方法。

一是课堂教学以交流互动代替课堂宣读,通过案例分析、师生互动、角色扮演等形式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注重以赛促学,提高学习效果。通过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模拟招聘会、模拟面试竞赛等新颖的内容,让同学们在实践和娱乐中学习。三是开展身边的榜样系列活动,通过开展“我与校友面对面”、“校友与我话成长”等活动,邀请企业精英、优秀校友重返校园,分享他们成功的经验和教训。

(四)健全就业指导课程评价考核体系

科学的评价考核机制是提高就业指导课教师积极性的制度保障,要提高就业指导的质量,必须建立完善的评价考核体系。一是建立规范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体系,通过科学的教学评价,分析任课老师的教学质量,从而提高课程质量,保障教学效果。在对老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时,既要有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评价考核,也要包括学生们的评价,并逐步提高学生评价所占的权重。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通过举办简历设计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模拟就业、模拟公务员考试等,让同学们在参与活动中提升就业能力。同时,对老师们的参与情况或者获奖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并对优秀教师进行表彰奖励,进一步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三、结论

近年来,我国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逐渐成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而就业指导课程对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就业指导课也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这需要引起社会、学校和广大师生的高度重视,需要得到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刘颖.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现状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 23) : 99 - 100.

[2] 吴晓华. 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考试周刊,2011,( 38) : 190 - 191.

[3] 郭雅娟.浅谈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4(4)

论文作者:王庆材,张晓文,聂鑫,李艳洁,王志维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2

标签:;  ;  ;  ;  ;  ;  ;  ;  

林科类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_王庆材,张晓文,聂鑫,李艳洁,王志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