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的挫折教育论文_刘晓艳

浅谈幼儿的挫折教育论文_刘晓艳

人生恰如一次远征,挫折将永远伴我们而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儿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抵抗力越来越弱。而现实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既会有愉快的创造,又会遇到各种挫折,这些挫折是无法避免的。它是人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著名心理学家冯斯洛说过:“挫折并不是坏事,关键是人对挫折的态度。”

幼儿对世界充满了好奇,迫切希望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并与同伴之间的交往、交流。在这期间幼儿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特别是在游戏中。然而由于经验不足,更容易遇到挫折。大脑的不断丰富,对社会的认识,对周围的认识,游戏角色的增加,同伴交往次数的增加,那么随之而来遇到的困难、挫折也会不断的增加。

而拒绝挫折就等于拒绝成功。我们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正确引导他们逐步摆脱依赖,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直观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在反复的体验中认识挫折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从而真切地感受到:要做好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困难,成功的喜悦恰恰来自问题的解决,从而产生稳定的心态。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看到父母对孩子的事情是事事包办代替,舍不得让孩子遇到一点困难。我们应该明确孩子在接触外界新事物、学习新知识时离不开成人的帮助,但是我们也应知道帮助并不是代替,不然的话,久而久之,孩子就会缺乏克服困难的心理体验,容易产生畏难、依赖的情绪,遇到困难只会寻求成人的帮助。因此,要对孩子实行挫折教育,首先要破除孩子的依赖性。作为父母,应该给孩子面对现实的机会,让他们意识到成功是建立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的。无论是快乐、失望,还是痛苦,都要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去经历,这样才能使孩子有足够的能力去面对未来各种各样的挑战,去适应日新月异的时代的变迁。

而教师在与幼儿在进行教育活动及自由等各种活动时,遇到困难尤其是面临困难时,让幼儿直观认识事物,让幼儿知道挫折困难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的心态。更甚者,可以适当的设置一些含有挫折、困难的游戏,让孩子在玩中面对挫折。

其次,提高孩子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孩子在遇到困难和失败时,往往会产生消极情绪,表现出畏缩、退却、逃避等行为,因此,作为家长就应该在平时有意识的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的,跳一跳就够得到的任务,让孩子去完成。在孩子遇到困难退却、逃避的时候可以有一些批评,以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不是因为不忍心、舍不得孩子受委屈,就不愿意对孩子的行为作出正确的评价。当然,在孩子承受挫折的时候,家长还是需要给孩子适当的鼓励,给他们面对挫折的勇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作为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不要一味的去表扬孩子,在幼儿存在错误的情况下,针对其错误进行批评,使幼儿能正视批评,从而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最后,应注意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自信是一个人非常重要的品质,可以说,它能影响我们的一生。部分家长可能会认为,自信心是孩子长大以后才来培养的。殊不知,自信心的培养从幼儿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它能帮助幼儿正确面对挫折,因此,家长和教师在这个阶段应该要尽可能的去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增强幼儿承受挫折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一种强大的内部动力,能激励人在对事物和现状具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坚持不懈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完成任务,追求既定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我们在给幼儿挫折的同时,还要增强幼儿对抵抗挫折的自信心。

首先,我们应激发幼儿的自信心。幼儿对自信的概念比较肤浅,我们要把幼儿模糊的自信意识明确化、清晰化、加强化,在生活中,日常教育教学中,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和优点,及时帮助他们展现出来;当他们取得小小的进步时,我们就不失时机地予以鼓励和表扬,使他们坚信自己的能力,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从而激发荣誉感,强化成功感。但当我们发现他们退缩的时候,要及时帮幼儿建立信心,分析原因,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有能力完成的,而且会非常好地完成。

但是,在发现幼儿的闪光点的同时,也要及时发现、纠正孩子的错误。幼儿犯了错误的时候,要及时的去发现,并且对这些错误进行纠正。孩子有某些方面表现的非常好,但是却在某一些方面一直做得不好,比如说他一直都没有办法好好地用勺子吃饭,那作为父母和老师就一定要不厌其烦的一直教导他应该怎么正确使用勺子,直到他能够正确的使用勺子为止。父母应该要相信孩子,是可以自己做好一些事情的,不要一直把权力抓在自己的手里,不放开,要让孩子勇敢的去尝试自己想做的事情。因为去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情,他会更加认真,也会取得更好的成绩,这样对于他的自信心建立来说是非常有益的。

其次,我们要锻炼幼儿的自信心。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是锻炼幼儿的最好时机,因此,要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接着,我们应为幼儿创造成功。成功的实践活动,可以是幼儿获得自信,失败的实践活动则可能给幼儿以失败的教训。成功就会变得自信,失败就会产生顾虑失去自信。所以,我们可以为幼儿创造机会,让他们取得成功,体验成功。但要注意不同幼儿的能力大小,根据其能力设置任务,适当给予帮助和指导,尽可能使幼儿成功,不挫伤自信心。

最后,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努力让幼儿自己发现自己、自信地展示自己、自己评价自己。这样做幼儿才能充满自信的去活动,勇敢的面对挫折。

论文作者:刘晓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1

标签:;  ;  ;  ;  ;  ;  ;  ;  

浅谈幼儿的挫折教育论文_刘晓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