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城市化的进程在进一步加快。在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很多问题,为了对城市空间地下的管廊进行综合使用,防止管道突然腐蚀,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加快城市的发展,本文将结合北京新机场主干一路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字:综合管廊 施工技术 研究
1、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实施的布局分析
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角度分析,依照收容管线的区别,可以将其细分为三种综合管网,①干线综合管廊,②缆线综合管廊,③支线综合管廊。通常条件下,线缆的综合管廊主要在人行道的下方布设,这样可以为通信以及电力等相关终端用户提供很大方便,因为断面尺寸不大,埋设不深,因此无论在管理还是在维护方面都比较容易;干线综合管廊主要在道路中央下方埋设,主要为燃气以及自来水配送等提供方便,与此同时,干线综合管廊还可以收纳一些雨水、污水,由于其尺寸断面相对较大,在输送的时候,对综合管廊的稳定性,安全性方面的要求较高,北京新机场主干一路K1+140-K2+050段地下综合管廊即为干线综合管廊的代表,根据埋深及地下水位情况,该段综合管廊共有两种断面形式,具体见图1-1、图1-2;支线综合管廊是终端用户和干线进行连接的通道,通常条件下在人行道的下方埋设,主要是进行自来水以及电视信号的输送,从支线综合管廊的角度分析,断面矩形较多。
图1-1 主干一路综合管廊标准断面(k1+140-k1+380,k1+505-k2+050)
图1-2 主干一路综合管廊标准断面(k1+380-k1+505)
2、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分析
2.1针对于明挖现浇和明挖预制拼装的施工分析
地下综合管廊明挖现浇施工在当前综合管廊建设中应用最为广泛,这种方法可以进行大面积的施工,将大型工程进行划分,使其分为几个小段进行施工,可以让施工进度进一步加快,与此同时,这种方法在操作过程中较为简单,可以确保施工的质量。
然而在使用这种方法的过程中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是需要控制交通,导致线路交通暂停,另外在施工的过程中只能在一些平缓的区域施工,由于四周没有其他建筑进行保护,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在相关路段敷设管道方便施工顺利进行。这种方式多使用大开挖的模式进行施工,需要通过井点降水。与此同时,这种施工较为简单,不需要做好结构保护工作,能够让施工工期大幅度缩短,在后期可以利用大型机械化设备进行施工操作,其主要缺点在于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将大量土方挖掘出来,回填的时候要求较高。
明挖预制拼装施工技术广泛应用于一些发达国家,通过这种技术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然而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大型起吊装置以及大规模的预制场,与此同时通过这种技术进行施工,需要施工人员具有较高的技术性和专业性,和现浇等方法相比,其技术性要求较高,而且成本较高,其优势在于可以让工程质量大幅度提升,具有节能环保的效果,而且可以缩短施工周期。
2.2关于盾构法的施工分析
盾构法施工可以通过盾构形成保护,在此条件下,进行隧道的软土施工,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可以挖掘地层,并且不断的进行出土转运,不管何种操作方式,都在盾构的条件下进行,在实施的过程中,使用这种方法前,应充分了解地下水及物质成分,防止施工的过程中出现地面沉降、塌陷等情况,由此可以发现,采用这种施工方式对技术具有较高的要求,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在盾构法施工的过程中,其主要优势在于首先机械化水平较高;其次易于管理,便于操作,施工较为方便;第三,可以让施工周期有效缩短,在施工的时候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工程构架方面较为合理;第四,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减少沉降的产生,控制方便,一般不需要通过降水处理操作;第五,方便控制工程投资成本。然而,各种技术都有自身的缺点和劣势,这种技术的缺点主要体现:首先,在工程变化方面的适应性不高;其次,在施工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费用;第三,这种技术覆土不深,所以无法对地表沉降进行有效控制;第四,在作业的过程中,通常条件下的小曲线半径隧道当中施工难度较大,这些年来由于现代化技术快速发展,在城市管廊施工过程中,盾构技术施工应用的频率逐步提高。
2.3关于浅埋暗挖法的分析
浅埋暗挖的施工方式主要是在与地面距离较近的位置进行洞室的暗挖,在开挖洞室的过程中,需要对埋深进行控制,以提高对复杂环境地下水以及交叉地层的适应性。在上述方法都不适宜使用的条件下,可以利用这种方法进行施工,这种方法施工的过程中适应性较强,而且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在对一些地下管道影响较小、拆迁面积较小以及道路影响较小的环境中可以得到很好的应用,主要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使用这种方法。在应用的时候,主要通过新奥法为基础原理进行使用,依照其所承担全部载荷进行第一次支护设计,与此同时,在第一次之后,第二次衬砌的过程中,具有较好的载荷承担力。在通过这种模式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各种方式进行辅助,不断对围堰进行改善,另外需要做好超前支护,通过不同的方法确保支护的稳定性,将围岩和支护在同一作用力的条件下,形成整体的联合支护体系,在施工的时候需要对相关信息进行监测和控制,确保施工的过程中不会产生塌方的安全问题,与此同时,可以使用各种方法联合的方式,加强施工工程建设的综合性。
3、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技术发展分析
3.1关于预制拼装的标准化以及模块化的分析
综合管廊预制拼装技术是当前国际上发展综合管廊的重要方向和主要趋势,可以通过这种技术进一步控制成本,提高施工质量,对施工工期进行合理的安排,让综合管廊的模块化和标准化,可以进一步加强预制拼装技术的发展。这种施工技术在成本上可以依照管廊的规模以及建设的要求进行合理的安排,但是标准化预制拼装模块的使用范围不单单只是局限于某一工程当中,这样可以让摊铺的成本进一步降低,可以更好的推广和应用预制拼装技术。
3.2关于综合管廊以及地下的空间建设相互的结合
当前地下综合管网在施工的过程中,往往会遇上各种地下作业的施工空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正在建设的综合管廊与地下规划的空间情况以及建设的空间通道产生一定的矛盾,在解决这些矛盾的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具有较高的难度,所以一定要做好前期规划工作,重点分析地下空间建设的情况以及综合管廊的要求,这样不单单可以有效的防止各种各样的矛盾,还可以将综合管廊的建设成本进一步降低。
结束语
地下综合管廊是时代发展的产物,需要对地下综合管廊进行充分的规划,让城市管理效率提高,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高峰期,如果仅仅通过传统的方式进行管线的铺设,已经无法满足城市综合发展的需求,所以一定要重视地下管廊的研究,充分合理的进行规划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于丹,连小英,李晓东,等.青岛市华贯路综合管廊的设计要点[J].给水排水,2017,(5):45-46.
[2]住建部.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Z].2015,6.
论文作者:王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
标签:过程中论文; 地下论文; 较高论文; 盾构论文; 城市论文; 条件下论文; 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