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伟人的精神支持战争史诗_中国近代史论文

用伟人的精神支持战争史诗_中国近代史论文

以伟人精神支撑战争史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史诗论文,伟人论文,战争论文,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片是一部以全国战场为广阔背景,以毛泽东指挥南线的解放军主力在中原组成“品”字形格局的战略构想为主导,以刘邓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挥师南渡黄河,鏖战鲁西南,继而挺进大别山,并在大别山完成战略展开为主线,气势恢宏,威武悲壮的战争史诗。

在解放战争的第一年,蒋介石以重兵分别向解放区的东西两翼——山东和陕甘宁大举进攻,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人也被迫撤离延安。毛泽东根据当时的形势推测,把战略反攻的矛头对准了蒋介石在战略上最敏感而又最薄弱的后方腹地——中原地区,并首先由刘邓大军实施中央突破,从黄河以北跃进千里而饮马长江,占据雄峙于国民党首府南京与长江中游武汉三镇之间的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别山区;东慑南京、西逼武汉,南扼长江,瞰制中原。此举达到了调动蒋介石撤兵山东、陕甘宁,回援中原,迫使国民党军转入战略防御的战略目的,大大地加速了战争的进程。这是人民解放军跨越了战略相持阶段、从战略防御直接变为战略反攻的伟大转折。其气势之雄浑,其战略构思之伟大,其历史意义之深远,其战争过程之艰苦卓绝至今未被文艺作品所充分地表现。这也就是尽管以刘邓千里跃进大别山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已有多部,我们还要拍摄这部影片的原因之一。

同时,观照当年先辈们走的大别山之路和当今我们正在走的振兴中华之路,二者之间有着许多必然联系。在实现这次历史性大转折的三军行动中。刘邓大军的担子最重、责任最大、困难最多、牺牲最大。在本片创作中,我们努力发掘并着重展现的是刘邓大军在强渡黄河、鏖战鲁西南,尤其是在向大别山挺进和在大别山实施战略展开的各个重要时刻和紧急关头表现出来的顾全大局、敢挑重担、勇往直前、义无反顾,以及不但敢于和善于战胜敌人、克服困难,而且敢于和善于战胜和纠正自身内部的弱点和错误倾向等坚定和信念和大无畏的精神。观众可以在了解和欣赏这段历史的过程中,汲取力量和得到精神启迪。

塑造好刘伯承和邓小平这两个人物,影片就成功了一半。

刘邓二人休戚与共、并肩战斗13年,成为我军军政一把手团结合作的典范。影片除了表现他们在政治上的志同道合外,还着力发掘刘邓二人性格和气质上的反差与互补,以及二人伟大的人格和道德力量。在上集刘邓收到毛泽东主席发来的“陕北情况甚为困难”的急电后,影片延长了刘邓作出最后决定前的时空,二人内紧外松,一言不发,只是在最后刘伯承拿定主意走进邓小平屋子,邓小平问:“走?”刘伯承答:“走!”一本多片子十几分钟时间,邓小平和刘伯承只此一问一答两个字的这种默契,给观众留下了充分的想象余地。

本片还有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陈毅、粟裕、陈赓、张际春、李达、杨勇、陈再道、陈锡联、杜义德、蒋介石、宋美龄、蒋经国、白崇禧、顾祝同等一批历史人物,他们的出现大多只流露出各自性格的一个侧面,有的甚至一晃而过,我们也要力争这些人物形象性格鲜明,起码要符合性格发展逻辑。

影片不采用全景式、多方位的那种“正面推进”式地展现历史的表现方法,而是以刘邓大军的行动为主线,刘邓为主角,把全国战场推至背景。正片一开始就是一组1947年夏刘伯承和邓小平的焦虑的眼睛、量地图的手、严峻的面部和正在用剃刀刮头的大特写镜头,与毛泽东在陕北和蒋介石在南京活动的镜头交叉组接;正片结尾是刘邓二人并肩而立,沉稳的凝视观众的近影。影片这个特定的叙述角度和切入的视点能够使观众在影片一开始就知道怎么去看这部片子,很快地进入到影片的规定情境中去。

影片加了一个头尾:用一组缓缓叠化的老年邓小平同志正在说话的不同神情和手势的照片,配之以邓小平1989年《对二野历史的回顾》(《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两段讲话的声音,在“随便聊聊天”之中就为观众简明扼要地点出了晋冀鲁像野战军在当时所处的战略地位和肩负的重任。

影片的音乐除了用大气势、大编制的交响乐之外,有的音乐段落则直接表现刘邓人物情绪或是带有刘邓主观情绪色彩。比如在鲁西南战役后,形势险恶,困难重重,部队是留下休整还是立即南下的决策关头,刘伯承独自停立房檐下,看着大雨点敲打着漂浮在水中的一只小铁桶,邓小平在屋内听着纵队干部们关于走与留的争论,一切现实生活中的声音全部消失了,代之以假定性的沉闷压抑的持续低音。这些音乐段落有助于观众与刘邓情绪的融合交流。

《大转折》拍了两年,走了九省三市。在那些起早贪黑、东奔西颠、风餐露宿、雨里泥里的日子中,如果没有革命先辈那种吃苦耐劳。乐于奉献,顾全大局,勇挑重担的精神鼓舞,我们不会那么顺利完成拍摄任务的。邓小平和他的亲密战友刘伯承同志已经离开我们了,但是他们的音容笑貌和伟大风范永驻我们心中,他们的革命精神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和力量源泉。

标签:;  ;  ;  ;  ;  ;  ;  ;  ;  ;  

用伟人的精神支持战争史诗_中国近代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