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总装工艺及装备的发展论文_宋彦辉

汽车总装工艺及装备的发展论文_宋彦辉

国能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出行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汽车是人们出行的代步工具,对于汽车的需求量在急剧的上升,为了满足用户对于车型配置的要求,汽车设计部门开发建立了全新的汽车总装电子电气工艺设计模型系统,伴随着车辆订单系统化生产,汽车总装工艺及装备也在逐步的建立和发展。本文主要研究汽车总装工艺及装备发展的现状。

关键词:汽车总装;工艺装备;发展

1、汽车总装工艺

1.1工艺流程

简单来讲,工艺流程就是规定零部件在生产线的具体位置装配、装配标准和要求、装配顺序、装配数量等内容。按照这个流程操作,就能生产出一辆合格的汽车。一个好的工艺流程能够保证整车工厂以最优化的人员完成整车的稳定生产,同时能满足质量控制,并确保后续产品的导入。

1.2工位密度

在总装配生产线上,每个工位长度可以安排的装配工位数即工位密度。在生产线已定、产品已定的前提下,工位密度也已经确定,但每个工位的位置安排可以变化,工位应遵循整车装配中操作人员不存在干涉与影响的原则。

1.3工具选型

总装离不开工具,合适的工具,能够提升装配的质量、效率,能够降低噪音,节约成本。根据技术的发展,原有的冲击式拧紧工具,由于噪音大、无法精确制扭力等原因,在现代化的整车总装厂已经基本淘汰,随之代替的是噪音小、能够精确控制扭力的油压脉冲定扭工具、充电式定扭扳手等,重点部位应采用更高级别、能够实现在线报警及精确追溯的定扭电动拧紧工具。

1.4设备选型

本文所指的设备,主要是指能满足装配的工艺设备,比如整车各种液体的加注、铭牌的刻印等设备。整车工厂流水线生产的方式,限制了设备必须能够能在规定的节拍内完成相关工作,因此选型很重要,除了节拍,设备的稳定性、兼容性、精确追溯都是选型要考虑的内容。

1.5工装使用

总装的装配,虽然不能像冲压一样保持稳定的重复性,但部分零件的装也需要保证一致性,因此合适工装的设计与使用,能有效提升人机工程,并利于装配一致性、保证质量输出。

1.6现场物料布局

由于整车零件数量众多,物料的现场存放直接影响到员工的装配,因此,在工艺流程编制的同时需要开展物料布局工作,保证正确的物料在

合适的时间配送到合适的工位。

1.7模块化装配工艺

随着整车产品开发的水平不断提高,汽车的模块化程度越来越高,例如轿车划分驾驶系统模块、底盘模块、车门模块、车前端模块等几大重要模块,重车和大客车的仪表台和车门也可形成模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汽车产品模块化程度的提高为汽车装配模块化技术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汽车装配模块化减少了汽车零部件的构成、简化了总装工艺、有利于提高自动化水平、降低管理成本和生产费用。同时各模块的质量可在模块分装过程中加以保证,有利于提高装配质量,降低整车返修率,使返修成本下降。 目前,国内外各整车生产厂均努力向模块化装配工艺发展,在产品及生产工艺的模块化、平台化方面,欧美的汽车厂商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汽车总装的自动化现状

在汽车装配生产的全过程中,通过各种自动升降机移载机、自动锁紧装置等,完全实现了车身输送的自动化。除了车身自动输送外,各种汽车零部件总成的输送也实现了自动化,如分装后的动力总成、卡车驾驶室总成、卡车车桥总成、轿车底盘模块总成、车门模块总成、座椅总成、车轮总成等等,在总装车间的输送均可实现自动化。 在装配工艺和设备方面自动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如轿车底盘螺栓、车轮螺栓的自动拧紧技术,自动检测技术,车身自动打号技术,车门密封条自动压接技术等逐渐被广泛采用。自动化的提高不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而且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如自动涂胶安装玻璃技术,前、后风窗玻璃涂胶、仪表板涂胶、车门内板涂胶等均采用机器人自动涂胶系统,机器人可以灵活地实现空间轨迹运动,完成各种复杂布胶动作,运动快速、平稳、重复精度高,可充分保证生产节拍需求。采用精密的供胶及计量系统与机器人的运行互相匹配,保证胶形尺寸、提高涂胶质量,进而提高整车密封性。采用机器人持风窗玻璃涂胶,并采用视频成像技术,实现玻璃涂胶后机器人自动将玻璃安装到车身上。

3、总装工艺与总装物流应用分析

总装车间的规划上采取多项措施,充分考虑物流的各种需求。例如合理设置外协件卸货、分拣、存储、配货区等,保证外物流与车间接口、车间内物流、产品车流的短捷顺畅将准时化件的装配工位尽量靠近厂房外墙,方便运输并降低车间内物流量为

减少地面物流,保证车间内物流顺畅,设置通畅。装配工序安排上充分考虑零部件物流路线合理、尽量减少倒运次数、大体积零部件的装配工位尽量分散设置、保证叉车、 牵引车等有较大的运行空间,可以避免运输车辆聚集。为满足多品种共线生产,通过

合理的工序安排及优化物流的配送方式,如采用户供货方式,按照量份配货,避免错装和漏装,同时减少操作人员取件的走动浪费。在生产线宽度,工位间距等设计上, 尽量满足等物流模式的需求。上述介绍了目前汽车总装工艺及装备的发展趋势,在我国自主汽车生产中,总装工艺、装备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我国自主汽车制造技术主要是借鉴日本和欧美汽车工艺,引进日本和欧美的关键设备,自主创新和研发方面工作急需提高。在工艺研究方面需要加强体系能力建设,需要进一步做好标准化工作。

4、总装工艺装备的发展分析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越来越高的质量要求,整车工厂大多采用先进的装配工具、设备以进一步提高生产率、提升产品质量。

4.1扭矩控制

整车重要部件的螺栓紧固大量采用定扭电动拧紧工具、预紧也已经由冲击式工具替换为定扭矩的油压脉冲和充电式拧紧工具,保证了整车扭矩控制稳定性。

4.2液体加注

制动液、冷却液、 动力转向油、 制冷剂的加注均采用具有抽真空、 保压、二次抽空、稳压、自动检漏、自动定量加注等功能的加注机,保证了加注的高质量、提高操作效率。

4.2车身打码

部分整车厂采用的点针式刻印设备由于噪音大、刻印深度难保证等问题,逐渐淘汰,而采用刻印质量更高、噪音更小的刻划式设备。铭牌也逐渐放弃原来的铝制铭牌而采用激光铭牌,随之替换的就是激光打码设备。密封性检测设备:对整车燃油系统进行吸附和脱附密封检测的设备,可提前检查燃油系统的密封性功能,防止燃气泄漏或者其他安全隐患。而制动检测APD设备,可以在加注制动液之前

检查制动系统的密封性,以提升加注成功率,保证加注质量。

4.4性能检测

通过提高整车和零部件的检测水平,保证产品质量。采用高水平的整车检测线、淋雨线、标准规范的试车跑道对整车产品进行出厂前的测试和调整。另外, 由于现代汽车上的电气元件越来越多,电子技术越来越复杂,对整车电器功能的检测变得越来越重要,传统的人工目测、手动检查容易发生漏检、误判等现象,采用先进的电气检查装置可以对整车、各种模块等进行定量的检测。例如TPMS(胎压监测系统) 在线匹配、IMMO(钥匙码防盗)匹配、DVT动态检测、ECU(发动机控制模块) 监测、车窗关闭力、各种照明电器的亮度等等。可以说先进的电气检测技术为提高整车产品质量提供了保证。

结语:随着市场、技术及政策导向等多方面因素的推动了汽车装配的工艺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缩短生产周期、提高整车质量、降低制造成本及提高市场竞争力等方面都是汽车制造商追求的共同目标,在经历平台化、通用化及整车模块化开发与设计后,现代汽车制造业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发展趋势,为汽车的生产增添技术上的保障,也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便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季兴凯.汽车总装工艺及装备的发展[J].商品与质量,2016.

[2]王莹.我国汽车装配先进工艺及调试技术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01):80-80.

[3]宋丽芹.浅谈汽车装配工艺现状及改进措施[J].汽车工艺与材料,2013(09):30-34.

论文作者:宋彦辉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  ;  ;  ;  ;  ;  ;  ;  

汽车总装工艺及装备的发展论文_宋彦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