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沥青混合料现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论文_李凯1,郭永兵2

浅析沥青混合料现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论文_李凯1,郭永兵2

李凯1 郭永兵2

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1102

摘要:当前公路和城市道路中广泛采用的路面类型主要有沥青砼路面和水泥砼路面。沥青路面由于其平稳、舒适、震动小、噪音低、磨耗较小,而且维修方便,开放交通所需时间短,而被广泛应用。然而由于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及施工工艺、施工质量等方面的问题使得沥青路面存在许多质量通病,如松散、裂缝、坑槽、网裂、拥包、泛油和过早老化等病害。不但影响路面外观及使用性能,而且降低了道路的使用寿命。所以,保证沥青混合料质量对提高道路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现场施工;质量控制

引言:

沥青混合料的控制必须从施工准备阶段开始,并贯穿整个拌和过程,因此我们提出:沥青材料的质量是保证沥青混合料整体质量的前提,是质量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我们要像重视沥青质量一样重视占混合料总量90%以上的粗细集料质量。合理的配合比是保证沥青路面内在质量的必要条件。严格的拌和控制是混合料整体质量的有力保证。维持稳定的料源、规范的拌和是控制的难点,也是必须严格掌控的重点。

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1 基层的清扫

在混合料摊铺前必须对基层进行彻底的清扫,特别是一些污染严重的部位要用高压水枪进行冲洗,以达到洁净的要求。在摊铺的时候,还要组织人员现场清扫,防止尘土或杂物影响到工程的施工。

1.2 原材料的准备

原材料主要指的是括粗集料、细集料、矿粉、沥青胶结料和沥青混合料纤维稳定剂等,为保证SMA面层颜色的一致性,应统一指定材料供方,两拌合站用料一致。沥青路面使用的沥青、集料、矿粉等各种材料应附有供应商的质量检验单。运至现场的各种材料要有供应商提供的检测报告或商检报告,同时必须从现场取样进行质量检验,经评定合格方可使用,对SMA沥青材料、纤维等工厂生产的材料,应有清晰的标记,标明生产日期和批号。

1.3 拌合机准备

生产SMA混合料前各搅拌站认真检查保养维修设备,消除故障隐患,使搅拌站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尽量避免和减少的故障的发生,同时购置易损配件,准备抢修人员,一旦发生故障及时进行抢修。拌合机调试时按矿料级配要求计算相关数据,认真检查振动筛尺寸,以及有无破漏现象,如不符合标准应及时更换。沥青混合料的拌和站要对生产配合比进行验证,对反复调整确定的拌合站热料仓比例和最佳沥青含量进行试拌,根据试拌确定热料仓比例和最佳沥青含量为生产标准配合比,搅拌站的调试工作均在铺筑前完成。

2 混合料拌合

沥青搅拌站在正式生产前应按计划,按设计标准和配比提前采购足够的SMA沥青、玄武岩粗细集料、矿粉和木质纤维材料,防止因原材料供应问题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SMA与普通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的最大不同之处是SMA为间断级配,粗集料粒径单一,量多,细集料很少,矿粉用量多,另外添加木质纤维,这就给混合料的拌合带来不少困难,为此应该在料斗、料仓的安排上下功夫,合理调整冷热仓中粗细集料的数量,尤其细集料本身使用较少,如果遭受雨淋受潮,那细集料在小小的冷料仓的料口很难漏下来,因此对细集料的存贮地要加盖棚顶,防止下雨受潮,其次在SMA混合料中必须使用木质纤维,木质纤维是普通沥青混合料搅拌中所没有的材料,这样多一种材料就要多一个供料口,采用自动投放纤维机投放纤维。按配合比进行拌和,SMA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拌制工艺虽类似于常规的沥青拌和料,但由于SMA间断级配集料多、矿粉多、细集料少,又加入纤维,所以较难拌和均匀,因此拌制质量要进行严格控制,搅拌设备的参数要适当调整,干拌及湿拌的时间都需适当延长,干拌时间不宜低于8S,湿拌不宜低于45S。温度控制可按以下范围控制:沥青加热温度一般控制在170℃—180℃,矿料加热温度一般控制在180℃—190℃,SMA混合料出料温度一般不低于180℃,不高于190℃。SMA混合料拌和以后,不能像普通沥青混合料那样贮存时间太长,但为了保证摊铺机的连续摊铺,进行储存混合料是必要的,但应避免温度过高造成沥青混合料的老化。

3 混合料摊铺

出厂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并应及时调整,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施工。沥青混合料运至施工地点时的温度不低于120℃,摊铺温度不低于110℃,在摊铺开始前,摊铺机的熨平板需加热,加热到100℃以上,铺筑过程中不停顿地开动熨平板的振动和压实装置,摊铺机螺旋送料器应不停的转动,两侧保持有不少于送料器2/3的混合料,并保证在摊铺机全宽度端面上不发生离析。沥青砼下面层已施工完毕,厚度的控制直接使用平衡梁,摊铺机速度应调整到与供料速度平衡,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断的摊铺,摊铺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这是保证路面平整度的重要环节。为保证摊铺机平稳通过检查井盖,可在检查井两端安放楔形钢垫,待履带通过后迅速取走,这样可有效防止由于摊铺机突然升高和降低而影响平衡梁的精度。平衡梁的探头尽量避开检查井盖。当沥青混合料由于天气原因或设备严重故障等,致使混合料温度迅速降低,表面结成硬壳的,必须拉回作废料处理。如果不能连续供料,要将剩余的混合料都摊铺完,抬起摊铺机,做好临时接头,将混合料压实。用机械摊铺的混合料,不得人工反复修整。当出现特殊情况时,可用人工局部找平或变更混合料。

4 混合料碾压

混合料碾压操作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为保证混合料路面压实后平整度以及压实度,需要严格按照监理工程师审批的试验段总结中确定的工艺进行。首先初压操作需要在完成摊铺作业后随即开展,这时混合料的温度损失较小,温度应高于150℃,随着沥青混合料的边沿位置一边铺筑一边碾压,采用12吨的钢轮压路机,从低到高,从外部位置再到中心位置,驱动轮应面向摊铺机,坡道处驱动轮应在低处,碾压段宜为60-70米,通过1-2遍的碾压。复压应在初压后立即跟进,采用30吨冷态轮胎充气压力不小于0.55MPa的胶轮压路机,碾压6-7遍左右,碾压过程也需要保证连续操作,复压是保证路面压实的关键环节,压过后应无显著痕迹;终压采用双钢筒压路机压至无明显轮迹为止,使路面压实成型。路面碾压结束后,路表温度降至50℃以下,才允许开放通行。

6 沥青混凝土路面接缝处理工作

在沥青路面施工中,接缝质量最关键,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路面使用过程会出现裂缝,因此路面接缝需要从技术上加以提升,想要在沥青路面中避免出现纵向裂缝,可以采用热接缝对策,上下层的纵缝应错开约15㎝,将先铺了的留下15-20㎝宽不碾压,作为后压的控制面,待后面的铺筑过来时进行跨缝碾压消除轮迹。如必须留冷缝需用切刀切齐,铺下一幅时在切缝处喷少许乳化沥青,碾压时从边向中碾压留下10-15㎝再跨缝压实。铺筑新接头时应软化接茬,压路机应先横向碾压,再纵向碾压成一个整体。各接缝处充分压实,接平接顺,用3米直尺检查,确保平整度满足要求。

结束语:

总之,沥青混合料施工质量控制关键是材料、设备、施工人员的合理配置,注重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善于总结,实行动态管理。牢固树立“质量第一,质量强国”的质量意识。才能建造出优质的工程。

参考文献:

[1]杨江明.沥青混合料路面病害及防治措施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4(21)

[2]丁玮.公路沥青施工中路面施工工艺的问题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3)

[3]刘国涛.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工艺[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5)

论文作者:李凯1,郭永兵2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9

标签:;  ;  ;  ;  ;  ;  ;  ;  

浅析沥青混合料现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论文_李凯1,郭永兵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