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室等三部门:发布公共机构节水管理规范论文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室等三部门:发布公共机构节水管理规范论文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室等三部门:发布公共机构节水管理规范

日前,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水利部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公共机构节水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旨在更好地指导公共机构节水工作,提高其用水效率,切实发挥公共机构在节水中的引领示范作用。

全球陆上常规天然气田产量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由2017年的1.08万亿立方米增至2035年的1.46万亿立方米。中亚-俄罗斯地区仍保持主力地位,2035年产量占比高达62%。中东地区产量逐渐增加,2035年产量占比18%。2026年后,亚太及欧洲地区产量下降明显。2020年,全球陆上常规天然气田产量为11亿吨油当量,其中天然气产量为1.2万亿立方米,凝析油产量为1.7亿吨。2035年,全球陆上常规天然气田产量为12亿吨油当量,其中天然气产量为1.1万亿立方米,凝析油产量为2.5亿吨。

《国家节水行动方案》规定,“到2022年,节水标准达到200项以上,基本覆盖取水定额、节水型公共机构、节水型企业、产品水效、水利用与处理设备、非常规水利用、水回用等方面”。近年来,国管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方针,大力推动全国公共机构节水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18年人均水耗较2015年下降了9.11%,较好地完成了“十三五”节约能源资源进度目标。2013年底,中央国家机关本级全部建成节水型单位,截至2018年底,3016家省直公共机构、全国3万多家公共机构建成节水型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国管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研究编制了《公共机构节水管理规范》。

《规范》要求,公共机构应有人负责用水节水管理工作,明确职责并配备相应的资源。同时建立并实施节水宣传和培训制度,有计划地向员工传达节水方针和目标,定期宣讲节水知识、培训节水技能,以提高节水意识,培育节水生活和工作模式。公共机构应遵守国家和地方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取水定额和人均水资源消耗指标的要求,合理规划和核算取水量,做到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公共机构应对公共系统取水和外购水进行严格控制,不得与家属区以及其他用户混用。

由误差修正模型可知,ECM(-1)为残差序列的滞后一期值,其系数为负,符合相反修正机制。ECM的系数为-0.48且对应的系数通过了0.01显著性水平下的检验,说明在短期,当投资者情绪与股票价格偏离均衡时,能够以0.48的修正力度拉回均衡状态,反映出股票价格波动与投资者情绪波动在短期内也具有稳定的均衡关系。

对于各种用水系统,《规范》提出相应的节水要求。比如对于空调,要求采用适当的技术和方法对冷却循环水进行处理,提高循环冷却水的浓缩倍数,减少排污;空调水系统的补水量(小时流量)不得超过系统水容量的1%;对空调冷凝水进行收集、处理和利用。对于食堂,要求采用节水型洗菜、洗碗设备;人工洗涤食物和餐具应采用节水模式。

《规范》还提出,要对节水管理实施绩效评价。公共机构应定期评价其节水管理绩效和节水目标的实现程度,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持续改进方案。公共机构主管部门等外部机构也要对公共机构节水管理绩效进行评价,根据公共机构的类型、评价需要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指标,按照公共机构类型、规模以及所处的气候分区对公共机构进行分类、分级和分组,分别进行评价比较。

《规范》实施后,将在以下两方面起到作用:一是公共机构内部用水管理者可以根据《规范》对自身用水管理绩效作出分析和评价,掌握自身用水管理绩效的变化和趋势,从而判断自身用水管理措施和方案的有效性,持续改进用水管理绩效,不断提高用水效率。二是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主管部门可以科学合理地对不同类型、层级公共机构的用水管理绩效进行评价,通过比较、分析和排序,掌握公共机构的用水管理程度、水平及其分布情况,提升整体用水管理绩效水平。

标签:;  ;  ;  ;  ;  ;  ;  ;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室等三部门:发布公共机构节水管理规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