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管理的作用探讨论文_曾善玉

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管理的作用探讨论文_曾善玉

四川省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四川成都 610017

摘要:目的 对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管理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 对我院消毒供应中心2014年至2016年纳入外来手术器械进行规范登记,实行规范化管理,统计手术切口感染率和患者投诉率,与实行管理前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规范化管理,医院手术切口感染率和患者的投诉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降低,管理前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 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管理能够减少手术切口感染和患者投诉,推广价值高。

关键词:外来手术器械;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管理

前言

外来手术器械是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和公司租借或者免费提供给医院的可以重复利用的医疗器械[1]。因为厂家给医院提供的临时手术器械价格昂贵,而且更新换代快,使用的频率不高,所以医院一般不采购,以节约医疗成本。在2009年卫生部下发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清洗消毒、灭菌操作规范等强制性卫生标准[2],医院在落实这项标准时做了很多实质性工作。从2012年以来,我院将外来手术器械纳入了消毒供应中心集中规范化管理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以下对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集中规范化管理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4年至2016年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管理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2010年至2012年手术室一体化管理作为参照对象,两组期间随机抽取手术1000例。

1.2方法

一体化管理也就是实行无菌物品集中供应,包括门诊、体检中心,以及承担门诊住院部妇科器械、门诊口腔科器械、门诊与住院部头颈科器械、机器门诊器械、全院管道处置等。规范化管理的具体做法如下:

⑴制定外来器械准入制度:及时检查生产厂家或公司提供给医院的医疗器械,对各项器材进行统一引进,确保所有的器材都有消毒卫生的认可证明,在进入医院前应确保采购中心批准,以保证外来手术器械的规范管理。

⑵去污区的管理:对外来手术器械要在手术当日前一天送进消毒供应中心的去污区,做好交接工作,并填写《外来医疗器械清洗灭菌登记单》,包括厂商的名称、器械名称、器械商姓名和联系电话、器械种类、数量、灭菌方式、手术日期、手术医师姓名、患者信息、消毒供应中心接收者的签名、器械商的签名。在交接完毕之后,应该按照污染物品分类原则将外来手术器械进行分类,经过标准清洗消毒流程。对于常规的器械利用自动清洗机进行清洗,要将器械轴节完全打开,能够拆卸的要将其拆解,可以使用保护垫或者加盖器械筐。对于精密仪器要手工清洗,严格遵照相关标准流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消毒器械盒用75%酒精擦拭,并放入标识牌,要对清洗机的编号、程序号、锅次和清洗时间进行认真填写并签字。记录好清洗机清洗消毒工艺参数并存档处理。

⑶检查包装区的管理:在清洗完器械之后由检查包装区的专门人员进行接收、检查和配置,确保无误之后进行登记,以方便在月底进行统计收费。在包装器械时,要严格按照物品清洁度检查标准、物品包装质量标准和查对制度执行,按照“一人配置,一人核对”的原则实行,在检查核对无误之后包装并签名。在包装中间放入第五类化学指示卡,以及外来器械包装明细单,在包装外粘贴化学指示胶带[3]。外来器械包装明细单:包括厂家名称、工具名称,电转数量,工具件数,钉子颗数,钢板个数,鈦网个数等具体明细内容,便于上台洗手护士进行核查,在包装外的标签上要注明器械包的常规项目和所有涉及到质量问题的项目。包装中的器械要严格按照包装质量标准,对重量和体积超过标准的要采取拆分包装。

⑷灭菌管理:按照外来器械的性能选择合适的灭菌方式,比如对耐高温高压和耐湿的手术器械,可以采取高压蒸汽灭菌。要严格按照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灭菌质量监测标准来执行器械灭菌,比如对植入性器械,要每一批次进行生物监测,检测合格之后才能够使用[4]。对于不耐高温和高压的器械,则采取低温灭菌法。

⑸发放管理:在上述流程完成之后,检查器械的外包装是否合格,确保包装外化学指示胶带变色完全,生物监测合格,并做好记录之后,才能进行发放。将器械包装送进无菌物品密闭式运送车中,经专用清洁通道送进手术室,如果遇到急诊手术,检查包内化学指示卡合格之后可提前放行。

⑹手术后管理:为了避免使用后的器械受到污染与疾病传播,要及时将器械送回消毒供应中心并按照上述流程处理之后才能取走。

1.3观察指标

比较实行管理前后手术切口感染率和患者投诉率。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 )表示,并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行管理前手术感染率为4.50%,将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管理后,手术感染率为0.7%,患者投诉率为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外来手术器械纳入规范化管理前后切口感染率和患者投诉率比较 n(%)

时间 例数 手术切口感染率患者投诉率

管理前1000 345(4.50) 90(9.00)

管理后1000187(0.70) 37(3.70)

χ263.9323.62

P<0.05<0.05

3.讨论

外来手术器械的材质比较特殊,在厂商供应到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之后,应该及时进行消毒灭菌,但是在某些医院因为没有及时进行清洗或者清洗不彻底,手术感染的发生率和患者的投诉率较高[5]。鉴于此,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应严格执行手术器械管理规范、清洗消毒、灭菌操作规范等强制性卫生标准,将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的规范化管理。针对外来手术器械准入规则不完善、器械清洗质量不合格、包装不正确、不按规定发放等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本次研究中,比较一体化管理和将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管理的效果,发现规范化管理之后,手术切口的感染率和患者的投诉率均得到有效减少,说明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管理的作用显著,推广价值高。

参考文献:

[1]潘德秀.外来手术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6):2541-2542.

[2]马鑫.外来手术器械CSSD规范化管理的研究实施[J].医学信息,2014,27(08):601-602.

[3]夏宗丽.外来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的规范化管理[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6(36):467-468.

[4]李时岩,何小艳,黄国军.外来手术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的消毒与管理[J].大家健康,2015,9(18):279-280.

[5]鞠青,左传同,于莉.PDCA环节质控管理在外来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5,14(02):124-126.

论文作者:曾善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6

标签:;  ;  ;  ;  ;  ;  ;  ;  

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管理的作用探讨论文_曾善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