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手术与传统开颅术治疗脑出血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对比论文_李丰

李丰

(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云南 蒙自 661100)

【摘要】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与传统开颅术治疗脑出血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对比。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脑外科治疗的6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死亡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意识清醒率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效果更佳,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脑出血;微创手术;传统开颅术;临床疗效;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3-0199-02

脑出血为临床常见脑血管病,致残、致死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治疗和生命安全。临床治疗脑出血的传统方法是内科保守治疗,但疗效不甚理想。外科手术的目的在于清除脑部血肿,解除对神经元的压迫,促进神经功能恢复[1]。常规的开颅手术创伤大、脑组织破坏明显,易引起多脏器并发症,临床效果欠佳。微创手术在传统手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采用小骨窗切口,创伤小,脑组织损伤少,尤其适用于皮层或靠近皮层的脑出血。本研究对比微创手术与传统开颅术治疗脑出血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现具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脑外科治疗的6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42~83岁,平均年龄(63.8+3.6)岁,病程1~12h;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4~86岁,平均年龄(65.2+3.9)岁,病程1~9h;所有患者均符合1995年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学术会议制订的脑出血诊断标准[2],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出血量在30~50ml;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模糊,甚至昏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有光反应;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出血量、出血部位等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手术。观察组在CT引导下以血肿中心作为靶点,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穿刺,应用针形血肿粉碎器及生化酶技术引流脑血肿,根据CT复查情况观察血肿是否清除干净,若仍有残留,可向血肿腔内反复注入尿激酶溶解血肿,一般3~5d后血肿基本清除可拔除穿刺针。对照组在全麻下行开颅术,于患侧扩大翼点入路,于颞上回或颞中回血肿至皮层最浅处切开脑组织,清除血肿,电凝或压迫止血,血肿腔置入引流管术后持续引流,待复查CT血肿基本清除后拔出引流管[3]。

1.3疗效判断标准 近期疗效根据患者术后意识及日常生活能力判断。术后意识分为清醒、嗜睡、浅度昏迷、中度昏迷和深度昏迷等5个等级;日常生活能力ADL分为Ⅰ~Ⅴ级。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7.0软件包分析所有临床资料。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属正态分布,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意识情况比较,见表1。观察组意识清醒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比较,见表2。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见表3。观察组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微创手术可在CT引导下准确定位血肿位置,避开大脑皮层重要功能区,采用的血肿粉碎穿刺针仅3mm,在局麻下就可完成,对周围脑组织损伤较轻,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损伤轻、手术时间短的优点。但是微创术不能在肉眼直视下进行,容易导致血肿清除不干净。传统开颅手术虽然能较完整的清除血肿,但创伤大,对脑组织造成损伤重,影响手术疗效。临床研究认为,血肿清除的最佳时间在发病6h以内,血肿时间越长,对脑组织损害越大,阻碍血液循环,加重代谢紊乱[4]。因此,尽早手术清除血肿,打破恶性循环,对预后有积极的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意识清醒率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微创手术优势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薛元峰,严建松,张源源等.微创手术与传统开颅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疗效对比[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7):30-31

[2]赵宏祥,马越捷,赵青军.微创穿刺术与传统开颅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效果比较[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25(1):78-80

[3]谷斌亮.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手术与微创手术的对比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1):31-32

[4]马爱金,郝冬琳,许元丰.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22):70-71

论文作者:李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6

标签:;  ;  ;  ;  ;  ;  ;  ;  

微创手术与传统开颅术治疗脑出血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对比论文_李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