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在识字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李芙蓉

浅谈多媒体在识字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李芙蓉

(渠县渠江镇第五小学 渠县 635200)

多媒体形象、直观的电化教学手段,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静态的内容动态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是符合学生的认识心理规律,有利于调动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同时也是“教育面向未来”的有效手段之一。在识字教学中,要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少不了多媒体的参与。

1、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学之不如知之者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就开了一个好头。实践证明,促进儿童乐学的基本形式的特点是:有声、有色、有形、有境、有趣,理寓其中。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正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之一。通过多媒体技术,烘托场面,使学生在对课文内容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加深对生字的印象,创设乐学的情境。在上“象形字”时,教师就可以很好地运用多媒体。如在教学 “日”时,屏幕上首先出现一个火红的圆圆的太阳,随着鼠标的控制,那圆圆的红太阳就演变成了一个色彩鲜艳的“日”字。学生看到这奇妙的变化,不禁兴奋地拍起手来。学生的识字兴趣被激发了,这一由形象到抽象的变化,使原本抽象的汉字变得具体可感。

又如学习“森林”二字,教师可以先出示郁郁葱葱的森林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说“这是什么”、“森林是怎样的”。学生通过图片自然而然加深了对字义的理解,不难记住“二木成林,三木成森”了。 汉字是一种表义文字,对初学汉字的一年级学生讲解字义是件难事,往往是越解释越深奥、越解释越糊涂。多媒体提供了丰富的图象,学生只需看看画面,对字义就能意会,无需教师多讲。教“笔”字,屏幕上先出现一支毛笔,上面是竹杆,下面是笔毫,学生很清楚地看到竹杆变成“竹”,笔毫变成了“毛”字,他们明白了为什么“笔”是竹字头和毛字组成,并牢牢记住了“笔”的字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利用多媒体,引发学生的读字高潮

新教材的识字量很大,新学的生字宝宝在课文里学生还能认出他们的面孔,可一旦换个语境或组一个新词学生在认读时就有困难了。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不断的创造机会让学生多读,配套的生字卡片上的词汇很丰富,但老师如果在课堂上一味的让学生读枯燥的词语,他们学习的欲望就会下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 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可以满足他们好动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稳定,而且注意的紧张程度也较高。在课件中设计游戏,寓教于乐,使学生乐学、爱学,牢固地掌握词语。

如在教《秋天的图画》一课时,我在上课时,把词语也做成了一张张的落叶,告诉同学秋姑娘给我们送信来了,同学们热情高涨,词语随着一张张枯黄的落叶送下来,学生伸出小手犹如身临其境走进了金色的秋天接数叶,大声读着词语,时而快、时而慢,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小眼睛里蹦射出智慧的光芒,朗朗的读书声中体现出他们的自信、喜悦,可爱的脸蛋上显示出他们的认真,专心。词语读好后,同学们都嚷道还要接树叶,读词语,同学们这种爱学、乐学的场面不正是老师梦寐以求的吗?

摘星星游戏也深受同学们的喜欢,教师利用多媒体制作生动、趣味的画面,画面上有五彩的星星,根据学生的需求,点击星星,随即在星星里闪现出词语,学生只要读出,电脑里就出现表扬他的话:恭喜你,你摘到星星了。然后又是“啪啪啪”的掌声,拍的学生心花怒放,有学生读不出,屏幕上就会传出鼓励的话语:继续努力,别灰心。学生们做这种游戏时很开心。词语在不知不觉中都掌握了,学的轻松,学的扎实。

3、利用多媒体,规范学生的写字步骤

教学生字,不仅要科学识记,还应通过指导,让学生把字写得正确、美观。小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面对枯燥乏味的笔画,我们同样可以运用动画教学笔画,分析结构,运笔示范,把比较抽象的起笔、行笔、收笔等过程直接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趣,易于理解笔画、结构等特点,便于记忆摹仿。一般生字学生都能自己“析形索义”,遇到难写、不易理解的字,则可以充分发挥电教优势,化难为易,使学生正确识字、书写。范写时,屏幕上出现较大的田字格,教师可根据需要调控“描红”的速度。学生跟着屏幕逐笔“描红”。书空完毕,田字格中出现的是笔画形状准确、布局合理的范字,右边是同步显示的该字的笔顺。这种比传统书本、小黑板字样更清晰、对比更强烈的范例,使学生一开始学写字就有规可循。经过这样有序的训练,学生的字一般都写得比较整齐规范。有些生字的笔顺较难记,可利用多媒体出示字的笔顺,加深学生的印象。例如教“国”时,学生往往会先写“口”,再写“玉”,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教学后.由于击一次键.计算机上出现一个笔划,这个字的笔顺笔划在屏幕上清楚地显示出来。

利用多媒体可以生动地分析字形,字的间架结构。字的结构有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等。多媒体可以用不同颜色将字的不同部分区分开,醒目地标出字的间架结构。如教学生字“削”,可先出示“肖”,让学生回答加部首可成什么字,有“消、宵”。再出示“削”,让学生用熟字记住生字的字形。再用红色标部首,黑色标偏旁,这样,学生就会说:“削是左右结构,左宽右窄。”把电教媒体设计的信息流和知识内容的全过程作同步,以达到强化认知的目的。

低年级学生刚开始写字,老师的示范和评点尤为重要。利用实物投影仪指导学生书写,既可以清楚地看到老师的握笔姿势,又可以看到老师是如何起笔、运笔、提按转折,使写字教学的指导具体化、明朗化。同时又可以把有代表性学生的作业置于实物投影仪上,让全班学生一起来评一评、议一议。学生能直接观察到自己写字的缺点,明白自己“字难见人”的症结所在,并且在对照自我的同时,产生一种把“要我写好字”转变为“我要写好字”的紧迫感,激发班级学生的习字兴趣。

4、利用多媒体,加强学生的用字练习

一个汉字在学生的脑中扎下根,还必须通过反复练习,及时反馈,来强化记忆。多媒体技术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交互性。

汉字中许多形近字,小学生用字不分语言环境,不管字义,随便就用,所以必须通过练习,强化记忆,形成正确的用字习惯。如“渴、喝”两字,极易混淆。教学时,先随图出示“喝”字,让学生明白喝水要用口来喝,闪动偏旁“口”,加强刺激,再让学生组词。接着随图出示“渴”字,让学生明白是缺水了,是“三点水”旁,闪动“三点水”旁,让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说说要用“喝”字还是“渴”字。这种由图到字,再应用的学习过程,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并能培养学生正确识字的习惯。

总之,伴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不断广泛应用与课堂教学,过去单一的语文教学模式正在不断的转变,枯燥的语文教学将日益变的生动有趣起来。相信在今后的课改实验实践中,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论文作者:李芙蓉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7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3

标签:;  ;  ;  ;  ;  ;  ;  ;  

浅谈多媒体在识字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李芙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