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论文_张霞

浅析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论文_张霞

黑河市爱辉区罕达气镇中心卫生院 164343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我院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出现失眠的原因及其护理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09年9月~2011年2月住院的84名老年脑血管患者。将其健康状况及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发现影响老年脑血管患者身体状况的主要因素是环境和心理因素。而且,除了身体状况有很大好转之外,还发现实行护理干预前,患者的失眠症74例,干预后,患者的失眠症15例,进行干预前后,患者的失眠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针对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患者失眠的发生率,并且减轻患者失眠的症状。

关键词:脑血管病;老年患者;失眠;临床护理观察;护理对策

Objective:To study the causes and nursing measures of senil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patients with insomnia in our hospital.Methods: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was to select 84 elderly patients with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in September 2009 ~2011.The effect of health status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Results:it was found that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physical condition of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were environment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Moreover,in addition to physical condition is greatly improved,also found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patients of 74 cases of insomnia intervention,15 patients with insomnia,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patients with insomnia rate compared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01).Conclusion:targeted nursing measures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insomnia,and reduce the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insomnia.

Cerebrovascular disease;elderly patients;insomnia;clinical nursing observation;nursing countermeasures

脑血管疾病有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高等特点。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患者的致死率已经明显降低,然而,患者致残率仍旧较高,近2/3病人因为脑血管疾病而造成了神经损害,遗留下不同程度后遗症,通常表现为肢体功能障碍,这给脑血管病人以及家属带来了诸多不便,并给社会造成极大负担。现总结性归纳我院对84例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护理措施的治疗方法和实施效果,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9月~2011年2月在我院治疗护理的84名老年脑血管病患者的信息,其中脑血管病患者同时伴睡眠障碍,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42例;患者年龄51~79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2.1+2.1岁。其中,患有脑梗死者48例,患有脑出血36例,其中伴左侧偏瘫者27例,伴右侧偏瘫者25例。患者住院时间为15~30d,平均住院时间24d。84例病人的肢体肌力都在I~Ⅲ级。

1.2护理方法

1.2.1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日常护理:针对患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如果无意识障碍,患者可在发病第2天或病情稳定后的5~10天采取早期的康复护理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患者可以用仰卧位姿势、侧卧姿势轮换,患者每1~2h便翻身1次,配合运动,比如上下肢关节内旋、屈伸、外展,每组动作均做10次,在根据患者的病情逐次增多,每天做1~2次。本文的84例患者按两种卧位轮换交替进行,患者无褥疮发生,也无肌肉萎缩或者关节挛缩等一系列并发症。对于患肢的摆放,当采取仰卧位时,患者胛骨应处于前伸位,而且患侧的上肢也垫枕。使用健侧卧位时,患者肩胛骨应处前伸位位置,患者患侧的肘关节要伸直,掌心要向健侧。

患者下肢正确的摆放可防止患者髋关节的内旋、内收。这些护理措施都能为患者早日康复打下基础。对患者进行按摩时,按摩顺序应该从远心端到近心端,力道应该先轻后重,由慢而快,由浅及深。每日按摩2次,每次按摩20min。对于脑血管病人,按摩区域应为上肢应该从手指道前臂及肩关节周围区域,下肢应从患者的脚趾到小腿再到大腿,患者的髋关节周围应用樟脑酒精来轻缓按摩。通过对患者进行按摩,发现有53例患者反映感觉舒适满意,其余患者也反映良好。

1.2.2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脑血管疾病患者自发病起,便面临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进行康复护理要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创造整洁良好的睡眠环境,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往往患者睡眠环境的好坏也影响着患者的睡觉质量。患者面对陌生的病房环境,如果病室狭小,患者的生活习惯随之改变,再加上身体状况不适等因素,会使患者丧失安全感,进而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另外,患者对疾病康复状况的担心,检查治疗活动对患者身心的影响,都会加重患者的精神负担,严重影响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恢复。这时,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切实做好生活护理工作,对患者进行语言安慰,做到关心体贴,增强护患勾通,让患者增加对护理人员的信任。进而了解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需要和情绪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鼓励患者树立勇敢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

2结果

进行干预前,84例患者中,失眠症患者74例(88.1%)中,轻度失眠36例,占42.8%;严重失眠38例,占45.2%。干预后,84例患者中,失眠症患者12例(17.9%),轻度失眠9例,占10.7%;严重失眠6例,占7.1%。说明护理干预效果良好。进行问卷调查之后发现,影响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环境因素,为45例;其次是心理因素,为17例;而疾病本身的影响,为22例。因此,应该从多方面入手,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3讨论

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患侧长期处于被动状态,一旦患侧的位置不对,就会引起一系列不良症状。因此,在制订早期脑血管疾病患者康复计划时,要对计划有充分考虑,康复计划对患有脑梗塞的患者康复有举足轻重作用。在急性期,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早期训练幅度不宜过大,这样可以减轻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肢体疼痛。对于卧床期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康复锻炼的目的是使肢体维持正确姿式,保持良好的体位应该贯穿整个康复治疗过程,这样就能让患者适应正确姿式,防止不良症状的出现。

患者离床期,就要根据患者病情和肢体功能,依照循序渐进原则来锻炼,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率,还大大减少患者致残率,减少患者的并发症,进而改变了以往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因为康复护理不当,导致半身不遂的症状。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观察之后,我们发现对患者进行早期床边康复,进行语言训练,能有效减少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并发症,能有效提高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肢体功能,对减少患者的致残率有积极明显的效果。

护理工作除了配合医疗工作,还要独立发挥护理工作的职能,在此项工作中发挥护理人员的自主性,并依靠有效的护理手段,尽早帮助患者康复出院,回到新的健康生活中去。与患者的接触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重建立新型友好护患美系,以此使患者在心理上得到鼓励和支持,提高护理人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综上所述,对脑血管疾病患者实行功能锻炼,有简单易行,康复效果显著等优点,值得在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兴中.急性脑血管疾病恢复期治疗[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1,6(3):116

[2]钟布维.降压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护理[J].中国急诊学杂志,2005,5(10):2354,

[3]杨亚娟.急性脑卒中的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1999,4(3):168.

[4]朱巧凤.脑血管患者瘫痪肢体的功能康复训练[J].护士进修杂志,1995,lo(5):362

论文作者:张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8

标签:;  ;  ;  ;  ;  ;  ;  ;  

浅析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论文_张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