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无痛人流200例临床分析论文_陶,峰,吴利君,蒋嫣,王美云,聂鑫

陶 峰 吴利君 蒋 嫣 王美云 聂 鑫

(安徽省铜陵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 安徽 铜陵 244000)

【中图分类号】R714.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5-0038-02

人工流产术(人流)是妊娠14周以内,因疾病、防止先天性畸形儿出生、遗传病及非法妊娠等原因而采用人工终止妊娠的手术,或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方法_1]。人工流产手术简单、需时短暂,一般不需要麻醉。吸宫术顺利时3~5 min内即可结束操作,但术中扩张子宫颈和刮吸子宫内膜时可使病人感到极度疼痛和不适,出现精神过度紧张,强烈刺激可引起反射性心率、血压变化,严重时出现人流综合征[1] 。为解除受术者恐惧心理,减轻术中疼痛,减少人流中引起的综合反应,我院近年来应用丙泊酚开展无痛人流,在临床上常见静脉注射异丙酚行无痛人流,但单独用异丙酚麻醉效果常难达到充分,且用药量大,采用局部麻醉复合异丙酚进行麻醉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将资料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门诊2013年05月-2014年05月自愿要求行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

无痛人流术早孕妇女10O例为A组;另选择同等条件而术中、术后未用任何药的早孕妇女100例为B组。两组患者年龄20~45岁,孕龄7~10周,经尿或血HCG检查(+),B超证实为宫内孕,均无明显心、肺、肝、肾疾病,无癫痫病史,行妇科检查,测血常规、白带常规。吸宫时负压控制为400~500 mmHg。

1.2 用药方法术前禁食6 h,禁饮4 h。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经鼻导管吸氧,做好BP、SPO2 、HR、RR监测。手术医师检查病人后,消毒铺巾,经手术医师在宫颈管内置人1% 利多卡因浸湿的棉球,3 min后经静脉缓慢注入不稀释的异丙酚1~1.5 mg/kg,待病人意识消失后置细导尿管人官腔内注入利多卡因,开始手术操作。术中必要时静脉追加异丙酚2O~40 mg,以维持适当的麻醉深度,麻醉医师全程监护。用药组为经导尿管缓慢注入1%利多卡因8ml,停留2 min后取出导尿管;对照药为经导尿管缓慢注入生理盐水8ml,停留2min后取出导尿管,探查宫腔深度,扩张官颈,行负压吸引人流术,专门护士双盲法给药,并作术前后病人血压、脉搏、体温、手术出血量及组织物量的登记。两组病人均由同一医师操作。

1.3 判定标准[2] 镇痛:(1)显效:术中完全无痛,表情自如、安静;(2)有效:仅轻度腹痛,牵拉感,基本安静;(3)无效:术中感明显疼痛,不够安静或大声呻吟。宫口松弛:(1)显效:能一次性通过6号宫颈扩张器;(2)有效:能一次性通过5.5号宫颈扩张器;(3)无效:需选用≤5号宫颈扩张器。人工流产综合征的诊断标准[3]:① 术中心率降至6O次/分以下。或心率下降超过20次/分,并伴有恶心呕吐、心慌胸闷,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五项有3项以上者 ②术中血压降至11/8 kPa以下者,或 收缩压下降3 KPa以上且有3项全身反应者。

1.4 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 检验,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的无痛率和镇痛有效率均显著高于B组(P<0.01),醒后自述无疼痛感,成功率100% 。B组人流综合征发生率15%,A组无人流综合征发生病例。两组宫口松弛度、术中出血量与吸宫不全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P>O.05)。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要求用无痛的方法来终止妊娠。理想的人流镇痛必须具备:(1)操作简单,起效迅速;(2)镇痛和无记忆,效果确切;(3)苏醒快,安全,即术毕意识完全恢复,30 min内自行离院;(4)无任何后遗症。丙泊酚是一种新型短效静脉麻醉药,起效快,代谢快,效果确实,恢复迅速,平稳,效果确切,副作用小,苏醒后意识完全恢复且对手术无记忆、无明显积累等优点,还可抑制迷走神经反射,操作简单安全、有效,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更不会影响智力和以后的生育,苏醒后3O~ 60 min精神运动试验即恢复正常 。但丙泊酚镇痛作用较弱,对人流手术刺激常难达到理想的麻醉效果,单独应用时,剂量偏大。对呼吸、循环系统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丙泊酚对心血管、呼吸系统抑制作用随剂量增大而表现明显,因此应用受到明显限制。利多卡因是局部麻醉药物,利多卡因毒性低,其穿透力及扩散力均较强,且无过敏性,在镇痛和松弛宫颈肌肉作用的同时还可稳定心率。宫腔内注药可使宫腔粘膜下及宫颈内口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麻醉,阻断扩宫及吸宫时吸头对官腔的吸刮引起的痛觉传导,减轻由于牵拉、扩宫及吸宫的刺激引起的神经反射,达到减轻病人痛苦的目的,明显减少人流综合征的发生。此外,由于用药后官颈内口松弛,使扩宫过程缩短,从而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质量。从本文结果可知,局部麻醉复合异丙酚麻醉,能显著减少异丙酚用量,一般术中不要再追加药量,减少其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仲廉,邓乃封.妇产科麻醉.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20 —222.

[2]曾静影,谢淑霞.利多卡因对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1,7(4):210—211.

[3]宋乃曦,李伟华,陈苏云.人工流产术应用利多卡因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6,11(z):107

论文作者:陶,峰,吴利君,蒋嫣,王美云,聂鑫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5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0

标签:;  ;  ;  ;  ;  ;  ;  ;  

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无痛人流200例临床分析论文_陶,峰,吴利君,蒋嫣,王美云,聂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