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慢性踝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评价论文_李登高

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中医医院骨科 7264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慢性踝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踝关节损伤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各34例。对研究组患者应用芍药甘草加味治疗,对参照组患者应用西乐葆方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指标数据。结果:两组患者AOFAS踝-后足评分指标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踝关节损伤患者应用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发展,达到预期治疗效果,在临床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芍药甘草汤加味;慢性踝关节损伤;临床效果

根据临床调查发现,目前我国患有踝关节损伤的患者占有一定比重,其已经成为临床常见病之一。踝关节损伤患者在患病初期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随着病程的推进,患者容易发展成慢性踝关节损伤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1]。慢性踝关节损伤应用传统常规方法治疗临床效果一般,本次实验选取68例慢性踝关节损伤患者,对其中34例患者应用芍药甘草汤加味方法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具体实验过程、结果数据详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踝关节损伤患者68例为实验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临床检查均符合实验要求。68例患者中有女性患者30例,男性患者38例,最大年龄为55岁,最小年龄为16岁,平均年龄为(35.5±1.5)岁。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34例。对于本次实验两组患者及家属均知晓,并且签署同意书。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平均年龄等指标对比分析,数据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参照组治疗方法

对参照组的34例患者应用西乐葆治疗。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患病情况应用西乐葆治疗,嘱咐患者口服用药,服药频率为每天一次,服药剂量规格为1片/次,连续服药两星期,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2.2 研究组治疗方法

对研究组的34例患者应用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医护人员安排患者进行常规检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开具中药处方,其中所含中药材有茯苓、甘草和乳香各10g,同时还有另外两味剂量为10g的中药材丹参和没药,还需要威灵仙15g、白芍30g和最后一味中药材木瓜15g。医护人员嘱咐患者将中药材放置一起煎制装袋,每天服用两次,1袋/次。持续服药时间与参照组相同[2]。

1.3 指标评判标准[3]

本次实验根据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判定,主要应用踝-后足评分系统来完成。这一系统是由美国骨科足踝协会制定的,这一系统主要由六部分组成,共100分。

前两部分即为患者的最大步行距离项目和地面步行程度项目,这两项内容的分值相同,最高分为5分,最低分为0分,患者步行距离远及患者能够自行在不同类型情况的地面行走,即判定为5分,但是患者步行距离比较短并且患者行走困难、不能够自行行走,即判定为0分。

第三部分是患者的异常步态项目,其中患者存在比较严重的异常步态情况,即判定为0分,反之为8分。

第四部分是关节功能活动项目。通常情况下,患者接受临床治疗后无论是正常生活还是参与活动关节仍然无法自由活动,不能够行走,即判定为0分;患者正常生活关节活动困难并且参与活动也受阻,患者需要床头、衣柜或者墙面扶持站立,即判定为4分;患者正常生活关节活动较好,但是参与活动动作幅度较大关节活动受阻,需要适当扶持站立,即判定为7分;患者能够生活自理,自行走动并且能够积极参与活动,不受限制,生活质量较高,即判定为10分。

第五部分,关节活动项目。这一项指标的总分值为32分,对患者的关节活动情况进行评分观察,这一项指标与上一项指标存在关联性,分值越高,患者的关节功能情况越好,临床效果和预后质量越明显。

最后一部分,疼痛项目。这一项目指标共计40分,根据不同程度疼痛感分成四个梯度。经临床治疗后,患者没有出现任何疼痛感,正常生活不受任何影响,即判定为40分;患者存在轻微疼痛即判定为30分;比较强烈的疼痛感但是能够忍受即判定为20分;不能够忍受的强烈疼痛感,并且持续不断的疼痛即判定为0分。

1.4 统计学处理

对所有患者的实验数据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患者的评分指标用()表示,用t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研究组患者应用芍药甘草汤加味方法治疗,对参照组患者应用西乐葆方法治疗,两组患者踝-后足评分指标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为具体实验数据。

3 讨论

关节损伤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娱乐活动参与均会造成较大影响,发病初期医护人员和患者都要足够重视,根据患者的实际患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以此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但是有很多患者临床治疗不及时或者踝关节固定时间不够,患者很容易发展成慢性踝关节损伤,这种情况患病时间比较长,对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会造成较大影响。慢性踝关节损伤常用西乐葆方法治疗,但是临床效果一般,并且具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容易造成患者心血管、胃肠道损伤等。本次实验选取68例慢性踝关节损伤患者,对其中34例患者应用芍药甘草汤加味方法治疗,对另外34例患者应用西乐葆方法治疗,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踝-后足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认为慢性踝关节损伤主要是伤及经络、血行不畅造成的,在临床治疗中应用芍药甘草汤加味方法,能够从根本上控制患者病情发展,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作用,有利于患者患病处消肿散瘀,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4]。

综上所述,在慢性踝关节损伤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芍药甘草汤加味方法,在达到预期临床效果的同时降低药物副作用的影响,在临床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翁士颐.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慢性踝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2):1751.

[2]郭仲秋.慢性踝关节损伤采用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14(6):517-518.

[3]丁春,许波良.张仲景芍药甘草汤加味预防化疗引起的外周神经毒性反应的临床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11):14-15.

[4]王玉杰.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原发性痛经200例的临床疗效[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4):86-86,145.

论文作者:李登高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1

标签:;  ;  ;  ;  ;  ;  ;  ;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慢性踝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评价论文_李登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