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抓好党的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党的建设论文,利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去年2月20日在我市领导干部“三讲”教育会议上首先提出的。一年来,我们不断地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并用以指导党的建设,收到明显效果。
一、按照一切为了人民利益的要求抓好党的思想建设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要实现这个宗旨,就要解放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促进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促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们作为党的干部,首先就要坚持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努力站在发展先进社会生产力的最前沿。要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来统一思想,带领人民积极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正是体现了“三个代表”的要求。可是有些同志一下子转不过来,还循守着计划经济时的旧观念、旧框框,改革开放放不开手脚。当时高州市委深入地学习中央有关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冷静地分析形势,大胆地进行思想观念更新,要求各级党组织用先进的思想武装党员,教育党员用超前的战略眼光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来探索发展思路。一是不盲目照搬外地以工业起步的经验,而是从本地农业资源比较丰富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确立“农业起步,以农促工,以工带农,全面发展”的经济发展之路,大胆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大力发展以水果为龙头的“三高”农业。去年全市水果面积达176万亩,人均1.2亩多,总产量67.1万吨,产值27.1亿元。全市山地亩产值665元,为全省、全国之冠。农业总产值连续7年全省第一。二是选择有利于共同富裕的生产模式。当时,市委意识到农村人口众多,经济底子薄,如果好大喜功、过于集中,难以解决千家万户致富的问题,于是决定走“家家种果家家富”的路子。市委领导分头到挂钩乡镇发动群众种果,各基层党支部搞种果示范园,党员联系农户一起种果,在全市形成了千家万户种果致富热潮。1999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721元,比1978年的159元增长了22.3倍。全市农民家庭纯收入超万元的有26.4万户,占总农户的90%。三是不搞害民的“政绩工程”,把立足点放在群众的利益上,作决策办事情设身处地地考虑群众的利益。我市搞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工农业生产等,都首先考虑群众利益,考虑群众的承受力,考虑是否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经过“三讲”教育后,我们抓党的思想建设思路更加明确,市委要求在新世纪要以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要求高州“继续作出新的成绩”的指示为指导,坚持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特别要大力推进我市“四个化”(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努力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由于我们把党的建设同发展大计结合起来,以抓党建促发展,用先进思想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因而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建设一支真心实意为群众的干部队伍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对党的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干部队伍素质如何,关系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能不能落到实处。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要认清自己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从严要求自己。在经济发展、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的情况下,从严要求自己,保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我市地处山区,发展经济的条件相对较差,要加快社会经济发展,必须比沿海开放地区和平原地区付出更艰苦的努力。因此,我们一直注意认真抓好干部队伍建设,严格选配好各级领导班子,努力培养一支素质较高,清正廉洁,吃苦耐劳,扎根山区,能真心实意为群众的干部队伍。一是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把群众公认是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综合素质高、政绩突出、廉洁务实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对那些脱离群众、“坐而论道”、“崇尚空谈”的干部决不提拔重用。二是按“三个代表”的要求教育干部。使干部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解决好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和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做决策干工作都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三是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我们实行了干部与群众“三同”制度,规定领导干部每年要用1/3的时间下基层,并且至少有15天时间深入基层与农民“三同”,以实际行动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事实证明,领导干部只要深入群众、扎根群众、依靠群众,什么困难都可以解决。许多农村老党员都说:“经过‘三讲’教育后,干部作风转变了,党的好传统又回来了,‘三个代表’真灵。”
三、建立一切为了群众的党建机制
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的利益,我们抓党建工作也要首先考虑人民利益。如果在党建工作中教条化,或者摆花架子,严重损害人民利益,不但不能把党建设好,而且会遭到人民的反对。所以我们抓党的建设,建立党建机制,首先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改革开放20多年来,社会经济得到较好的发展,但也要清楚地看到,有些地方和单位的党组织软弱涣散,党不管党,治党不严,致使少数党员干部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忘记了党的宗旨,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搞官僚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有的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欺压群众,损害人民的利益。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坚决纠正,切实加强党组织的建设,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建立党建工作责任区制度。除明确各级党组织负责人为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外,还划分党建工作责任区,做到市委常委有党建工作责任片、每个镇(街道)党委成员有党建工作责任区,分片包区抓好党建工作,保证领导到位。二是制定树立先进与整顿后进相结合制度。我们为在基层党组织中形成创优争先机制,在全市开展争创“五好”党支部和“六好”党委活动,对党委和党支部每年考核排队,实行动态管理,对排出是后进的党组织,由市委派驻工作组限期整顿提高,并对抓基层党组织建设不力的班子及时进行调整。对考核表现突出的党组织,市委除表彰奖励外,还树为学习榜样。三是党员轮训制度。主要利用党校和党支部活动室,根据各个生产季节,经常对党员进行科学文化和实用技术培训,让广大农民党员普遍掌握一两门实用技术,使他们成为村中勤劳致富、科技致富的能手,以带领群众致富。四是党员联系户制度。农村党员每人联系10户农民,帮助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我们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指导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使党建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并大大促进了全市两个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