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方法论文_邹麟

浅谈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方法论文_邹麟

邹麟(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五星初级中学校 四川 兴文 644400)

摘要: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中提出的教育任务之一,就是要教育学生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并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而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健康,发展运动能力,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之一。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学方法;要素;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10-050-01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教育观念、教学指导思想的更新。要从传统的以体育知识技能的灌输传授转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育。教师只注重教授技术动作,学生单纯模仿技术动作,不注重基本理论和技术理论的教育,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也要不断创新,由简单的“一刀切”方法手段,向促使学生的一般发展、共同发展与特殊发展、差别发展相结合。教师应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年龄阶段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或创新出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这对提高中学体育教学效果有着重大的意义。我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尝试用以下方法教学,使体育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一、创新体育教师的教育观念

为了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我们首先需要创新初中体育教师的教育观念,观念在教学中是具有根本性地位的,是方向性的东西,只有创新教育观念,才能够有效转变课堂教学模式。为此,初中体育教师应当多多参加学校组织的交流和培训,并深入探究新课标的改革,从而具有自身独到的理解,更新自身的体育教学观念,与此同时,学校内部也可以定期组织相关的教学交流和研讨会,让教师相互之间探讨教学心得和体会,取长补短,最终达到教育观念的整体进步。最后,教师应当充分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点,从而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开展合适的体育教学,达到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二、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融言、行、情为一体的教学方法,是一种能寓教材内容于各种有益的活动情景之中,并通过创设具体场景,激起学生浓厚兴趣的教学方法。它是利用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参与的情绪,引导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能使学生进一步挖掘大脑的潜能,最大限度的投入、参与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落实思想教育都有非常好的效果。创设情景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也可用语言,教具,人体形象等手段创设,这就要求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因地制宜,灵活运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体育绘图与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方法媒体化是指把教学内容用多媒体形象、逼真地展现出来,便于学生观察和模仿的教学方法。在我们的体育课堂里,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愿望,更利于学生技术动作定型的清晰完整,有效的达成教师预设的课堂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媒体化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一种挑战,似乎也是大势所趋。它不仅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而且直观形象,伴有动态变化,把语言无法说清的动作演示的一清二楚。比如:在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的教学中,老师用语言阐述起跳――腾空――摆腿――落地的动作过程显得苍白无力。但把这个过程做成课件,用媒体化的方法表现出来,学生就一目了然,一览无余。不用老师讲解,学生就可练习。这样就可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交往能力。当然,这种方法对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设备要求较高,可根据本校具体情况斟情实施。

四、将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

初中体育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个人技能,而忽视了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将拓展训练引入课堂教学中,创建新颖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首先,学习球类运动时,教师讲完基本的理论知识后,教师可以把学生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对抗比赛,学生在小组比赛的过程中自然会和他人沟通,自然会和其他的学生一起根据队伍中的实际情况制订战术策略,自然会和其他的学生建立良好的友谊,提高学生团结友爱和竞争的意识。其次,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将适合的拓展训练项目引入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以生死电网的应用为例,教师在操场上设置几根竹竿,并利用绳子在竹竿间形成不同大小的网格。项目开始时全体学生站在网的一边,项目进行时学生只能借助其他学生的力量通过网格,当所有的学生全部通过网格到达对面时项目结束。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生死电网的拓展项目,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理解、倾听他人,如何让他人更容易接受,如何合理分配资源,使学生认识到个人的利益与整个团队的利益关系:个人好胜与莽撞都会遭遇淘汰,只有依靠团队的力量才能顺利完成任务。除了生死电网外,信任背摔、雷区取水、驿站传书等训练项目均可以引入课堂教学中。教师将拓展训练引入课堂教学中,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充分发挥了体育课程的育人作用。

五、教师要善于反思

反思是提高教学能力的有力工具。一节体育课结束后,教师要及时结合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教学效果、个人经验进行自我反思。这有助于教师总结经验教训,促进有效教学。具体进行教学反思时,要注意“不求全面,但求深刻”。这样教师的教学经验才会越来越丰富,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会逐步提高,学生也会越来越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这样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尊重,体育教学主体性得到体现,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开发,个性得到发展。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致不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待提高;教师未能以人为本充当主体地位;要推动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发展,就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教师在恰当的时候提供指导,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丰富教学方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水平。

论文作者:邹麟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0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  ;  ;  ;  ;  ;  ;  ;  

浅谈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方法论文_邹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