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论文_李文民

班主任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论文_李文民

山东省昌乐县鄌郚镇中心小学 262400

多年来,班主任对学生的要求一直奉行的是一个“严”字,“严师出高徒”似乎已经成为千百年来教育界的金科玉律。从一定意义上说,对学生严格要求当然必不可少,没有严格的纪律,很难形成良好的班风与学风。可是有了严格无比的纪律,为什么班级的管理还是漏洞百出,为什么学生还是不感激恩师的严厉再造呢?

根本原因就在于相当一部分班主任仍然没有意识到“情感”、“赏识”、“鼓励”、“沟通”等主观因素在教育中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弱智”、“耗子屎”、“笨猪”等等一系列带有人身攻击的语言在教育教学中可谓是屡禁不止、不绝于耳。除了语言的轻视外,学生只要稍有违规,就要求学生请家长、罚站、扫地之类的小惩大诫,或者再来点隐性的歧视。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哪里还有信心与勇气去面对全班学生,哪里还有热情与认真去积极地学习呢?

一些被班主任列入差生行列的学生要么被安排在教室“被遗忘的角落”,对其不闻不问,要么指定在教室最显赫的位置,进行严密监视,导致这些学生长期得不到班主任热情和正确的指导,思想上的包袱越来越重,进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又加之同学的嘲笑,学习成绩的下降,家长的打骂,对学习更是心灰意冷、信心全无。他们在这样一种成长氛围中,思想渐渐变得麻木,体会不到班集体和家庭的温暖,更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导致敌对情绪的增长,厌学、逃学甚至轻生。

对于这种学生,尽管他们的学习成绩差,调皮,管不住自己,身上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离好学生的标准有很大的距离。但是他们都有学好的愿望,只要他们在努力学习,只要他们有一点点进步,班主任就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勇气和信心。因此,班主任不能把学生“一棒子打死”,要对学生多一点热情,少一些冷落。对每一位学生都要“露点满意的笑脸”,学会用赏识发展的眼光去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信心。每天给学生一个发言的机会,每天说句鼓励学生的话,每天送给学生一个微笑,每天找一名学生谈话。

实践证明,在一个班级中,班主任的思想、情感、态度对学生的心理以及整个班级的班风、学风都能产生很大的影响。那么,作为一名尽职尽责的班主任,该如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呢?

树立服务学生的意识。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不应是高高在上的神的位置,而应该在学生心中建立一种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朋友形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建立这种良好的形象,班主任应该在心底树立一种服务的意识,多为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考虑,而不是仅仅盯着成绩妄断学生的好坏。只有班主任有了服务学生的本民思想,学生才会觉得自己是班集体的主人,才敢说实话、真话,才敢出主意,才敢对班集体负责。只有学生在班级活动中找到自己的舞台,才能充分发挥和展现自己的优点和特长。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意识。不放弃任何一学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使是最完美的学生也会有缺点;同时,哪个学生也不会是一无是处,即使是最差劲的学生也一定有他的优点。

鲁斯小时候,由于父母工作忙,无暇管教,成天在下层社会厮混,学会了偷盗、说脏话、打架等等,成为十足的不良少年,父母没有办法,只好将他送进了感化学校就读。在学习期间,由于恶习不改,几度被退学,成为人们眼中无药可救的坏学生。正当此时,他遇到一位深具爱心的老师马夏思,发现他在棒球方面颇有天赋,于是每天把他带往学校训练。一面指导他练习棒球,一面帮助他纠正缺点。每当打出漂亮成绩,马夏思便会对其不断地进行赞美。由于老师的积极肯定和鼓励,使得鲁斯十二岁便能上场比赛,最终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棒球明星。

从鲁斯的个案中,我们不禁反思,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真正能做到有教无类得有多少。问题学生在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有,每个老师都遇到过,但很多被过早地下结论,被鄙视,被放弃,最终成为社会的负担。因此,班主任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每个老师都应树立“心目中不应该有坏学生”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谈到人才,很容易让人想到振聋发聩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班主任应该坚信每位学生都能成才。对学生的点滴成长与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与热情的鼓励。这不仅是一个方法问题,更是一个教育观念问题。从心理学的教育讲,教师若能对学生进行正确评价,及时的表扬,热情的鼓励,则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其积极性。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们,对学生多鼓励、多表扬,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他们的个人和集体的荣誉感,强化班级的凝聚力,同时还能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化,一个教师善于表扬,就意味着他赢得了教育上的主动权。

树立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意识。大教育家孔子云:“少年居性,习惯为之常”;而培根在《论人生》中便明确指出:“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生。”因此,在幼年就应该通过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由此可见,幼年养成习惯的好坏对人生有直接影响。班主任在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有不容忽视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总之,要做一个现代的合格的班主任,就要致力于创设一种师生相互尊重、理解、宽容、友爱的和谐氛围。运用心理、情感教育的观念来管理班级,使每一位学生在鼓励中学会细心,在宽容中学会自强,最终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论文作者:李文民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10月总第2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

标签:;  ;  ;  ;  ;  ;  ;  ;  

班主任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论文_李文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