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阿司匹林对上消化道黏膜影响的观察论文_董学涛 齐新 刘艳迪

董学涛 齐新 刘艳迪 ( 天津市人民医院 3 0 0 1 9 1 )

【摘要】目的 旨在回顾性观察长期口服小剂量ASA 进行心血管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的老年患者进行对照,针对他们胃镜下粘膜损伤的情况,以及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有无相关,判断ASA 对上消化道损伤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自2011 年10 月至2013 年9 月内镜中心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资料共197 例为对象,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粘膜损伤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上消化道粘膜损伤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长期小剂量阿司匹林可导致消化道粘膜损伤发生率增加, 对使用阿司匹林的患者我们要严格掌握适应症,根除HP 治疗,必要时加用抑酸剂及粘膜保护剂,减少阿司匹林不良反应。

【关键词】阿司匹林 粘膜损伤 幽门螺杆菌

【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2-0114-02

一、背景及目的

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且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方面,阿司匹林(A S A)因为其能够有效降低心脑血管事件,且价格低廉,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已有大量的随机对照研究显示小剂量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具有良好的作用[1]。然而,随着它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也逐渐被心脑血管医生及消化科医生所关注。A S A 最为常见副作用发生于消化道,作为环氧化酶( C O X ) 的非选择性抑制剂,阿司匹林作用于血小板C O X -1 的特定部位使其不可逆地乙酰化,从而抑制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H2( P G H2),进而减少血栓素A2( T X A2) 和前列环素( P G I2) 这两种重要的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合成, 发挥抗血小板的作用[2],同时阿司匹林也不可逆作用于胃肠道粘膜的C O X -1,使胃肠道粘膜合成前列腺素( P G s ) 这一粘膜屏障因子的能力下降,从而引起胃肠道副作用发生。针对消化道的不良反应观察,随着内镜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能够更加直观的发现消化道粘膜的损伤,并进行早期介入,调整进一步治疗以及防范消化道大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3]。本研究旨在回顾性观察长期口服小剂量A S A 进行心血管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的老年患者进行对照,针对他们胃镜下粘膜损伤的情况, 以及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有无相关,判断ASA 对上消化道损伤的影响。

二、材料及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自2011 年10 月至2013 年9 月内镜中心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资料,共197 例。小剂量阿司匹林是每天使用剂量75m g 至300mg。

纳入标准:①患者有明确的心脑血管疾病病史②在此期间顺利进行胃镜检查及幽门螺杆菌检查③观察组为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至少3 个月以上④年龄大于等于60 岁。

排除标准:①既往有尿毒症、恶性肿瘤、消化性溃疡以及其他有出血性疾病②服用其他非甾体抗炎药或皮质类固醇药物以及长期酗酒者③ 胃大部切除术史④在胃镜检查前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 受体拮抗剂及其他类胃粘膜保护剂⑤年龄小于60 岁

入组:根据以上的标准最终纳入了97 人为观察组,其中男性56 例, 女性41 例,年龄(66±6)岁,100 人为对照组,其中男性55 例,女性45 例,年龄(67±7)岁。均签署胃镜检查同意书,并对其既往病史、烟酒史、用药情况进行记录。

所有胃镜结果来自于2011 年10 月至2013 年9 月天津市人民医院内镜中心的检查记录。胃镜下出现胃及十二指肠的粘膜糜烂或溃疡以及出血定为粘膜损伤。

方法:①对所有研究对象采用奥林巴斯内镜进行检查,严格掌握内镜检查的适应症及禁忌症,幽门螺杆菌检查采用C-14 呼气试验检测。

②将所有197 名受试者分为服用A S A 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之间胃镜检查粘膜损伤发生率和溃疡及出血的发生率与服用A S A 是否存在相关性。

③统计学处理:对各组的资料分析使用χ2 检验,使用应用sPss11.5 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以p<0.05 为差异有显著性。

三、结果

1 接受胃镜检查患者共197 例,其中服用A S A 组中检查有粘膜损伤38 例(39.1%),对照组有23 例(23%),可见观察组粘膜损伤率较高,并可见溃疡及消化道出血。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 提示服用阿司匹林可对上消化道粘膜造成损伤。见表1

表1 服用ASA 组和对照组的粘膜损伤比较

P<0.05

四、讨论

消化道粘膜损伤原因是多方面的,广泛的研究表明N S A I D 以及H P 感染是最主要的2 大因素。阿司匹林作为冠心病的预防用药,已经在全世界广泛使用,常规应用于没有禁忌症的急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 推荐使用剂量为75 至150m g / d,可发挥有效地抗血栓作用。阿司匹林的副作用总体发生率为1% 至2%,而消化道粘膜损伤严重者可能会引发严重后果[4]。其导致胃肠粘膜损伤的机制主要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少粘膜血流量、破坏粘膜防御屏障、间接增多炎性介质、抑制血小板聚集等。

目前,已经有研究表明小剂量阿司匹林也可引起一定程度的胃肠道损伤。

Slattery 等研究表明,小剂量阿司匹林(75mg/d)导致胃肠道粘膜出血的相对危险度( R R ) 为2.4[5] . 本研究中我们发现观察组较对照组上消化道粘膜损伤存在显著差异,说明长期口服阿司匹林对老年人消化道粘膜增加了损伤风险。而恰恰是老年人使用N S A I D 相对较多,且其对N S A I D 耐受性差,故随着年龄的增长阿司匹林导致胃肠道粘膜损伤可能性增加,这就需要临床医师引起重视并提醒和随诊相关患者防治。

另外,做为导致胃肠道粘膜损伤的常见因素,我们也在研究中关注了H P 感染。大量文献表明,发展中国家的H P 感染率较发达国家高,可能与社会经济条件、饮食习惯等相关。中华医学会幽门螺杆菌学组曾在全国进行了大规模的H P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H P 感染率为40% 至90%,平均57%。H P 感染亦会对粘膜保护屏障造成损伤, 尽管有研究提示长期口服A S A 可能使H P 感染率升高,但目前尚无定论,本研究中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H P 感染率亦无统计学差异,提示H P 感染和阿司匹林可能是独立的粘膜损伤因素,但不除外可能和研究样本数偏少有关。但二者均可破换消化道粘膜屏障,导致消化道粘膜损伤或出血[6]。

综上,长期小剂量阿司匹林可导致消化道粘膜损伤发生率增加,而老年人作为最常使用阿司匹林的特定人群,应当引起我们重视,特别是作为我国还是一个H P 高感染率的国家,不可忽视阿司匹林和H P 感染共同导致患者出现消化性溃疡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明显增加。对使用阿司匹林的患者我们要严格掌握适应症,根除H P 治疗,必要时加用抑酸剂及粘膜保护剂,减少阿司匹林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何作云,黄岚. 血栓和急性冠脉综合症[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5,14(5),409.

[2] Chiang N;Serhan CN Aspirin triggers formation of antiinflammatory mediators:New mechanism for an old drug 2004.

[3] 阿司匹林在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中国专家共识(2005).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4:281 一284.

[4] McAlindon ME;Muller AF;Filipowicz B Effect of allopurinol,,sulphasalazine,and vitamin C on aspirin induced injury in human vvolunteers 1996do i 10.1136/ gut.38.4.518.

[5] Slattery J, Warlow CP, Shorrock CJ, Langman MJ. Risks of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during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vascular events with aspirin--analysis of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during the UK-TIA trial. Gut, 1995, 37: 509~511.

[6] 纪开宇,胡伏莲. 幽门螺杆菌与非甾体抗炎药在胃肠疾病中的相互作用及其研究进展[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4 年01 期.

论文作者:董学涛 齐新 刘艳迪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7

标签:;  ;  ;  ;  ;  ;  ;  ;  

口服阿司匹林对上消化道黏膜影响的观察论文_董学涛 齐新 刘艳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