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直播乱象问题的认知与规制论文

网络直播乱象问题的认知与规制

钱 敏

【摘要】 网络直播井喷式的增长冲击了网络发展的固有业态,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但其失真、失范、失德等乱象也暴露出隐患,制约了网络直播行业的健康发展。应深刻分析网络直播乱象的深层次原因,采取“德律+行律+法律”的多重约束方式,促使网络直播行业良性发展。

【关键词】 网络直播 行业监管 法律约束

近年来,网络直播产业迅猛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社交平台,网络直播对促进信息交流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一些网络主播频频曝出丑闻,不仅给社会带来负能量,也抹黑了整个行业。2018年,受到短视频行业的冲击,网络直播行业出现分化和“头部效应”,排名靠前的公司潜力可观,而中小公司面临淘汰出局的危险,行业进入转型调整期。净化网络空间、维护网络生态、整治网络直播乱象正当其时。

失真+失范+失德:网络直播乱象丛生

失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传播网络谣言。为了吸睛、吸粉、炒作、逞能或者受不正确的价值观等影响,有的主播恶意利用热点新闻扭曲事实、捏造谣言,传播不负责任的言论,增加了社会矛盾,对社会产生了消极影响。还有的主播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随意发表言论,对心理不够成熟的青少年观众产生误导。二是推送虚假广告信息。通过对网络直播平台服务协议的研究发现,几乎每个平台都将广告信息推送与服务协议绑定,用户必须先同意平台通过邮件、短信、站内信息或者其它途径推送广告信息,才能进入平台,并且平台不对广告信息的真实性负责。由于监管有难度,传播虚假广告、诈骗信息等行为仍不同程度存在。

1.4 治疗方法及疗效评价[7] 宫腔粘连术后,宫腔内置入金属圆环(铜),口服结合雌激素1.25 mg/d,21 d 为1个周期,最后5 d 加服黄体酮胶囊100 mg/次,2次/d,停药至月经来潮;月经来潮后第5天继续服药,持续3个周期。治愈:月经量恢复,宫腔镜检查无异常;有效:月经量增加,经量小于以往正常月经量,宫腔镜检查仍有少量宫腔粘连;无效:月经经量减少,甚至闭经,再次出现大面积宫腔粘连。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人数。

失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网络直播作为网络化、大众化信息传播媒介,属于公共空间,具有社会责任属性。但由于发展时间不长、进驻门槛较低、社会泛娱乐化等诸多原因,网络直播平台问题频出。不但没有起到“身正为范”的作用,还对整个社会风气产生负面影响。网络直播“小而众”的特点,决定了监管部门不可能对每个主播进行实时监督,主播随意性较大。一些低俗内容误导观众审美,日益凸显泛娱乐化倾向,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钟鼎创投合伙人尹军平则给出了更为具体的辨别方案,以提升并购整合成功的概率。“第一是在选择潜在标的时,重点考察财务真实性,职业化水平、规范化难度。第二是先参股磨合一段时间,再考虑进行收购。第三是优先考虑优秀VC、PE投资过的项目。”

侥幸心:侥幸心理是人的本能心理,当人的意志薄弱时,侥幸心理会支配人的行为。就网络主播失范失德行为来讲,侥幸心理源于较低的成本预期,对自身行为的危害性认识不足,认为网络空间是虚拟的,网络行为对现实生活影响不大,用出格的行为换取粉丝和经济利益,成本低、效益大。侥幸心理源于监督的缺失,网络直播平台主播数量庞大,很难做到监管全覆盖。网络直播是新兴事物,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呈现出不同特点,现有的法律法规对网络直播的内容规定较为模糊。同时,由于执法机构监管力量有限,对网络违规行为查处力度有待加强,法律的威慑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侥幸心+功利心+猎奇心:网络直播乱象的罪魁祸首

失德:失德是违背道德的事件。此类事件损害公众利益,败坏社会风气,影响十分恶劣。一些主播打擦边球,直播一些大尺度、低俗化的内容,以此满足观众感官刺激。“直播造人”“直播换衣服”等不雅视频通过网络广泛传播,这些行为不顾价值尺度,挑战社会公德,践踏法律底线,成为社会关注的舆论焦点。网络直播是图像、语言、文字的实时传输,主播与观众之间通过大屏幕实现互动,在网络环境的“软约束”下,时常出现涉黄、涉暴、涉毒内容,成为净化网络环境的绊脚石。

由于每组完成实训任务后还要进行评比,这样激发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学生在导生的带领下,为了小组荣誉,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共同完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猎奇心:猎奇心理表现为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与向往,追求新奇刺激。美国学者尼克拉斯·米尔佐夫认为,“视觉文化并不取决于图像本身,而取决于对图像或是视觉存在的现代偏好”。由于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日益呈现碎片化、浮躁化状态,部分青年群体理想信念淡化、缺少梦想,对集体、社会的归属感不强,不追求实现人生价值,片面追求感官刺激。青年群体作为网络直播的主要受众,网络直播平台刻意迎合青年群体的“现代偏好”心理。网络主播与观众本身是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关系,需求催生供给,网络直播营造的宽松、互动、趣味、实时的社交平台,对青年观众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因此部分平台选择铤而走险,险中取财,导致网络直播乱象层出不穷。

功利心: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从网络主播层面分析,网络主播通过增加粉丝量和关注量,可以获取更多的“鲜花”或者“打赏”,从而获得经济效益。网络直播是一个竞争性平台,在利益的驱使下,部分主播为了博取粉丝眼球,突破行业底线,提供各种新奇刺激的内容。从网络平台层面分析,与传统媒体截然不同,根据市场竞争法则,网络直播作为新兴媒体,其价值体现在粉丝量和网络流量上。个别直播平台为了经济利益,“打擦边球”,纵容、默许甚至鼓动网络主播通过传播淫秽、色情、暴力等内容,博取关注。

德律+行律+法律:推动网络直播进入强监管时代

道德自律是规范网络直播的根本之策。由于网络空间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战场,所以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正能量多了,负能量就少了,比如,高校教师直播授课、资深医师直播健康知识、文化专家直播讲解文物、基层干部直播讲党课等,这些方式都取得了良好效果。有关部门要引导直播平台强化核心竞争力理念,让平台深刻认识到声誉在产业转型调整时期的敏感性和重要性,敦促平台自觉建立完善主播准入制度,明确规定主播准入条件,严格把关主播身份,将素质低下、影响恶劣的低俗主播列入黑名单、终身禁播,通过优胜劣汰提升主播的整体素质。网络直播平台要鼓励主播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学识,走出低俗文化的怪圈。

行业自律是规范网络直播的重要举措。网络直播行业正处于调整转型的关键时期,部分公司依托资本优势产生一些争议性的竞争行为,导致行业陷入恶性循环。行业自律是先于法律监督的自我规范行为,政府部门应整合力量,牵头成立行业协会,发挥协会对行业的引领作用,完善协会规则、制度、标准,规范协会运行。同时,严把直播内容审核关,探索建立网络直播编辑制度,对直播内容负责,保证个体向公众传播健康向上的内容。行业协会要通过技术手段强化监督,鼓励企业加强技术研发,通过技术手段监督过滤涉黄、涉暴、涉毒等低俗内容,组织开展行业交流活动,共同探讨网络直播未来发展方向,促进行业稳步发展。

法律约束是规范网络直播的基础保障。由于网络空间的特殊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迫在眉睫。比如,在对网络直播“灰色地带”的界定上要进一步细化,坚决防止“打擦边球”现象。依靠完善的法律、强有力的执行,强化行业规范意识。强化网警经常性巡逻,发现有传播违法违规信息的直播平台,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在法律框架内,政府可结合地方实际,建立规则制度,构建全方位的监督体系,促进网络直播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①刘琼、黄世威:《网络视频直播平台管理规章的取向——基于8个移动直播平台用户协议的文本分析》,《当代传播》,2019年第2期。

②祝华、陈力峰、陈昶洁:《当代网络直播中的道德失范之困及对策》,《视听》,2017年第12期。

【中图分类号】 D82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为铜陵学院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讲师)

【注:本文系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控制与引导研究”(项目编号:AHSKQ2016D85)成果】

责编/银冰瑶 美编/王梦雅

标签:;  ;  ;  ;  

网络直播乱象问题的认知与规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