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在进行建筑方案和设计施工图工作的时候,与建筑材料、建筑工艺以及建筑设备都有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设计建筑施工图的是进一步的完善建筑方案,建筑方案又对建筑施工图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二者均有着对建筑设计量以及工程进度的直接影响。
引言:现如今社会各个行业的专业分工逐渐向精细的方向发展,国内建筑设计方面的人员也随之由原本的建筑方案以及施工图一体化设计的模式向设计方案有人专门负责方案设计转变,其余的人员就专门的负责施工图设计的工作。文章对建筑方案交接施工图设计现如今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1.建筑方案交接施工图设计的现状
1.1一些设计者未能全面掌握专业知识
在进行建筑方案与施工图设计的工作时,设计人员应该在整体上一体化的对建筑工程项目两个有关设计阶段进行设计,进一步的对其更有把握,但由于建筑市场的影响,以及部分建设企业被利益驱使从而将设计周期缩短,负责设计的企业为使得竞争与变化中的要求得到满足,就需将工作的节奏加快,来使设计成本得到节省。进行对建筑方案以及施工图设计人员的分工,就极易导致设计者掌握相关专业知识不全面。以上问题会导致:
1)进行设计方案工作时间较长的人员在空间形象、外立面色彩材质、空间形象以及建筑体块尺度与比例方面较为注重,而对建筑内部的功能、流线以及规范等等容易忽略,所以,在施工方案设计完成后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就会在设计施工图的阶段对其进行修改或者是调整,如此一来,结果就极易与方案创作者的意图不符,有着和原本的方案的较大差异。
2)主要负责设计施工图的员工就会在建筑中流线、技术以及规范的可实施性方面注重的更多,从而导致了对建筑方案创作的忽略,进一步致使建筑空间感被降低,减少建筑形象魅力与吸引力等等。
1.2提交方案阶段性设计成果未能达到足够的深度
设计的方案达不到足够的深度,所进行提交的设计成果仅仅为不完善的平面图、建筑模型渲染的工作性效果图以及立面图与总图,其中有着一定的缺项以及漏项。譬如能够使表达方案创意性得到表达的檐口标高以及控制性墙身剖面等等。处于设计方案阶段的效果图以及模型,主要是使得方案创作的视觉效果以及研讨得到表达,是为表达出相对应的建筑体块尺度与比例;建筑的风格与造型及建筑色彩与材质等等。设计方案的人员组通常来讲仅是提供提供CAD平面图以及3D模型施工图组设计人员,设计施工图的人员仅仅可按照已有的模型以及图来进行对建筑的立面、剖面以及细部大样等等的设计,若制作3D模型是按照实际的尺寸的话,设计施工图的员工就能够直接的按照它的尺寸在后期对其进行加工设计。若是3D模型并非实际的尺寸的话,而是一些夸大或者是缩小版的尺寸,那么在模型方面知道的尺寸,挪到CAD平面图就会存在非常大的差异,3D模型相比较起实际尺寸会有3-5米的误差,视觉方面察觉则不容易,此类情况如若是一直留到设计施工图的阶段,会就导致完成设计施工图工作的时间直接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
1.3施工图出图得时间较长,致使人力成本增加
在提交方案设计成果仅仅存在3D模型以及CAD平面图的基础上,负责设计施工图的人员就只能以模型尺寸作为依靠来使后期设计工作得以完成,若是模型尺寸方面存在偏差,负责设计的人员就需要自己多方的进行研讨以及比较。进行反复的设计施工图的阶段的比较,反复的为每一个专业来进行图的提供,使得建筑、水电以及结构等等均需随之被修改,不仅仅加大了进行设计施工图设计工作时间的消耗,还导致了各个专业人力资源的浪费,进一步使设计成本消费增加。不光会在修改调整建筑专业的过程中,每个专业的条件都不能提供,导致水电以及负责设计结构专业设计人员时间的浪费,同一时间使人力设计的成本增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建筑方案交接施工图设计问题的解决措施
2.1设计师所具备的综合素质要加强
一个建筑设计的主体就是设计师,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及设计理念造成的对建筑设计质量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建筑设计相对来讲具备很强的综合性,因此就对设计师的综合素质是否较强有着很严格的要求,不光要综合的对每一个阶段的建筑设计要求进行认真的考虑,还要把下一个要进行的程序是否能够顺利进行考虑在内。所以,在实际的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对有关的规范以及流程进行认真的了解,且与建筑物功能、结构以及使用性能等等相结合来进行全面的设计工作,在整体的角度来充分的进行对建筑物的设计理念的掌握,在最高的程度上使建筑物的使用性能以及安全性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2.2使完整性的划分阶段性成果得到明确
划分设计工程项目完整性阶段性的成果必须要得到明确,初步设计、建筑方案以及设计施工图的阶段均需具备本身阶段性的成果标准,方案阶段应该得到处理的问题尽可能的不在后期初设以及施工图阶段遗留,及时的消除由于调整与修改方案等等的出现的对后期设计工作的影响。负责设计方案的人员需要尽可能的将方案进行完善,等到其具备最佳状态再向下一步设计移交,若是负责设计方案的人员由于另外的项目或者是某个原因而无法使设计及时完成,导致设计施工图的人员时间恰当的基础上,能够派设计施工图的人员来使方案设计完成,但这应隶属于设计方案的阶段,而不是初设或者设计是施工图的阶段。如此的划分会设计让方案交接设计施工图在的过程中更为顺利,以便更有效地提升设计工作的质量以及效率。
3.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需要留意的问题
3.1完善管理制度
将管理机制有效的完善可以提升建筑的设计水平,将管理机制完善了,设计人员才可以将自身真正的价值以及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在进行管理制度完善时,应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来使人员的热情被激发,将其工作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来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实际上,能够将设计人员的奖金等等结合设计质量,优秀的员工会获取一定奖励,较差的会有一些惩罚。
3.2培训设计人员
对建筑设计质量来讲,设计人员所具备的综合素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能够由专门的培训机构来进行对人员的专业培训,来使其专业技能以及专业设计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使他们的专业知识得到丰富。除此之外,员工从业的门槛以及资格准入的要求也有着对建筑设计质量的较大的影响,因所以,我们需要使工作人员有着一定的工作能力以及专业技术水平得到保证。
4.结语
在建筑设计里,首要环节就是建筑方案以及设计施工图工作,这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对其提起重视,在进行设计时要严格的根据程序,使建筑设计的质量以及水平得到保证,给全部建筑物的施工质量进行有利条件的提供。
参考文献
[1]陈孟丹,建筑施工图设计应注意的若干问题研究[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7.
[2]王强,建筑装饰施工图设计的现状及常见问题探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
[3]刘丽丽,覃琛,建筑施工图纸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
[4]曹德斌,建筑装饰施工图设计的现状及常见问题剖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
[5]贾宏志,詹瑞珍,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
论文作者:丁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8
标签:施工图论文; 建筑论文; 方案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人员论文; 模型论文; 阶段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