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乡村振兴策略研究论文

新时代乡村振兴策略研究

李承泽1,魏珠丽2

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十九大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是我国和地区面临的新农村重大发展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在此背景下,“三农”问题是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诸多因素,这些因素相互影响、相辅作用,共同决定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成效。本文针对这方面提出的问题,进行以下方向的分析。

关键词: 振兴乡村、乡村问题、乡村治理

一、制约乡村振兴发展的经济因素

乡村落后的最主要根源归根到底还是经济发展落后的问题,深化经济发展依赖精准扶贫力度依然不够,彻底根治还需追根朔源,从问题的根部进行可行性长期性的开展治理。

(一)农村人口红利逐渐减少,劳动力问题突出。由于乡村发展落后,农产品供需不平衡,农耕劳作难以达到收支平衡,导致大量农民外出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虽然国家在政策方面给予很大的支持和保护,但也因农民工缺乏相关的技术技能,收支仍然比较低,许多农民工常处于闲置状态。

(二)乡村基础设施薄弱及教育落后,亟需进一步进行改善。国家在乡村公共设施投入力度加大,特别是在乡村交通路道建设方面投入很大,交通全覆盖基本实现,但距离国家总体经济发展现状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加,造成乡村留守儿童加剧,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安全稳定和治安隐患。

二、振兴乡村发展战略如何实施

(一)从政府层面抓落实,建立城乡或团体融合帮扶对接工作。精准专才对接带队深入驻村科学分析帮扶工作,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技术协助、培训等的工作。

这里例举一个可以模仿的帮扶案例:韩山师范学院对接帮扶黄正村脱贫致富的实例。在本例案中,韩山师范学院“校领导高度重视黄正村的扶贫工作,多次带队深入黄正村了解扶贫工作最新动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协助安排下阶段的工作,并在每年春节、中秋节、“630扶贫济困日”、“七一”党日到挂钩贫困户家中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学校选派年轻党员脱产驻村,走访全村农户,做好摸底调查工作,不断完善贫困户建档立卡、信息录入工作,协助村干部扎实开展各项基础性工作,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及时将村的情况、群众意愿及工作进展情况向各帮扶单位汇报,有力地推动各项扶贫工作的开展。根据“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积极谋求对黄正村进行产业帮扶,为贫困户制定脱贫措施,确保他们的收入稳步提高,稳步脱贫奔康”。

(二)振兴乡村产业,要把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突出位置。科学分析不同乡村特色,不同乡村地理位置,不同乡村自然优势,加快构建现代化乡村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针对性地进行科学精准辅导,有力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打造乡村优势进行特色发展,打造特色的农业产品,形成乡村特色品牌效应,从而提高农业的创新力、竞争力和生产力,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甚至乡村旅游业等,各产业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发展新型产业新型农村,推动农村产业全面转型升级。

学校还积极筹集资金并发挥行业优势促进黄正村发展,同时,发挥学校行业优势,在扶贫工作开展之初,多次组织旅游管理专业的专家教授到村调研,帮助黄正村编制全域发展规划;组织创新创业学院师生团队为黄正新村进行文化墙创设,为黄正新村的建设增光添彩;为黄正新村进行题记创作,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有句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才是长期可持续的有效帮助。

一天,佛陀问他的弟子:未受过佛法教化的人,每天吃饭、劳作、睡觉,经历生老病死以及种种烦恼;受过佛法教化的人,一样每天吃饭、劳作、睡觉,一样经历生老病死和种种烦恼。那么,受过佛法教化的人和未受过佛法教化的人,又有什么区别呢?他的弟子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在2015年联合国气候峰会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的签署为全球政策和市场治理翻开新的篇章,气候变化、排放达峰、绿色增长等议题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的共识,世界的政策驱动点已经从纯粹的经济利益到了一个需整合经济、环境和社会利益为一体的可持续性发展时代。虽然全球政府、商界和社会都在呼吁真正的行动,但气候变化问题日渐严峻,而世界依旧缺乏一个有效的全生态性的机制来应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

韩师对黄正村的帮扶措施主要有:“协助建设黄正碧桂园幸福新村,帮助贫困户筹集部分建房资金,使他们能顺利搬入新村居住;开发茶园,建设茶叶加工厂,打造茶叶品牌,大力发展茶叶特色产业;协助贫困户办理扶贫小额贷款业务,扶持发展经营生产;对积极发展种养业的贫困户实施种养奖补制度,申报奖补资金;举办劳动技能培训班,提高劳动技能;积极开展转移就业,组织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参加招聘会。

(三)振兴乡村生态,打造宜居新农村。加大乡村文明宣传学习观念,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与城市反差比较大,首先要像治理城市的模式进行乡民思想观念改变,用城市化的思路改造乡村新面貌,有效整治乡村垃圾、污水需要乡民集体一致提高意识,好的环境需要乡民从自我做起并且长期保持,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居住生活环境,推动乡村生态文明发展,实现美丽乡村,要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大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在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方向下走可持续发展路线,统筹乡村综合治理,推进乡村自然资本产值增值,要把乡村城市化,品牌化,减少城乡之间的差距。如,适合发展旅游农家乐路线的乡村,在保护乡村特色资源的同时,可以利用这方面优势进行发展,政府层面要进行有效的监管和引导与治理。一方面,经济带动乡民驻足家门口就业;另一方面,带动外来消费流动,增加乡民的经济收入。同时,带动乡村农产品特色品牌朔造与供需流动,逐渐突显新时代农村的潜在价值,缓解人口单向流向城市的压力。

取水许可审批之前和之后有两个关键环节:一是之前的申请取水权,二是之后的取得取水权。以前被更多关注的是取水权取得之后的水权转让。事实上,两个环节均有市场发挥作用的必要与可能。

三、结语

振兴乡村战略研究,除了解决经济、技术、人才缺口,还需要重视乡村文化建设、乡贤人才建设,重视乡贤、用好乡贤等。振兴乡村的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甚至艰难险阻,这就需要大量的思想工作开展,需要“三农”工作者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不懈,用智慧和行动将蓝图战略落地。

参考文献:

[1]参考资料:中央一号文件为新时代乡村振兴奠定重要基础——人民网

[2]韩山师范学院工会、妇委会《我校定点帮扶工作初见成效》韩师新闻网2019.1.21

(作者单位:1.中农华龙(北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2.韩山师范学院)

标签:;  ;  ;  ;  ;  

新时代乡村振兴策略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