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行政案例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基础_行政管理论文

论行政案例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基础_行政管理论文

试论行政案例学的理论和方法基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案例论文,行政论文,基础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行政案例学是研究行政案例采集、编写、应用和管理规律的科学,具有方法论、技术性、可操作、多功能以及综合性、跨学科、多专业、体系化等特点,是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学科。以往的社会科学发展史证明,任何一门新学科和新方法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深厚的理论和方法基础。作为科学形态的行政案例学,她的产生和发展也不例外。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一简单论述。

一、实践第一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也是行政案例学的根本理

论基础。

认识来源于实践,没有实践就没有认识。同样,案例产生于实践,没有国家行政管理人员从事国家行政管理工作的实践,也不可能产生行政案例,更谈不上行政案例学的产生和发展。所以,要认识行政案例,研究行政案例学,就必须从国家行政管理的实践出发,必须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实践观和认识论作为其基础科学和指导思想,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深入到行政管理的实践中去探索。除此之外,别无他路。

2、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是唯物辩证法的科学认识过程,也是行政案例学研究的科学方法论基础。

案例研究,是一种个体化研究,就是通过对个体事物、特殊矛盾的研究,达到对整体事物,一般矛盾的认识。这就是由特殊到一般的唯物辩证法的科学认识过程。

行政案例通过描述、介绍各个层次、各个部门、各种类型、各个岗位、各种特点的行政管理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典型事例和情景,通过鉴别、分析,使人们首先认识行政管理系统中的许多个别的、具体的、特殊的事物,然后再经过推理、判断、概括的逻辑思维,上升到理性认识,达到对行政管理工作中一般事物的共同本质的认识。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人们又以对行政管理工作共同本质的理性认识为指导,继续探索、深化对行政管理工作中特殊事物的认识。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观点,也是行政案例学的基本理论依据。

行政案例,是广大行政管理工作者实践活动的产物和经验的总结,是他们智慧的结晶和创造精神的生动体现。因而行政案例学研究,首先要尊重和承认广大行政管理人员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劳动成果,同时要把自己的研究活动和广大行政管理人员的活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他们生动活泼、丰富多采的行政管理实践活动中,开展行政案例学的研究工作。没有这个观点,没有这种精神,行政案例学的研究,就必然陷入学究式的闭门造车和主观臆造的泥潭中,就必将一事无成。其次,行政案例学研究成果的运用,也必须依靠广大行政管理者。行政案例是行政管理实践活动中最有典型意义的特定事例的生动“再现”和科学“复原”,它包含着行政管理工作的某种经验或教训,蕴藏着行政管理工作的某一理论原理或科学原则。它来于行政管理的实践,又高于行政管理的实践。这样的研究成果,如得不到行政管理实际工作者的认可和应用,被束之高阁,那就产生不出任何作用,也就失去了任何价值。再次,行政案例学研究成果的好坏、优劣,也只有通过行政管理实践的检验才能知道。行政管理工作者在工作实践中应用行政案例学研究成果的过程,就是一种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也是信息反馈的过程。

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行政学、法学和现代管理科学,是行政案例学的专业

理论基础。

行政案例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是在借鉴、吸收、应用其它相关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特别是政治学、行政学、法学和管理学等学科与行政案例学的关系更为密切,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行政案例学与政治学的关系

政治学是以社会政治现象、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社会科学,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国家的起源、发展、消亡的规律和国家的本质、形式、职能和制度,包括国家的行政体制和行政管理的各种制度、原则、方法。而行政案例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范围,虽然形式不同,但其实质也属于国家行政管理的范畴。因此,行政案例学是从政治学中派生出来的,是母学科政治学的子学科。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反映了无产阶级的政治意志,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利益和愿望,是为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因此,作为政治学子学科的行政案例学,在其研究、应用行政案例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和原则,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党性原则和政治立场,必须坚持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在我国现阶段,就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只有这样,行政案例学才能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新学科,发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作用,才能在其发展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才能显示出当代马克思主义行政案例学的实质和特色。

2、行政案例学与行政学的关系

行政学也是政治学的分支学科,是专门研究国家行政管理规律的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马克思曾指出:“行政是国家的组织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479页)。就是说,行政是一种国家职能,是国家组织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主权意志的执行行为。行政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和范围与行政案例学完全一致,没有任何区别。其目的和实质也都是为探索和揭示行政管理的客观规律。所不同的是,她们各自研究的出发点不同;直接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不同;研究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和动用的方法、技术不同;她们各自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也不同,所以能够形成两门既互相区别又紧密联系的学科。因此,她们二者的关系是一个母系统内的两个子系统。行政学研究行政管理的规律,形成独立的理论、方法体系,对行政管理的实践,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所以行政案例学在研究行政管理实践、采集和编写行政案例时,也应以行政学的科学理论和方法为指导,通过编写和应用行政案例,来检验已有的行政理论的真理性,探索、发现新的行政理论,丰富和发展行政学的理论、方法体系。所以行政案例学与行政学共处于一个对立统一体中,互相渗透,不可分割。

3、行政案例学与法学的关系

法学是以法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社会科学,而国家行政管理机关作为国家立法机关的执行机关,在履行自己的管理职能时,一方面要依法行政,另一方面又要运用国家制订的有关法律,制订本系统的行政法规,这样,法学、法律就渗透穿插在行政管理的理论研究、教育、宣传和实践活动中。因此,行政案例学所研究的对象、内容和范围,时时处处都会遇到有关法学、法律的问题,都与法学和有关法律息息相关。所以法学对行政案例学的研究既有重要的指导、制约作用,同时又是她研究内容的组成部分。

4、行政案例学与管理学的关系

管理学是研究一般管理规律的科学,行政案例学研究的对象、内容、范围则只限于行政管理系统,专业性强,比较具体,有自己独立的理论、方法体系和突出特点。这两个学科相比较,管理学研究的是一个宏观管理大系统,其原理、原则、方法适用于一切管理;行政管理学研究的是一个专业管理的小系统,其原理、原则、方法适用范围小,层次低,比较具体。因此,从整体上看,管理学包容、覆盖了行政案例学,其原理、原则、方法和现代化的研究技术、手段,对行政案例学的研究都具有指导意识和借鉴、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政治学、行政学、法学、管理学等学科,在行政案例学的产生、形成过程中都起了铺垫、渗透、指导、支持的重要作用。而行政案例学的产生和发展,不仅丰富和发展整个社会科学,而且也拓宽了这些学科的研究领域,丰富了其研究内容,促进了其发展。

三、现代科学新方法是行政案例学的方法论基础。

⒈行政案例学与系统方法的关系

系统论及其方法是现代科学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理论和方法要求人们在研究认识客观事物时,要把客体对象当作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整体加以综合分析、全面考察,以便科学有效地处理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行政案例学研究的对象、内容、范围和目标,构成一个独立的系统。这个有机整体与构成它的各个要素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密不可分。所以组织、实施研究工作时,就要运用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进行统筹安排。首先要制订总体的研究规化和具体的实施计划。其次,要有组织、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研究工作,开展研究流动。再次,要把研究成果按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功能加以分类整理,使基群体化、系列化、系统化。不然,研究工作就会成为一盘散沙,难以抓住本质和规律。

⒉行政案例学与相似论的关系

相似论既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科学方法,又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种应用性的新技术。因此,她就成为案例学和案例法的理论、方法基础之一。案例所以能够产生,能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就是因为客观事物具有相似性。

行政案例学首要的前提就是承认在行政管理系统中,各个层次、部门、地区、岗位以及各个管理人员,都具有可比度很高的相似性。因此,在行政管理这个大系统中,各种行政管理的原理、原则、知识、方法、信息、经验,都可以互相比较、互相交流、互相借鉴。

相似可依其相似度的高低,分为类质同象相似和同态相似。所谓类质同象相似,就是案例所描述、反映的人物、事件、系统与客观存在的真实人物、事件、系统的结构完全一致,即二者一模一样。如照片上的人、物和景与其客观存在的人、物和景相比,就属类质同象相似。由于仿真、模拟技术的发展,这种类型的相似现象越来越多。所谓同态相似就是部分相似,如案例中描述、反映的事件、人物、场景与客观存在的事件、人物、场景相比较,只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这类相似现象在自然界和社会领域中是普遍存在的。

案例的秘诀、灵魂和价值,在于她的真实性。而真实来源于相似,相似度越高,真实性越强。因此,介绍、反映行政管理场景的行政案例,要运用相似理论方法,全景式、立体化、动态性地描述行政管理的典型事件、主角人物、特定场景,使其给人以栩栩如生、维妙维肖的逼真感。这样,人们才能抓住事物本质的相似,认识事物运动的规律,达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

相似论是案例学的最直接的方法论基础,而案例学的形成和发展也为相似论的发展和成熟,开辟了新领域,丰富了新内容。

⒊行政案例学与模拟方法的关系

模拟方法是一种借助于与原型相似的模型研究原型的特殊认识方法和技术,也是一种以客观存在的相似现象为条件、以相似理论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现代科学新方法。模型是人工制做的用实物、图像、结构、文字等符号形式表示的一种相似物。模型与原型之间存在着相似性、代表性、外推性三种关系。模型可分为有型的实物模型和无形的符号模型。我们研究的行政案例就是一种文字符号模型,这种模型的原型就是行政管理工作中的一个典型事件或一个特定场景。通过研究这种模型,能达到认识和揭示实际的行政管理工作规律的目的,所以编写行政案例的过程,就是运用模拟方法制做行政工作模型的过程,研究、分析行政工作模型的过程,就是运用模拟方法研究、分析实际的行政管理工作的过程。

在编写和运用行政案例的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循模拟方法的原则和规范,要有明确的理论和方法作指导,使模型蕴含深刻的思想和道理。但另一面,因为模型是人做的,案例是人编的,所以就难免参杂主观的因素,受到主观意志的影响,因此要特别强调指出,无论制做模型或编写案例,都要尽力做到客观真实地反映原型,不能按个人的主观想象、好恶情绪而随意设计,使其扭曲变形,成为一种纯主观的产物。因此必须要求模型、案例在原型、事实和制作者、编写者之间,保持一定的中介性。另外运用模拟方法制做的模型,只能比原型简化而不能比原型复杂,这样才便于操作,体现模型的特点和科学价值。为了使案例简化,可以运用剪辑的方法和技术,舍弃一些无关紧要的情节,减少一些可有可无的信息,浓缩一些复杂事件,合并一些重复出现的场景。但简化的结果不应损害案例与事实的本质相似性,不应破坏案例的实验功能。

标签:;  ;  ;  ;  ;  ;  ;  

论行政案例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基础_行政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