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施工队伍管理现状及管理优化的策略论文_王丽

劳务施工队伍管理现状及管理优化的策略论文_王丽

天水乾源建筑有限公司 甘肃天水 741000

摘要:劳务施工队伍管理的优化针对政府与施工单位来说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从确定劳务施工队伍的初期到竣工完成之后的退场管理,整个环节都得要进行严格化的管理。本文阐述了当前劳务队伍管理的主要方法和措施,在当前建筑业快速发展趋势下,施工企业只有不断加强劳务队伍的管理,牢牢掌握施工生产的主动权,才能使施工企业长期稳步发展。

关键词:施工企业;劳务队伍;管理

劳务队伍是工程项目的重要施工力量,项目管理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务队伍管理的好坏,所以劳务队伍的选择、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企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施工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劳务管理部门,变零散化为集中化管理,以充分整合劳务管理资源,发挥其更大的作用。我国施工企业劳务队伍普遍存在的问题:施工企业劳务用工数量持续攀升,以及用工荒、人工价格飞涨,技能人才缺乏,劳务队伍管理不规范、劳务队伍管理“离散化”等现实问题。因此,加强劳务队伍的管理,牢牢掌握施工生产的主动权,使劳务队伍全面受控,必须采取诸多强有力的措施,规范劳务队伍的管理,真正实现劳务队伍受我所控,为我所用。

一、劳务施工队伍管理现状

1.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目前,在建筑项目数量不断加大的背景之下,劳务施工队伍也在慢慢的壮大,建筑管理部门同时也颁布了一系列和劳务管理有关的规章制度,虽然实施这部分规章制度在一定程度之上推动并规范劳动力市场的规范化,但是相应的管理机制并不健全。各个区域之间的管理方式相差甚远,在严重的情况之下还会出现地方保护主义的情况,也就是的其中某一个区域的劳务施工队伍仅仅只能在该区域范围之内来实施,从而也就引发劳务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出现。

2.施工队伍资质审核不严格

首先,部分劳务施工队伍一般都是建筑项目设立的时候来临时构建的,并不具备相关的能力来予以承包,因此无法依照相应的合同来履行义务。劳务施工队伍通常都是在完成整个项目建设施工之中的一部分,势必会引发工期延误情况的出现。其次,则是部分劳务施工队伍在签订而合同时候,会存在故意提社工自身劳务自身的现象,引发以上问题的主要因素归结于建筑市场资质管理不当,其不但会在施工企业进行管理劳务施工队伍的时候相对较难,同时也为工程项目质量埋下诸多隐患。

3.相关人员间互相缺乏沟通交流

首先,有的企业出现管理人员怠慢务工人员的情况;其次,管理人员并未针对务工人员进行相应的人文关怀;最后则是存在合同兑现不及时的现象,使得企业经常性的会发生拖欠劳务人员工资的情况,从而引发务工人员的不满,相应的企业无法将所有员工凝聚在一起,这对于企业的后续发展而言十分的不利。在这种情况之下,要保证施工队伍之中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要始终秉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针对其中所出现的任何安全问题都得重视起来,这直接性的会影响到企业工期的可持续发展,在进一步规范安全作业行为的时候,还得要依照相应的标准来要求员工自身法律防范意识,这些均可以运用一定的规章制度来进行限制,优良的管理制度可以预防团队内部发生一些不必要的争执,从而确保施工人员生面财产安全,进而从根本之上来加大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二、劳务队伍优化策略

1.实行劳务队伍资格准入制,严把劳务队伍“准入关”

为践行“法人管项目”的理念,进一步加强劳务分包集中管控,严把劳务队伍的“准入”,择优选定劳务队伍。一是执行《合格劳务企业名录》制度,劳务队伍必须是集团公司注册且履约评价为“优秀”或“合格”名录的劳务队伍。二是严格执行“不合格名录制度”,对于“不合格名录”劳务队伍进入“黑名单”,各项目部不得使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三是严格执行劳务队伍的注册制度,在用劳务队伍必须到集团公司注册后方能使用,截止到目前,公司已经在集团公司累计注册劳务队伍143家。

2.全面实施招(议)标方式选择,严把劳务队伍“选用关”

坚持市场化选用的原则,依法合规,全面实施通过劳务招标或竞争性谈判(议标)方式,择优选择劳务队伍。通过推行劳务集中招标方式,不仅保证了劳务队伍的履约能力,也能严格执行劳务分包限价标准,使劳务分包价格能得到有效控制,为公司二次经营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预防了廉政风险。严格规范劳务队伍选用流程:一是严格劳务分包计划的审批。项目部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对工程劳务分包项目进行总体计划,并明确分包模式、分包内容、队伍数量及要求等,报公司审批后执行。二是严格选择劳务队伍的审批流程。劳务队伍的进场需经公司劳务分包管理领导小组审批后再使用。三是做到先签合同后进场施工。通过这些措施规范了选用程序,规避了一些无资质、假挂靠的劳务队伍的进场所带来的用工风险。

3.认真做好劳务队伍履约量化考核,把好“评价关”

完善劳务队伍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劳务队伍履约情况的量化考核,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录用劳务队伍竞争制度。一是月度评价,主要对劳务队伍当月的安全、质量、工期等指标,结合其人员配置、资源配置、履约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二是年度评价,对劳务队伍在一个年度内的表现和履约结果进行评价。三是终期评价,对于劳务队伍在整个履约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客观实在地反映劳务队伍履约能力。项目部将履约评价资料及时报到公司劳务管理部,经汇总进行信用等级评价并及时汇总下发,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掌握劳务队伍的履约情况,实行竞争淘汰机制。

4.坚持实名制管理,及时签订《劳动合同》,把好“用工风险关”

对劳务人员实行实名制管理,及时掌握劳务分包人数、结构、规模、专业技能人员等。一是督促劳务队伍与劳务人员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规范双方履约行为,使劳务用工管理逐步纳入规范有序的轨道,凡是进入施工现场的劳务人员必须与所在劳务队伍的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签订《劳动合同》,切实做到合法用工,项目部将劳务人员的《劳动合同》正本或复印件装订成册,妥善保管。通过实名制管理,随时了解合同签订情况,对凡未与劳务队伍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务人员,项目部不应使用。二是通过实名制管理,有利于掌握劳务人员的技能水平、工作经历,专业特长、持证情况等,便于对劳务队伍现场负责人、技术员、工班长、安全员等骨干人员信息情况的掌握,畅通交流渠道,保证了任务布置、安全交底等工作的有效进行。

5.加强劳务合同管理,把好合同“评审执行关”

一是要使用统一的合同范本,规避劳务合同自身的不严谨所带来的合同风险。二是合同实行两级评审制度。凡20万元以下的劳务分包合同,由项目部组织会签自评,报公司备案;20万元及以上的劳务分包合同,项目部会签自评后还需报公司会签评审,把好合同评审关。三是合同交底制度。劳务分包合同签订完毕7日内进行合同交底,明确工作内容,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等,并形成书面资料。四是坚持经济督导和合同检查制度,严把合同执行关。五是加强合同结算管理。实施合同内和合同外结算分离制度,严把费用结算关,对合同外结算实行公司审批制度;劳务分包竣工结算需要经公司审定确认后才能生效。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合同外成本增加,最大限度地遏制不合理成本的发生,堵塞成本支出漏洞。

结语:总之,针对有关政府部门与建筑施工企业来进行分析,要逐步的健全劳务市场,强化对于劳务施工队伍的管理尤为关键,由此可见,本文的研究也就显得十分的有意义。

参考文献:

[1]舒东.建设工程项目劳务分包管理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6

[2]刘洋.浅谈铁路施工企业外部劳务队伍管理策略研究[J].四川水泥,2018(03)

[3]秦本云.论施工企业外部劳务队伍的有效管理[J].中外企业家,2016(15)

论文作者:王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  ;  ;  ;  ;  ;  ;  ;  

劳务施工队伍管理现状及管理优化的策略论文_王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