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我国的电力发展十分迅速,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主要能源。对于配电线路来说,其与用户直接接触,具有输送电能的作用,若配电线路出现故障,将给整个线路造成很大的影响。通过对配电线路故障进行分析,研究故障的原因,并为其抢修工作提出合理意见。
关键词:配电线路;故障;跳闸;原因;防范措施
引言
在线路运行过程中,配电线路跳闸是比较常见的问题,对人们的生活以及供电企业造成一定的影响,使供电企业遭受经济损失。若一直存在跳闸情况供电企业的整体形象也会受到影响。配电线路会在很大范围内铺设,架设环境也相对复杂,所以无法有效地实时监督配电线路的运行情况。供电企业需要对线路跳闸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减少配电线路跳闸出现的几率,使供电企业能够高效、稳定的运行。
1配电线路运行常见故障分析
1.1配电线路运行常见故障类型
(1)短路故障
如果两种导体间发生短接,就会形成短路。还有因绝缘遭到破坏而出现短路现象。如果发生短路,通常情况下,会使线路中电流增强,突然间导致变压器功率增加,这种情况则会引发火灾事故,短路是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的最大障碍与威胁。在检修中,通常会采用先接短线,后维护,但往往会出现因工作完成而忘记拆除的事情,因而,短路发生。如果维修工作中,操作不当或者线路绝缘出现疏忽,如接头处并未做好胶带缠绕、线路接过于简单,不进行拧接,而实行弯钩搭接,则会出现短路;或者因移动导线,造成短路。总的来说,短路故障的成因多种多样,但结果非常恶劣,因此,应该对其进行必要的探讨。
(2)接地故障
接地主要就是指线路连接地面,使电流形成导流,有效保证用电时设备的安全,通过接地操作,能够实现设备带电时把电离子有效导入大地,全面避免人体与电直接接触,保证设备安全与人员的安全。在配电线路运行中,需要通过接地线来保证整体线路的安全。接地线是为了保障线路运行的安全,同时,也是为了使遇到意外的情况时,可以自动跳闸,并保护线路。在接地操作中,有两种不同的目的,一是工作接地,二是保护接地。接地故障主要是由于某一绝缘点的绝缘被破坏、或与大地相接等出现过电压、过电流现象,从而为人与设备带来危险。如果因操作不当或者意外等引发线路裸露或直接有电流电压等从地面经过,则会带来危险,通常这些都属于接地故障。
1.2 配电线路发生故障的原因
(1)设备因素。
由于机械设备自身质量和安装问题的影响,导致配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具有不稳定的特点,为电力资源的安全运行埋下隐患。目前,配电线路均由众多的电子设备组成,例如供电设备和变压器、绝缘子以及运检设备等,而这些设备自身不稳定因素的产生,会促使配电线路的故障的频发。其中电力设备运行不稳定的原因有安装位置不合理、安装质量不过关等。
(2)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是最不受外力控制的因素之一,其中较为严重的则是极端恶劣环境和自然灾害等对配电线路的干扰,这种干扰会使输电线路受到严重损害。在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干扰现象有:高山峡谷之间,致使配电线路的架塔间距较远,在风力的影响下,会出现架塔晃动和风偏短路的现象;由于丛林区域具有枝繁叶茂的特点,在雨水来临之际,易产生配电线路与枝叶之间的单相接地故障。由于受到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在配电线路的铺设过程中难免会遭受自然因素的限制,从而为电网的安全运行埋下隐患。
(3)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致使配电线路发生故障,在生活中较为常见,从狭义上来看,人为因素致使配电线路发生故障的原因为:配电线路的运检工作中出现的差错。其中运检工作主要分为:配电线路的设计与电力设备的安装、线路维护以及检修工作。如果配电线路运检工作不符合相关标准,则无法排除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的潜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配电线路故障的防范措施
2.1建立健全的运行管理制度
(1)结合配电网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运行管理制度,一旦发现配电设备的运行出现问题,要及时上报,不要出现漏报,虚报,错报等不负责任的想法。(2)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提高相关电力运行管理部门的技术能力,并且让配电线路的重要性深入人心,让他们对工作的责任心进一步提高,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进行相应配电设备的安装与运行,并且要对安装成功的设备进行相应的检查与验收。验收时,要邀请相应有资质的单位进行验收,并对其进行相应的积极配合和服务,以完成最后的验收阶段。
2.2把控配电线路的质量问题
除了防范一些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电力配电线路造成的故障威胁之外,相关电力部门还要严格的把控电力运行设备以及配电线路的质量问题。在架设配电线路的时候,充分考虑到各类因素可能会对线路造成危害,选择合适的电力材料与设备器材进行电力配电线路的装置工作,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例如:在进行线路绝缘器材的选择工作时,要优先考虑是否有硅橡胶绝缘子,尽量避免使用绝缘性能较差的陶瓷绝缘子,因为硅橡胶绝缘子在配电线路的装置中比陶瓷绝缘子具有更好的绝缘效果,对于电力配电线路的设备进行质量把控可以更大程度的减少线路故障的发生情况。
2.3 针对自然因素造成的线路故障的防范措施
首先,增强绝缘子的抗雷击能力,并加装避雷设备。同时根据天气状况,加强线路的管理和监督,比如在雷电预警发出之后,派管理人员对线路进行巡查,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这样能够有效降低雷击率。其次,为了防止大风造成的电力故障,需要对电线杆进行加固处理,因为农村地区的很多电线杆直接埋在土壤中,并且埋藏深度较浅,根本无法抵挡风力的侵袭,在这种情况下,要进行大范围的整治,制定严格的掩埋标准,从而降低风力的影响作用。再次,为了防止鸟类造成的电力故障,可以在电线杆上设置防鸟刺或者惊鸟器,这样能够避免鸟类在电缆上栖息或筑巢。最后,在夏季高温天气注意检查线路的弧度,一旦低于规定高度,就要进行及时的处理,避免引起短路。冬季要做好线路的降温措施,增强其稳定运行能力。
2.4强化对人为破坏的防范
在一些经常性出现人为偷盗电线的地区,有关电力部门需要加强电力安全宣传,可以开展相关电力安全讲座,向人们普及用电和护电小常识,加强人们对电力安全重要性的意识,提高人们保护电网的自觉性;加大对举报偷窃配电线路行为的奖励,鼓励人们对偷电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自己充当电网的守卫者;同时有关部门要加强打击力度,对于一些恶意破坏电网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与处罚,并规范相应的法律法规,对恶意破坏者形成一定的威慑力。
2.5加强对配电线路的日常管理
从影响配电线路故障的人为因素来看,我们认为应当逐步加强配电线路管理,首先,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保障配电线路相关管理人员能够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对设备运行情况及腐蚀老化情况进行仔细巡查,及时发现配电线路运行中的问题,对于表现优秀的管理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而对于不能合格完成管理任务的相关人员实施相应的惩罚,进一步提高和强化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与综合素质;其次,针对于人们生产生活中随意将物品悬挂在配电线路上的行为进行合理的监督与管理,加大力度宣传配电线路保护,维护自身及他人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最后要合理规划市政建设对配电线路的消极影响,从而全面保证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维护电网安全。
3结束语
配电线路是电力电网系统中的关键部分,具有线路长、接触点多以及结构布局多变等诸多特点。加之安装环境相对暴露、易受外力影响等,线路的故障率非常高。为确保人们日常生活的正常开展和工业生产用电的正常供应,强化对配电线路进行故障排除与防护,做好运维管理工作极为关键。本文在分析相关故障产生因素的同时,提出了一些配电线路的运维管理措施,以期对广大电力工作者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丁燕红.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原因与运检管理分析[J],科技创新,2015
[2]谢超全.探析农网10kV配电线路和设备常见故障的诊断[J].企业技术开发,2016,35(06):91+93.
论文作者:李亚钢,黎斌,刘妮,赵海利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9
标签:线路论文; 故障论文; 电力论文; 设备论文; 绝缘子论文; 工作论文; 因素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论文;